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桐廬幫-中國快遞之鄉

“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匯通、天天都出自浙江西北部的小城桐廬,這些快遞公司因為龐大而彼此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被外界統稱為“桐廬幫”。

快遞的黃金時代過去了,白銀時代仍在面前。過去,桐廬幫快遞用汗水與鄉誼打下了一片江山,未來如何用技術與智慧坐穩市場,如何從聯通中國走向聯通世界,

中國快遞的發展,是一個逆襲的故事,從 " 黑快遞 " 到 " 經濟黑馬 ",從一張白紙到世界第一;中國快遞創業者,也是一個逆襲的故事,最普通的一群人,聚沙成塔,聚點成網,創造了一道經濟奇蹟。最膾炙人口的的故事是,佔據中國快遞市場大半市場份額的幾家企業,創始人出自於同一個縣,甚至有些還是一個鄉。這個縣就是桐廬縣,這個鄉就是鐘山鄉,這群人被稱為 " 中國快遞桐廬幫 ",這個地方又被成為 " 中國民營快遞之鄉 "。

解密桐廬幫-中國快遞之鄉


為什麼是桐廬人?在桐廬生活數年的山東大哥說:作為南方人,他們有經商之風,有幾萬塊錢就敢投入項目當中;他們有契約意識,親情歸親情,生意歸生意,兄弟姐妹之間資金往來也明明白白;他們精明強幹。但桐廬本地大姐卻說:其實和其他地方比,桐廬人沒有什麼特別不一樣的地方……那麼,為什麼這樣一方土地,成就了這樣一群人?

從山中走出的創業者走進 " 三通一達 " 創始人的家鄉,走在民營廠房林立的桐廬,在和眾多桐廬人交流之後,不由得感慨真是 " 時來天地皆同力 "。

聶騰飛是桐廬快遞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

解密桐廬幫-中國快遞之鄉


聶騰飛走出來發現了快遞的機會,帶動了親朋故舊、鄉里鄉親投入到了快遞的生意。而桐廬人本身能吃苦,敢投資,讓他們在這個行業紮下了根。正如中通快遞創始人賴梅松所總結的:這一幫人有著山裡人的淳樸,因為相互信任、相互幫助、相互支持,才誕生了桐廬的快遞企業。鄉情、親情、友情是紐帶,是勤勞、善良、肯吃苦,本質是信任的力量。中通快遞創始人賴梅松,其是桐廬縣鐘山鄉天井嶺人當然,以上因素能夠在快遞業發揮出巨大的作用,也與行業特點相關。與餐飲等服務不同,快遞業是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也是一個需要布點織網的行業,網絡是基礎,也是最大的價值所在。中國快遞,基於中國本土創造性提出的加盟制,激發了人們的創業熱情,而鄉土情誼又給良好服務提供了一定的保障。當時投身快遞企業的人那麼多,為什麼桐廬人能勝?中通快遞副總裁金任群認為:按照科斯定律,任何組織的成本只有兩種,組織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三通一達最擅長的是把交易成本做到極致,並儘可能地避開自己做組織。這,是桐廬幫快遞的組織制度優勢,是桐廬人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