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美國零售業站在轉型“十字路口”

新華社華盛頓5月5日電(美國經濟筆記)新冠疫情下美國零售業站在轉型“十字路口”

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

新冠疫情在美國蔓延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但美國零售業卻呈現“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大量傳統零售企業裁員、關店,甚至走向破產;另一方面,數字化轉型走在前端的零售企業卻迎來增長“契機”。

分析人士認為,疫情或重塑消費者購物習慣,倒逼美國零售業數字化轉型。但美國各大零售商尚未對“電商時代”做足準備,轉型仍面臨諸多限制。

(小標題)傳統零售商受重創

4日,美國服飾零售企業克魯服裝集團申請破產保護,成為美國首個受疫情影響走向破產的大型零售品牌。

對於很多傳統零售商來說,疫情帶來了災難性打擊。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3月美國零售銷售額環比下降8.7%,創1992年有數據記錄以來最大環比降幅。

截至目前,美國已有約100萬名零售業員工被迫休假。以美國連鎖百貨巨頭梅西百貨為例,自疫情暴發以來,該集團旗下12.5萬名員工大多休假在家。其股票甚至被移出標準普爾500種股票指數,市值也從2月中旬的約60億美元縮水至17億美元。

還有不少知名零售商登上分析師的“破產觀察名單”,奢侈品零售商尼曼·馬庫斯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該企業大部分員工被臨時解僱。

(小標題)電商迎來契機

與處境慘淡的傳統零售商不同,美國電商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中日漸崛起。美國食品雜貨零售巨頭塔吉特表示,今年一季度線上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

貝恩公司合夥人史蒂夫·凱恩指出,疫情推動零售商和快遞服務的手機應用下載量和新註冊用戶數量激增。隨著消費者逐漸養成網購習慣,他確信“購物曲線會發生永久性轉變”。

凱恩預計,即便在疫情危機消退後,美國線上雜貨銷售額佔總雜貨銷售額之比仍有望保持在5%至10%的水平。

知名諮詢公司麥肯錫的研究結果也與這一預測相呼應。麥肯錫認為,在疫情蔓延期間,美國線上雜貨零售銷售額佔總雜貨銷售額之比有望攀升至8%至10%;未來,這一比例可能穩定在5%或6%。

麥肯錫負責零售和雜貨業諮詢服務的合夥人史蒂夫·貝格利和負責電子商務諮詢服務的合夥人維什瓦·錢德拉在發給客戶的電子郵件中指出,由於疫情期間消費者獲得更多網購經驗,同時養成在購物時避開人流的消費習慣,等疫情結束後,他們很可能會繼續增加網購行為。同時,強勁的網購需求促使美國零售商重新思考其電子商務服務模式,並“藉此倒逼形成一波顛覆性的網購浪潮”。

(小標題)轉型面臨限制

雖然疫情下電商迎來發展機遇,但有業內人士指出,面對陡增的網購需求,不少美國零售商顯得“準備不足”,導致日益蓬勃的在線零售業務面臨諸多增長限制。

其一,缺乏強大的物流支持。由於網購將更多物流工作和成本從消費者轉移到零售商,企業一時難以應對陡增的物流壓力,短期無法突破增長瓶頸。

其二,缺乏足夠勞動力,難以應付激增的網購需求。以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為例,自疫情暴發以來,沃爾瑪已增加了15萬名員工,並計劃再招聘5萬名,凸顯勞動力短缺壓力。

其三,與網購相關的客戶服務不到位,無法讓消費者感到滿意。例如,很多物流服務無法指定送貨時間,或存在不按時送貨情況。同時,大量商品線上缺貨甚至部分商家在疫情期間哄抬線上銷售價格,導致消費者購物體驗難及實體店。

貝恩公司警告,眼下受出行限制,消費者尚能忍受網購的“瑕疵”,但隨著疫情好轉,這種容忍度將下降,消費者價格敏感性也將恢復。(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