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全市近萬名網格管理員奮戰在抗疫一線,期間“藍馬甲”們的工作和生活“最美瞬間”被定格,成為珍貴記憶。


3月30日至4月5日,由東莞市社會服務管理“智網工程”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東莞辦事處聯合推出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點贊活動,深入發現、挖掘了全市廣大社區網格員在疫情聯防聯控、群防群控中履行信息核查、政策宣傳、協助管控、服務群眾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和感人瞬間。


活動上線短短一週時間,吸引了網友參與關注和點贊,最具人氣榜單已出爐。截至4月5日,南方+客戶端作品投票總數近40萬。近日,南方日報記者走進最美戰“疫”瞬間中的主人公們,瞭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一網聯動,多方協作


點贊活動上線後的短時間內,排行榜被鳳崗鎮的作品“藍馬甲與紅馬甲”佔領。在這張照片中,身穿藍馬甲的網格員和穿著紅馬甲的基層黨員幹部配合默契,格外醒目。據鳳崗鎮網格管理中心介紹,疫情發生後的2月2日和2月3日,鳳崗鎮雁田村工作站黨員網格管理員帶頭,分成35個小組,把490份糧油、蔬菜等生活物資送到小區、出租屋、企業、學校等場所的被隔離人員家中,並提醒大家居家隔離的注意事項。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作為“東莞第一村”,有著10多萬外來人口的雁田村,350名一線網格員與社區輔警隊員一起堅守崗位,日夜奮戰,對轄區1000多間企業,1萬多重點人員開展大排查,做到“一廠一檔”“一員一冊”,確保重點人員管控不遺漏。


“藍馬甲與紅馬甲”構成的最美戰疫瞬間,實際上是本次東莞社區戰疫中的精彩縮影。在東莞,龐大的人口必得精細地管理。為此,東莞推行“網格化”防疫工作,將全市各村(社區)劃分出若干小網格,建立疫情防控工作組織體系,組織專兼職結合的工作隊伍……近萬名網格員奔走其中,確保各項防控措施全面落實、不留死角。他們與警察、醫生組成“三人小組”,排查重點疫情地區人員行蹤、上門檢測體溫、宣傳防護知識,還要幫居家隔離人員送菜送飯,操碎心、磨破嘴、跑斷腿,回家要做好消毒工作,怕身帶病毒傳染家屬。

在本次點贊活動中可以看到,不少網格管理員的身影出現在凌晨微弱的燈光裡,成了城市“守夜人”。來自中堂鎮的作品“凌晨的堅守”中,一名網格管理員正在對一名返村人員進行詢問登記。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這裡的凌晨“守夜人”是中堂鎮網格管理員鄧銳佳。3月21日凌晨,他一接到電話就馬上趕到村口,迅速核實返莞人員具體情況,他細心詢問居民返回中堂前的行動軌跡,包括逗留地區、出行方式、同行人員等情況。“好的,我立刻過來處理!”這句話已成為網格管理員鄧銳佳的口頭禪。作為東向社區“智網工程”指揮調度工作站調度員,自1月23日以來,鄧銳佳已在崗位上連軸轉了六十多天,從清晨到黑夜,從村頭到巷尾,走訪摸排不漏一戶、不少一人。


網格下的戰鬥,網格下的生活。社區居民通過電話方式向網格員反映問題,網格員現場排查核實,如若需要其他部門協助,再由調度員向其他部門反饋,網格員再繼續聯合相關部門一起解決問題,讓社會治理實現數據化、便民化。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網格管理員迅速進入“戰時狀態”,發揮熟悉轄區情況、聯繫群眾較多的優勢,拉成了疫情防控的“天羅地網”。

築起防線,守“格”盡責


照片中,一位身穿“防護服”,坐在椅子上疲憊不堪地“打盹”的工作人員的身影打動了許多網友,在點贊榜中位居前列。照片中“打盹”的工作人員名叫鄧錦輝,是虎門鎮的一名網格管理員。據他回憶,2月1日正值返莞高峰,當天晚上高鐵站車次頻繁。每隔5分鐘便出現一次人流高峰。他和同事們在每次的人流高峰出現期間,都要手舉指示牌隔斷後面陸陸續續的乘客,確保每一位乘客能夠準確測量體溫。由於長時間維持著舉牌姿勢和高度的精神注意力,身體略顯疲憊。只能在間隔時間的五分鐘稍作休息,放下雙臂,但雙耳依舊時刻注意著當班負責協調組織的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指示,隨時以最嚴謹的工作態度,應付接下來出現的人流高峰。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疫情期間的每天早上7時,鄧錦輝會準時出現在社區辦公室,與其他網格員一起到社區執行疫情排查工作。直至下午5時30分才坐上同事的車出發前往高鐵站替換上一班在高鐵站進行疫情防控工作的網格員,站在出口旁的空地上,拿著已經冰冷的盒飯匆匆地吃上幾口,換上一次性防護服,戴上口罩和護目鏡,站在高鐵站進出口通道,維持秩序,直至深夜11時許才結束工作返回家中。


網格員鄧錦輝,是每一個奔赴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網格員的縮影,他們在築牢疫情防線中付出的努力與力量,不僅體現在本次高鐵站疫情防控的工作中,也體現在日常的社區治理工作中。


“鐵腳板”踏實防控網。在本次的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點贊活動的作品中可以見到,網格管理員們走街串巷,用腳步拉起疫情防線:在謝崗鎮的一片農田裡,一名網格管理員俯下身,蹲在一個菜筐上給菜農登記信息,細心指導菜農做好莞e申報;在沙田鎮稔洲村,網格管理員因為有一大疊資料要填寫,網格管理員蹲下身來,以地為臺,對居家隔離人員進行信息排查……這些深蹲的身影,寫滿了敬業。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你們辛苦了!”作品評論區裡攢了滿屏網友的點贊和好評聲音,他們“堅守”的背影令人動容。

溫情防疫,心繫居民


一名網格管理員彎下腰,微微笑著輕柔地把測溫槍放到小朋友額頭前……這是3月3日寮步鎮駐泉塘社區網格管理員為正在隔離中的小朋友們測量體溫並做好登記的網格戰“疫”瞬間。鏡頭裡的網格管理員名叫劉炯榮,他每天給居家隔離群眾送上生活物資後,幫他們量體溫作登記,還不時和他們聊天拉拉家常,安撫他們緊張情緒,讓他們保持樂觀心態。面對緊張害怕的小朋友,他總是輕聲安撫他們“不怕,乖!”。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網格防疫既講規矩,更有溫情。在此次疫情中,有許多有溫度的瞬間被定格。


其中,兩位網格管理員向隔離對象送上生日蛋糕的照片備受網友好評。


“社區小哥哥打電話叫我下去測體溫,後面的小姐姐拿出蛋糕,說今天是我的生日,這也太暖了吧。”當天,隔離對象在朋友圈發了一條這樣的動態,配圖是一個生日蛋糕。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社區小哥哥”說的是鄧偉斌和他的搭檔翟偉烽,他們是莞城興塘社區第9網格的網格管理員。疫情期間,他們與莞城其他一百多名社區網格管理員一樣,每天對網格內的隔離對象進行跟蹤登記,併為他們提供“管家服務”。


據鄧偉斌、翟偉烽回憶,他們與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居家隔離服務時,發現一居家隔離對象就在當天生日,鄧偉斌當時認為,雖然現在屬於特殊時期,但是隔離不隔情。於是他與搭檔商量後,便向社區彙報,社區馬上為對象準備了一個小蛋糕。


在東莞,還有許多與鄧偉斌、翟偉烽一樣的“金牌管家”,網格管理員們不但紛紛變身“外賣姐”“代購哥”,每天為居家隔離人員購買生活所需物品。對厚街鎮湧口社區網格管理員陳建聰來說,此次網格戰疫的最美瞬間莫過於收到隔離群眾感謝信的那一刻。


“陳先生他們主動聯繫我們,給予我們很多的幫助。在這關鍵時刻,他們忙碌奔波非常辛苦……真的特別感謝他給我們這段時間提供的幫助。”這是厚街鎮一名居家隔離群眾黎先生寫給陳建聰的感謝信。


陳建聰負責跟蹤服務社區20多戶居家隔離人員,每天早晨都會準時把居民們的“點餐”放在門口,“他們前一天在微信‘點單’,我第二天就照單採購”。說話功夫,陳建聰的手機裡的信息就攢了滿屏,對一條來自居民的信息他都耐心回覆。


鏡頭定格了網格管理員們用腳板織密疫情“防護網”,以行動築牢疫情“防控牆”的瞬間,其背後也充分展示了“一線哨兵”的執行力與戰鬥力,這些是全市近萬名網格管理員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以來的寫照與縮影。


鏡頭定格東莞網格最美戰疫瞬間,背後的故事暖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