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鳴 論語今講

里仁篇第四


里仁,裡,是指內在的。仁,是仁德。就社會而言,可指社會的道德風尚。就個人來講,是指一個人內在的道德修養,以及他所要達到的至高境界。


他不是好鄰居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這裡擇(zhai )是口語助詞。“里仁為美,擇不處仁”不是如一般解釋的“擇個有好鄰居的地方”的意思。

裡,是內。孔子認為,內在的道德修養達到最高的境界,那就是本真、至善、盡美的統一。我們現在提倡的心靈美,就是里仁的意義。


鳳鳴   論語今講

里仁為美,心靈美!


孔子說,一個人若不處在仁德境界,怎麼會有真正的智慧呢?這裡的“擇不處仁,焉得知”與後面一篇中的“未知,焉得仁”是呼應而互為連貫的。

儒家講仁義,佛家講慈悲。佛門有“悲智雙運”之說,大家所熟悉的佛教西方三聖,左邊觀世音菩薩表悲,右邊大勢至菩薩表智。悲又稱同體大悲,佛教認為,萬物有靈,眾生一體,也就是一切有生命的個體,是相互流轉生死,投胎轉世。人死了有可能投胎為豬,雞死了有可能轉世為人,這樣循環不已。所以,佛教認為“我”與一切眾生是同源同體,因而應該愛惜一切生命,平等而視之,這種愛心一旦昇華,到了廣博的境界,就是大悲心。

智是指世出世間的真智慧。悲與智是一體兩面,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比如改造一個浪子,要使浪子回頭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真是黃金不換。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須有悲心,簡單說來就是人們常說的同情心,付出真正的愛心去感化他,再則你必須有智慧,以適當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幫助他,這樣才能使浪子回頭。不然,只能是事與願違,甚至是適得其反。

所以,仁與智是一個整體,是無形無象“不可說、不可說”大道的大機與大用。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沒有達到仁這種境界的人,不可能長久地保持儉約,不能夠長久地享受著快樂。這裡的樂有助人為樂、天倫之樂、無求自樂、如是長樂等多義。

孔子又說,有了仁這種內在修養的人,他會安貧樂道,無慾無求,安心於本位。同時,有真智慧的人,能夠將仁德精神時時體現出來,利用於社會,造福於蒼生。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

孔子的仁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學,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之學。孔子說,只有到了仁的境界的人,才能真正客觀地看待一切事物,客觀地去看每一個人,對事不對人地評判人。

接下來孔子又說,一個人有了仁的修養,有了博愛之心,就不會因為種種原因去厭惡他人。比如一個小偷偷了他的東西,被他發現後,他只會憎恨其偷盜行為,而對於小偷這個人,會盡力去幫助、教育、感化,使之改邪歸正。這種例子,在生活中我們也常常可以有所耳聞目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