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矛盾食品安全無人管,中飲股份竟敢“帶病”闖關IPO?

數據矛盾食品安全無人管,中飲股份竟敢“帶病”闖關IPO?

閱讀中飲股份的招股書,參照餐飲公司信披指引,投資人發現了眾多糊塗之處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關越

中飲巴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飲股份”),經營包子、饅頭、粥品飲品,屬於速凍食品行業,2019年12月遞交招股書,擬在上交所主板IPO。

食品安全事關千家萬戶,投資餐飲生活服務類公司的投資人,自然十分關心這些公司的食品安全衛生保障以及經營模式問題。

這是一個相當嚴肅的問題。為保護投資者知情權,提高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公司信息披露質量,證監會很早就立了規矩——2012年5月制定了《關於餐飲等生活服務類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信息披露指引(試行)》(以下簡稱“餐飲公司信披指引”),主要包括公司的業務發展狀況、經營模式及持續發展能力、食品安全衛生等7個方面的要求。餐飲類公司招股書,要依此做好信息披露。

中飲股份顯然應該對此熟知,做餐飲這麼久了,準備上市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但顯然公司做的並不到位。在證監會對中飲股份的反饋意見中,要求公司參照餐飲公司信披指引相關條款進行信息披露。

這抓住了中飲股份的要害。閱讀中飲股份的招股書,參照餐飲公司信披指引,投資人發現了眾多糊塗之處。

《每日財報》注意到,最基本的,中飲股份負責食品安全的高管、食品安全人員配備情況,在招股書中難以找到。此公司以“連鎖門店銷售為主”,新店的收支平衡時間、老店的收入和毛利率、與中飲股份應收賬款等情況,同樣找不到。

中飲股份的信息披露水平,是真不行,還是裝不行?

除了上述問題,中飲股份能源消耗數據變化不同,經營現金流承壓,也讓投資人對這家公司基本面心存擔憂。

負責食品安全高管缺失 原因無從知曉

中飲股份的發展脈絡不復雜。據招股書披露,2003年,中飲股份公司創始人劉會平在上海市開設了一家名為“劉師傅大包”門店,經營以包子、饅頭為主打的麵點產品。2004年申請註冊了“芭比”商標。2017年公司在上海自建的生產基地投產,將業務拓展到華南與華北。2019年6月末,形成了覆蓋上海、江蘇、浙江、廣東、北京等地2799家直營及加盟門店。

餐飲公司信披指引明確要求,“擬上市公司要披露負責食品安全的高級管理層的身份,從事質量監控的員工人數及有關員工的職位、資歷和背景。”

但是在中飲股份招股書中,竟然找不到對應的重要信息。

在招股書裡,中飲股份把安井食品(603345.SH)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安井食品相應的副總經理,有這樣的背景:食品工程專業本科學歷,全國水產標準技術委員會水產品加工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肉禽蛋製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99)委員。《速凍食品術語》,《速凍食品物流規範》,《冷凍魚糜》等行業標準的主要起草者。

中飲股份是怎麼對標的?為什麼沒有相應高管?不知道。

此外,餐飲類公司普通員工直接面對顧客,對他們健康管理同樣重要。中飲股份只是簡單稱,銷售門店要對員工要做培訓,培訓前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或有效辦理證明。

安井食品公佈的內容則細緻得多,包括所有新老員工均需每年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獲取健康證後方可上崗;新入職員工須經過安全生產培訓、食品衛生安全意識培訓、生產操作標準化培訓等,並須通過書面考試及現場操作考評。

據招股書顯示,中飲股份有15家直營店,加盟店貢獻的銷售收入佔總收入八成以上,未來3年擬開設182家直營店鋪。

餐飲公司信披指引要求披露直營店的“桌/座流轉率、顧客人均消費”、“加盟商中法人單位和非法人單位的數量以及收入金額及佔比”、“在正常情況下新店達到收支平衡所需的時間是多長”。但是,對應內容從中飲股份招股書中還是找不到。

中飲股份披露了“因個人原因”不再做公司加盟店的數量。2016年~2018年分別是137家、109家、150家。2019年上半年是122家,半年內減少數量超過2017年全年。“個人原因”是經營入不敷出,還是別的具體原因?公司並未披露。

對長期加盟店的信息,中飲股份應該掌握更清楚吧?但披露同樣不全。《每日財報》從招股書中能夠看出,自然人雍飛明、陳少輝和何宏滿,作為公司的加盟商已超3年,吳統武已滿3年。這四個人屬於 “近三年持續與發行人存在業務往來的加盟商”。餐飲公司信披指引要求,應披露他們對應的“收入、毛利率、期末應收賬款的金額”,在招股書中更是找不到。

同樣是連鎖經營的瑞幸咖啡,爆出財務造假事件。這個行業尤其應該謹慎認真對待消費者和投資人。最近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特別指出:“最近一段時間,一些上市企業無視法律和規則,涉及財務造假等侵害投資者利益的惡劣行為”。

除了遺漏,中飲股份招股書中自相矛盾的地方也多。

能源消耗數據矛盾 現金流承壓

一般情況下,各公司的水電氣及運輸費的變化與銷售收入變化接近,中飲股份恰恰出入巨大。

根據中飲股份公佈的電、天然氣和水的消耗量,能夠計算出2016年至2019年6月各年度間變化對比。

中飲股份能源消耗對比銷售收入變化

數據矛盾食品安全無人管,中飲股份竟敢“帶病”闖關IPO?

數據來源:《每日財報》據公司招股書整理

從表中可以看出,公司2017年的水、運雜費與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和其它年份基本接近,但天然氣消耗卻驟增886.4%,用電也大增51.68%。這兩項使用增長遠超銷售收入、水和運雜費,完全不匹配。是生產的不合格品太多?還是計算有誤?具體原因只有中飲股份自己來回答。

2006年至2018年,2019年上半年,中飲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與各期淨利潤比值分別是3.76、1.24、0.95和0.71。比值逐年減少,尤其2018年和2019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獲得現金流低於淨利潤,顯然有淨利潤只是體現在賬面上,沒變成真金白銀。但中飲股份在招股書中卻稱高調稱“公司銷售回款情況良好,經營活動獲取現金能力較強。”

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質量,監管部門一再嚴格要求。從事餐飲行業的中飲股份,卻在擬闖關IPO就如此大量遺漏,數據矛盾,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樣的企業,投資人能指望其上市後規規矩矩搞好信披和經營嗎?

《每日財報》就上述種種疑問致函中飲股份,但公司方面稱關於市場關注的涉及門店相關問題、生產和日常經營中消耗能源數量等問題,公司已根據信披要求做據實披露,可查閱公司相關公開資料,並表示公司各項經營狀況穩定,與公司整體發展戰略規劃同步,公司會秉承品質優先的經營理念,全方位提升核心競爭力,但問題是市場的疑問並沒有解決。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