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4月5日,安徽六安,毛坦厂中学高三学生返校。

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有两万三千多名学生,其中大部分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复读生。开学当天,7天内1.7万人涌入这座小镇,这也让毛坦厂中学又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防止人员聚集,整个返校时间为7天,从4月1日至7日,每天安排2千名学生返校。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陪读家长只允许进1人,7天内预计将有1.7万名学生和家长涌进毛坦厂镇。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家长拉着大包小包的东西陪着孩子一起入检进镇。依稀中还能闪过一些陪读奶奶的身影,对于家长来说报道这几天是很辛苦的,尤其是要陪读的家长。

辞职到毛坦厂陪读:3年要花40万!

1、毛坦厂中学——亚洲最大高考工厂

“本科达线超11000人,600分以上146人!理科最高分701分,位列全省第5名!毛坦厂中学理科、文科本科达线率分别为95.5%、68.4%!”每一年的高考喜报都是毛坦厂中学最有效的招生广告。

大量复读学生和陪读家长的到来,让山里的毛坦厂镇逐步发展成“高考镇”,可以说是举镇高考。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全镇大约有4万常住人口,毛中师生和陪读家长占了一半。镇上随处可见学生房出租,为了讨口彩,有的出租房取名“状元府第”。和高考有关的特色服务,比如高考陪护在当地也有市场。反而像网吧,游戏厅之类的娱乐场所难觅踪影。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图为毛坦厂中学的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镇

对于来到毛坦厂的复读生来说,高考更是背水一战。这几乎将是他们的最后一次高考,家里人也来到毛坦厂租住一年,专业陪考。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图为某出租房内,陪读妈妈织毛衣,后边牌子写着警示语。

一个班150人左右,学费按上年高考分数收取,最高复读费用为3.8万元。半军事化管理,吃饭10分钟,一周休息3小时,一年5000张试卷。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这就是毛坦厂中学,被称为“亚洲最大高考工厂”,从来不做广告,却无人不知。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神话,复读生的本科升学率达到9成以上。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2、陪读家长们的艰辛

每年陪大家备考的过程中,“很苦”“很累”“迷茫”是经常出现在后台的热词。

每当出现这种情绪,其中一些孩子,会常把“别人根本不理解我”这样的想法放在心头,尤其是对自己的父母,更是疏远和排斥,说“他们只会逼我学习”“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

高考苦、累,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但请相信,你真的不是一个人在前行。你或许也也猜不到高三这一年,父母的付出有多大。

每天早上5点多就开始起床做饭,中午还要把饭送到孩子校门口,无论刮风下雨下雪都要送,因为一顿不送孩子就要耽误时间,陪读期间整天都是围着孩子转,买菜做饭洗衣服天天都在重复,

选择来毛坦厂中学陪读的家长,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孩子在这一年能够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以及力量。

看哭了!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上了网课,才知道陪读家长的辛酸

在毛坦厂中学门口,每天像眼前这位陪读家长送餐到门口给孩子吃完饭剩下后,再将剩饭吃完的现象都在上演着。有人感叹孩子学习压力大,可又有谁知道陪读家长在为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下,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呢?

下面这封信更是说出了无数陪读父母的心声!

高中陪读妈妈的一封信

儿子:

从初中开始,我们母子都做好了“高中住校”的准备。虽平时敌我冲突不断,但主题还是和平的,彼此都在珍惜这不多的共处时光。高二,自然是住校。一切顺利。从来没想到:我也会陪读!

你知道我为什么决定陪读吗?

因为暑期的同学聚会。我的同学多在学校混饭,有大学,有高中……对孩子教育的认识都是很专业的。住校?走读?是话题中的热话题。经过讨论、事例分析,我做出了决定:抓住能够陪伴你的最后几年时间,风里雨里,吃苦享福,我陪你!

关于陪读——对你的付出是纯粹的幸福,没有条件,不求回报

一说走读,你很开心,参与度非常高,初步定哪个小区后,就自己骑车子去进行考察,走时只说出去转转回来才告诉我是去考察一下。我从没去过,只是在家长群中看到别人发的出租信息进行的电话联系。一开始,你担心经济问题,还记得我说的话吗:妈妈一个半月工资足够,还是很轻松的。妈妈不想让你有心理负担。责任必须有,但不能是负担,更不能是内疚。

妈妈从小就被你姥姥灌输:养你们不容易,看我多作难。你舅舅他们三个也许没感觉,但妈妈从小都是小大人,乖得很,导致性格小心翼翼、唯唯诺诺。所以,妈妈一直想告诉你的是:你给妈妈带来的是成长和自我完善,养你是我最大的幸福。你和我谁都不欠谁的,养你是我的责任,超越妈妈是你的责任。

包括陪读,不单是为了你,更是为了自己,我就是想让你再陪我几年。你愿意吃我做的饭,愿意和我分享成长的烦恼和快乐,我在你身上总能够找到自己成长的力量……陪你,首先受益的是我,其次是你。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应该也不会拿付出说事。对我来说,对孩子付出是纯粹的幸福,没有条件,不求回报。

关于成长——你的成长之路,妈妈想留下一些努力的痕迹

也许是因为学习压力大,你总是不太开心的样子,回家不怎么跟妈妈说话,妈妈觉得很难受,那天一大早,看你快吃完了,我忍不住向你控诉我的压抑:“请换位思考一下我的感受,高高兴兴等你回来,连声娘都不叫,脸好难看,弄得我不敢大声说句话,我想回家住,你自己在这住吧。”

你解释说:“学习压力太大,不太想说话。”

我说:“那不行,这是家。你必须有起码的礼节。”

我让你选择,我是留还是走。我知道你自然是留我的。

妈妈这样做,是想让你知道,脸无表情,话不温暖,是冷暴力。家人的情绪是相互影响的。我可不想养个不招人亲近的冷男人,否则连个媳妇都找不到。

你当天晚上就一个大转变, 也许这就是调教。我希望你知道:

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不是生活的全部,不要疏忽家人。在一个特定的场合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量,不要忽略自己在家中的影响力。

我希望你富有爱心和责任心:现在在乎爸爸妈妈,以后在乎老婆孩子;对大家庭也有关注,关注的过程也是一个吸收温暖和力量的过程。学习时间紧张,和大家庭的亲近会少一些,我尽可能的告诉你最近一些相关事情,是觉得有了爱心,才谈得上责任心。

通过这件事,我的感悟是:要适时地表达出对孩子的需求,孩子会理解和尊重的。初一住校时,每次送你上学,匆匆告别中总感觉没有准备好就看不到人了,后来我告诉你:和妈妈握握手再走,你非常配合,这是我很开心的。

所思所为,未必恰切。只为一事:儿子的成长之路,妈妈想留下一些努力的痕迹。

关于读书——从短板出发,尽心尽力而为

现在你读书,不再是像妈妈当初读书,妈妈读书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走出农村、为了生存。

目前,你读书,生存已经不是第一位的了?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我感觉还是为了生存,为了生存得更好,为了生命的更高境界。当然,已经从妈妈的低级生存上升了一个层次——为了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人站在不同的高度,所看到的风景是不同的。人生犹如爬山,付出的辛苦不同,所到达的高度必然不同。

妈妈不像你今天对事情认识这么清晰,有人在旁边时时开启。当时支撑着我读书的是这样一个强烈的念头:我要向前,再向前一点。

读师范是不得己而为之,但是,我没有放弃这个念头——再向前一点。虽然不清晰,但执着。至于前面是什么,真是不知道。就是这股劲,才冥冥中促使妈妈走到今天。现在,我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达到自己的满意,我没有别的太复杂的想法,唯一的念头是,做事一定要尽力尽心,而后才能心安。至于物质方面,我认为还可以,能够满足基本需求。

儿子,希望你能够尽心尽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现在就是尽心尽力读书。只要尽力尽心了,无论什么时候,对自己都能够有个交代——我尽力了,我心安。尽心尽力了,才能坦然面对自己;而后就能坦然面对任何人,而不需要找借口为自己来开脱。妈妈虽然能力有限,但是,我从来没有推脱责任,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关于努力——站在不同的高度,会遇到不同的人,所以要努力

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儿子,你就读的学校可以说都是咱们这儿的一流学校。你没有接触过别的学校,师资会有差别的。

妈妈的读书生涯中,心境是很局促的,甚为狭隘。总想做得更好,但是又不愿承认自己的实际高度。想把事情做到完美,但是又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不完美。囿于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之中,举步艰难,空耗生命。犹如背负着一个大包袱在走路,狼狈又迟缓,效率极差。

突破的力量,缘于一位我在北京读研究生时的英语老师,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老师,她给了我一句话:人人都一样。她是一位英语老师,当时是在英语口语测试,我用英文表达了自己的种种纠结,老师用最为简短的一句话扫除了跟随我几十年的雾霾:everyone is the same!

儿子,人人都一样。人性的弱点几乎是相通的。都希望自己长得是漂亮、帅气的,希望自己做的事情是完美的,希望自己不熬夜都能够超越别人的,总是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做得最好的那一点,才是真实的自己,短板总是暂时的。但是,又感觉自己不够别人聪明,没有别人做得好,时时想抛弃的短板总是像幽灵一样缠着自己……

其实,人人都一样,看谁先接受自己,而后才能够突破自己。从最短的那块板起跑,才能够真正地前进。

至于,如何前进,这位老师也给了一个字:try.

就这么简单!

儿子,说到这,你肯定也知道了妈妈为什么那么淡定地告诉你了:试一试。

儿子,现在明白了么,为什么妈妈希望你尽可能地站得高一点了么?高处,有大师。一个字,胜过一箩筐大道理。当然,同样的一个字,究竟能够产生多大的力量,要看接受者对人生的迷茫困惑程度了。对于迷茫困惑的人,这个字就是一个有生命的火把,有醍醐灌顶之功效,对于一个从没有想过这个事的人来说,那仅仅就是一个字而已。

所以,偶尔思考一下人生的大问题:为何而活,怎样活?这种抽象的生命意义的问题,会让人安静,给人以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关于未来——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

儿子,你是一个有目标的孩子,你希望有一个好的前程,希望今天你仍然在坚持。

但是,儿子,你的目标对于妈妈也是一种压力,我不想听到未来你的遗憾。妈妈决定帮你——选择陪读。

陪读,这是妈妈尽自己责任的一种方式,不会因此为理由向你索要成绩。

尽自己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我各司其职。

儿子,你时时在努力,在前进,这次月考,进步不少,年级134名。妈妈为你高兴。你又给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进前100。

你说过,在学习上,需要妈妈的监督。说实话,我做得不到位,过于相信了你。信任,是必须的,但是,你还是一个孩子,即使成年人,也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信任,并不是放手不管不问,而是时时关注,必要时适度介入。

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唯一一个曾经过问过我功课的人是我的舅舅。我印象非常深,当时,我是眼中有泪的,因为我希望有人能够关心我的学习,有人能够知道:我读书其实很辛苦,其实我的成绩不理想,我做的并没有让我自己满意。

相比于我,你应是幸福的。

妈妈曾经希望有人能够关注自己的学习,希望在这一点上,也是你的想法。希望妈妈的参与没有干扰到你的学习节奏。

儿子,妈妈只想帮你,我尽力不去唠叨,不去打扰;尽我所能,自觉学习,时时提升自己对学习生活的理解。如果妈妈做得哪儿不是你所需要的,请你一定要及时告诉我。

表达,才能沟通,才能理解。儿子,一定要及时告诉妈妈你的想法,以便我有的放矢,而不是做无用功,千万不要造成这样的僵局:帮不了你,反而落了满身的不是,甚至影响到母子关系。

儿子,妈妈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实现你的目标。你没有遗憾,妈妈就没有遗憾。

儿子,我陪你长大,你陪我变老。感谢老天,我的生命中有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