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幼兒園門口,一小男孩孩緊緊地抱住媽媽的腿不放開。開始媽媽還耐心地說:“寶寶乖,乖乖去上學,裡面有好多小朋友陪你玩,媽媽下午來接你。”

可是小男孩就是不放,緊緊的抱著,“我要回家,我要和媽媽回家。”

“放開,進幼兒園去。老師等著你呢,要遲到了!”媽媽突然變得嚴厲起來。雖然媽媽的臉嚴肅了,但是對小男孩來說還是沒用,他還是緊緊的抱著,嚷著要回家。

“你再不聽話媽媽就不要你了,馬上就不要你,不管你。”小男孩聽了媽媽的話,抬頭看著媽媽,怯怯地把手放開,然後極不情願的向裡面走去,回頭還大聲的說:“媽媽,我聽話,你下午要來接我哦。”看著孩子走進了幼兒園,媽媽才轉身離去。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是的,這樣的話對孩子來說特別有用。比如:

孩子在晚上想去外面玩耍,我們總會說:外面特別黑,有壞人。孩子被嚇得乖乖的呆在家裡;

帶孩子外出,孩子總是各種調皮,不安分,我們總會說,“你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在這裡,這裡有壞人,會把小孩揹走了。”然後假裝拋下孩子向前走。

你別這樣做,不然會被警察叔叔抓去警局;

······

類似的話,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說過,這種讓孩子安分下來的教育方法,叫做恐嚇式教育。在現場,確實對孩子有立竿見影的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對孩子的成長卻有巨大的影響。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首先,恐嚇式教育會無形中把孩子培養成討好型人格

知乎上有人寫到,討好型人格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考慮別人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因此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事事都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與人交往中處於被動和討好的位置。心理學家Susan Newman也指出,討好者活在別人對他們的期待中,不停的追逐著別人對他們的認可,為此他們願意去做任何事。他們總是將他人的需要擺在自己之前,即使對方的要求不合理,也會硬著頭皮去滿足。

而被恐嚇的孩子,就更容易形成這種人格,因為在父母的威脅中,總害怕會惹父母不高興,從而失去父母的愛,於是一次次的妥協,順著父母的心意,做一個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久而久之,就會形成這種人格。

知乎上有人寫道自己就是討好型人格,做任何事都要考慮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考慮別人會不會生氣、會不會因此對自己有不好的看法,事事都從別人的角度出發,與人交往中處於被動和討好的位置。從而把自己變得很累很累,而且累以後,還會有對那些被討好的人莫名的有怒不敢言,久而久之,心裡就會產生一定的負擔。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其次,恐嚇式教育會扭曲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讓他對世界有所誤解

記得前段時間有一個視頻,11歲的男孩玩遊戲突然到派出所自首,原因是媽媽恐嚇他說他玩的遊戲是違法的。於是孩子在媽媽的恐嚇中去警局自首。看到這則視頻,不免覺得孩子可憐。在過去的歲月中,不知道母親有多少次用這種方式教育他。慢慢地,哪怕到了11歲,母親的一句話還是瞬間起了作用。

為什麼孩子如此害怕?艾爾菲·科恩在《無條件養育》中提到,這種方式其實就是愛的撤回,這種愛的撤回不是身體的懲罰,而是比這更冰冷的心的懲罰。

孩子在這樣的教育中,認知體驗會不斷的隨著改變,從對情感的理解、行為的表現、情感的理解會在反覆的恐嚇式教育中形成一種負面的存在,這種存在會慢慢的走進孩子心理,對世界認知有所誤解。就像在幼兒園抱著媽媽腿的小孩一樣,他不會認為媽媽生氣的原因是他不上學,而認為媽媽生氣的原因是他不聽話,從而後面做的一切似乎都是在順著聽媽媽的話這個方向行走。

再次,恐嚇式教育下的孩子,會極度的膽小缺乏安全感

經常被嚇的孩子,對外面充滿了恐懼,會變得特別的依賴父母。

表哥的孩子就是這樣,天黑時鬧著想出去看星星,卻被父母告知外面天太黑,有大黑貓,會抓孩子。從此夜晚孩子再也不敢出門,然後每到晚上總是粘著爸爸媽媽。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膽小會越來越的明顯。

這種膽小源自長時間內心的恐慌和害怕。當父母不在身邊時,就會沒有安全感。膽小的孩子會做什麼事都畏首畏尾,有什麼想法也不敢大膽表達,這不僅讓孩子在未來不敢大膽的去追求夢想,很可能會在不敢表達中失去更多機會。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那麼在面對孩子如此不聽話的時候,我們如何避免恐嚇式教育呢?

一、學會觀察傾聽並感受孩子的內心

每一個孩子在不安分時,總有一定的原因,為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最好的就是我們要學會聆聽孩子的想法。

我們可以把恐嚇改成:寶寶,你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好不好啊?看看媽媽能不能幫你。

在不斷的和孩子的溝通中進一步發下孩子行為原因,更深入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換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場景,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式。

在《非暴力溝通》中談到,讓愛融入生活。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讓愛融入的過程,讓尊重、理解、欣賞、愛融入其中。轉換我們談話的方式,透過觀察、感知,有意識地使用語言。

而我們對孩子說的你再怎麼樣就怎麼樣式的恐嚇,其實是語言暴力的一種方式,轉變這種方式,讓觀察、傾聽、感受融入其中,去了解孩子,或許你就不會在這樣傷孩子的心。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給孩子提供新的引導

當孩子一直期待要做一件事,並要堅持的時候,我們應該做的不是告訴孩子不能,而是告訴孩子,你還可以做別的什麼,讓孩子有更多的選擇可能。

這樣一方面避免孩子和我們扛,另一方面也避免我們的會因為孩子的行為而生氣,從而說出傷害孩子的話。

比如當孩子感冒時一定要吃冰激凌,很多父母都會說,“孩子,你感冒了,不能吃冰激凌,對你不好。”

這話確實沒有錯,可是在孩子看來,你是不讓他吃冰激凌,那麼我們換個思維換個新的引導,這樣說:“寶寶,聽說冰激凌很冰,會加重感冒。我們要不要換一個,比如吃點甜點,或者換個有趣的東西看看,你覺得怎麼樣?”

有時,你提的東西有趣,孩子自然就會接受,並且會去思考,他的思維會從冰激凌轉移到你所提及的東西上。面對好奇,他或許就會說:“好啊,咱們一起看看。”

再不聽話媽媽不要你了!被父母恐嚇的孩子有多乖,後果就有多可怕

第三、尊重孩子,耐心的引導孩子

其實每一個家長教育孩子,目標都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而是想告訴孩子,你這樣不對,你應該這樣,我這樣做是為你好。可是常常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是走偏了,因為我們控制不住情緒。

可孩子小,對社會對事情的認真總是片面的,他們只會選擇性的去認識去思考。而要告訴他們正確的方向,則需要家長們耐心的引導。

比如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他想回家,其實他心裡害怕的是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而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耐心的告訴他,“孩子,爸爸媽媽還是愛你的,但是你也要你的好朋友啊,幼兒園裡有很多小朋友,他們都可能成為你的朋友,你去學習,和他們交朋友後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可好?”

也許在慢慢的溝通中,孩子就會對你送他上幼兒園產生了正確的理解,從而不再和你對著幹。

耐心,是父母讓孩子理解自己的過程,也是孩子理解父母對自己愛的過程。它就像細雨,潤物細無聲的澆灌著孩子的內心。

有人說,孩子是一個充滿各種可能氣球,關鍵是你給什麼色彩給他。而這個色彩就是父母平時帶給他的情緒、語言、行為、潛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