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之記敘文常見考點及答題技巧

中考語文之記敘文常見考點及答題技巧

中考記敘文閱讀常見考點及答題技巧

記敘文定義:

記敘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

記敘文的閱讀步驟

1、閱讀全文:運用“六要素”知識,對文章內容、作者思路等有一個全面感知。

2、瀏覽考題:粗略瞭解考察內容。

3、再讀文章:與題目相關的內容仔細閱讀。

4、解決問題:找準答題區域,注意關鍵句、主旨句、抒情議論段。

5、認定補充對考題做進一步審視,並對所做答案進行認定、補充。

一、記敘的要素 :1、 記敘的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2、掌握六要素,有助於分析文章的結構,理清事情的發生、發展的脈絡,概括文章中心或段落大意。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這三個要素,是記敘文的主體部分,內容的展現,人物的塑造,中心的表達,就是通過這些來實現的。閱讀記敘文要能明確這三個要素,即使不要求準確概括,也須達到能大體將這三點說出來的地步。

把握六要素技巧,即: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誰?幹什麼?

二 記敘線索: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始終的一條脈落,體現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它把所有材料聯結成一個有機體。所以說線索是文章的綱,抓住了這個綱,就能理順文章的內容,掌握文章的結構,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線索是重要的,但不是什麼都可以成為線索,只有那些能夠體現各種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繫,體現文章主題思想的具體事物,才能作為貫穿全篇的線索。

線索類型:物線、事線、人線、感情線、時間線、地點線、見聞線。

《羚羊木雕》《變色龍》(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背影》《藤野先生》(在東京——在仙台——在中國/我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我的愛國主義情感)

線索大致分六類:1)以具體事物或事物的特徵為線索。如《白楊禮讚》以白楊樹的不平凡為抒情線索貫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徵為線索。如《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

3)以中心事件為線索。如《變色龍》以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事件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

4)以思想感情為線索。如《荔枝蜜》、以“我”對蜜蜂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組織材料,不大喜歡——想去看看——讚賞蜜蜂——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小蜜蜂

5)以時間推移或空間變換為線索。如《藤野先生》以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轉換為敘事線索組織材料,在東京的見聞和感受——到仙台與藤野先生的交往——離別後對藤野先生的懷念。

6)以“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如《孔乙己》以小夥計“我”的所見所聞為線索塑造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題目、文中多次出現的字眼、議論抒情的句子。

“線索”是連貫文章始終的脈絡,是文章的綱。

①文章的標題。 ②反覆出現的詞或事物。③文中議論抒情的語句。

④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⑤“我”的所見所聞所感。

考點: 一、理解文章重要詞語的含義.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

四、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信息。

五、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六、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

七、鑑賞文學作品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八、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

九、體驗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和內涵。

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一)內容概括,整體把握。

題型1: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敘述了一件什麼事。

題型2:請簡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內容。

答題技巧:

(1)必須包含兩個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時間(季節、年代)、地點、環境如果有特定意義,也應概括在內。回答清楚(什麼時間、什麼地點)什麼人做什麼事

格式:(時間+地點)+人+事。

(二)題目理解,把握中心。

標題的含義和作用:(1)把握象徵意義;(2)語帶雙關;(3)作者感情的出發點;(4)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5)文章線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讀者、新穎;(8)題目中運用修辭的,要還原它的本義後再分析作用。

題型1:結合全文,說說題目“XX”的作用。

題型2:題目“XX”的含義是什麼?

題型3:文章以“XX”為題,有哪些好處?

答題技巧: 1、題目的含義:要從表層義和深層義兩方面來談。

深層義:(1)把握象徵意義;(2)語帶雙關。

2、題目的作用(好處):①點明瞭故事發生的地點;②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③交代了描寫對象;④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興趣;⑤點明線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題目中運用修辭的,要還原它的本義後再分析作用。

(三)閱讀語段,體會作用。題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題型2:第14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題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詩文,在文中有何作用?

答題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

①開頭段:統攝全篇、提綱挈領、領起下文、引出懸念、開門見山、渲染氣氛、為後文做鋪墊,埋下伏筆。

②過渡段:單獨成段承上啟下,段末起總結作用;(總結上文,引出下文)

③結尾段:總結全文,呼應前文或題目,深化(昇華)主題,卒章顯志,言有意而意無窮,畫龍點睛,與首段相照應。

④其他語段:補充說明,呼應上文,形成對比。

B、景物或環境描寫語段的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渲染了……氣氛。 ②表現(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為下文埋下伏筆或作鋪墊。 ④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⑤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文章的感染力。

2、句子的作用,也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考慮

①中心句或點睛句:點明中心,揭示主旨,畫龍點睛;句子含意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

②情感句:直抒胸臆,抒發強烈的內在情感。

③引用句或文學性強的語句:營造文化氛圍,行文章法思路開闊,再結合文章語境作具體分析。

(四)詞句賞析,理解含意。

關鍵句子主要包括五個方面:①點明題旨的句子;②描寫、議論、抒情的句子;③總結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轉合的句子(如相互照應的句子和起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句)⑤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擬人、誇張、排比、對偶、反覆、反語、設問、反問,特別是引用的句子)

●關鍵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應從結構、內容、主題上分析,而“含義”:一般側重從內容、主題方面分析,也就是說,作用的內涵大於含義的內涵。

●理解關鍵句子主要是指能體味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喜怒哀樂、褒貶態度及思想傾向等。同時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點。

●記敘文語段中分析一句話:要緊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氣氛、表達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點等。

(四)詞句賞析,理解含意。

評價、賞析一句話:應從兩個方面入手,先評寫作特色、語言特色,如用了什麼修辭手法、表現手法,語言或生動或優美或講求對稱或準確嚴密……再評思想內涵,即闡明這一句表達了什麼觀點,給你什麼感受、啟迪、教育……

●鑑賞句子:

從修辭的角度,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何表達效果。

從煉詞的角度,簡潔生動、富有概括力。

從句式特點,是否使用了特殊句式,如設問、反問、祈使句、感嘆句。

從蘊含的深層含義,是否運用雙關義、引申義、比喻義。

附:常見的幾種修辭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生動形象,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於理解。

(2)擬人:賦予物質以人的性格、思惟、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

(3)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使語言更有表現力,更有氣勢。

(4)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5)對比:形成強烈反差,加強讀者的印象,凸起文章的中心。

題型1:第X段劃線句使用了什麼修辭?在表達上有什麼好處?

答題技巧:

這句話運用了……修辭(寫作)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的情感(性格)。

注意:

(1)如果是比喻的修辭手法,這兒把……比作……。生動形象地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的情感(性格)。

(2)如果是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XX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生動形象地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的情感(性格)。

題型2:體會第X段加點詞語的含義(在表達上的好處(作用、效果))。

答題技巧: 解釋加點詞語的原意+加點詞語的在這兒的意思(這個詞語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表達了)……的情感(性格)。

題型3:從文中畫波浪線的a、b兩個比喻句中任選一句,分析其表達效果。

答題技巧: (1)a(b)句:這句話運用了……修辭(寫作)手法,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的情感(性格)。

(2)a(b)句:這句話是動作(肖像、神態、心理、語言)描寫,運用了“XX、XX、XX”等動詞,描寫出了XX人的……,表現了……的品質(心理、性格),表達了……的情感。

(3)a(b)句:這句話是環境描寫,描寫(繪)出了……的情景(或畫面),抒發了(表現了)……的情感(性格)。

附:記敘文中的描寫:分為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1)人物描寫又細分為:(A)肖像描寫(外貌描寫)(B)神態描寫(C)動作(行動)描寫(D)語言(對話)描寫(E)心理描寫。

另外,人物描寫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又可以分為:正面(直接)描寫、側面(間接)描寫、概括介紹和形象描繪、細節描寫。

人物描寫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成長;揭示文章主題。

(2)環境描寫又可以分為:自然環境描寫和社會環境描寫。

自然環境描寫(景物描寫)句的首要作用:

A、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揭示作品的配景;

B、推動情節成長;

C、渲染---氣氛;

D、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表情、感情);

E、凸起、深化----主題。(注意:不能堆砌描寫的作用)

社會環境描寫的首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在回答時必須結合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

(五)感受人物,分析形象。題型1:文中的XX人是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具體事例簡要分析。

題型2:文中的XX人是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結合具體事例簡要分析。

題型3:文中那個XX人的形象耐人尋味,請結合全文探究他(她)是個怎樣的人

答題技巧:

1、通過分析典型事例來理解人物形象。

2、通過肖像、神態、動作、語言、心理和其他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①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使人物凸現在讀者面前,而且可以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遇,從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

②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具體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

③心理描寫用來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內心活動。

④細節描寫是指對人物、環境等方面所做的具體而細緻的描寫,其特徵是細微之處見精神。

(六)表現手法(寫作方法)及作用

表現手法(寫作方法)有:對比、烘托、欲揚先抑、巧設牽掛、以小見大、卒章顯志、託物言志(即象徵)、寓事於理、情景交融、夾敘夾議……

答題技巧:

本文采用“XX”的手法,筆者通過“……(文章相關內部實質意義)”使文章寫得“……”

附:表現手法(寫作方法)及作用

1、對比手法: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達文章的主題(要具體分析)。

2、襯托手法(側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3、欲揚先抑: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使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描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4、前後照應(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七)寫啟示感悟發揮題。

題型: (1)要求根據選文材料談看法、感觸感染和啟示;

(2)結合實際闡述對選文內部實質意義的理解;

(3)對文中的人物進行評說;

(4)根據生活經驗,判斷好壞,對選文材料談自己創見;

(5)接合實際,對文中提及的現象提出合理化提議和設想;

(6)調動知識的堆集,考查選文材料由內向外的延伸和課本外與內的接合(如理解選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作品中的文學典型、著名的句子等);

(7)發揮聯想、想象補寫有關內部實質意義;如:根據語境,補寫心理活動:

答題技巧:

1.必須用第一人稱;2. 心理活動必須結合具體的語境來描寫。

(8)對文中的藝術手法或美點進行賞析。

答題技巧點撥:

這一類型的題目它都會要求考生“談談你的看法”,“你認為……”只要切合文題要求,所談內部實質意義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這類題時要用第一人稱;採用1+2或1+3的形式。即:先用一句話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體會,再用兩三句話談談理由,可以擺事實、也可以講道理,如題目有相關要求,還要注意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

(1)抒發時最好要有標誌性語言。在答題時可以用“我認為……。比如……”等標誌性語言。先用“我認為……。”言簡意賅地表白自己的觀點。

(2)再用“比如”、“例如”之類的詞語,運用舉例論證或道理論證來支撐自己的觀點。這樣不僅給閱卷老師留下觀點鮮明之感,而且給人以條理清楚,論證有力的良好印象。

(3)抒發內部實質意義要緊跟時代步伐,貼近生活實際。

(4)要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5)語言要通順,抒發要流暢。

※(八)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還有標題。

※(九))找文眼:標題是“文眼”,統帥全文(新聞);有時交代首要人物、故事情節,有時交代首要事、物(“物”象徵意義);有時還是“線索”。

※(十)記敘的線索及作用

線索:(1)主要人物(2)主要事物 ⑶主要事件(4)時間(5)地點(6)人物的情感

作用:是貫串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路,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答題技巧: 如:文章以“……”線索,中間串寫了“……”、“……”幾件事,構成一種“冰糖葫蘆”的“串”式結構,選材典型,脈絡清晰,主旨鮮明。

※(十一)記敘的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的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寫。)作用:敘事善始善終,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把後發生的事情寫在前面,然後再按順序進行敘述,也就是在記敘的時間上與事情的實際是相反的。 )

作用:製造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活潑性。

(3)插敘(在敘述過程中,由於內容的需要,中斷原來情節的敘述,插入和內容有關的情節和事件,然後再繼續原來的敘述。)

作用:對情節起增補、襯托作用,豐富形象,凸起中心照應上文,或為下文鋪墊。

※(十二)記敘文的人稱

(1)第一人稱: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記敘。確定是筆者本人。

作用:便於直抒胸臆,讀來有親和力和真實感。

(2)第三人稱:以第三的地位敘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場景等。

作用:不受時空限制,可以從多方面敘述。

(3)注意:有的文章中運用了第二人稱代詞,一般可能是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裡,實際上仍是站在第一人稱或是第三人稱的角度寫的。

作用:運用第二人稱,可以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和力,便於感情的交流。

※(十三)記敘文中的議論

記敘文的議論有三種方式:先敘後議、先議後敘、夾敘夾議。

作用: 開頭的議論:統領全文;

中間的議論:可起到承上啟下;引發讀者思考;

結尾的議論: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凸起中心;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十四)記敘文中的抒情

作用:抒發作者真摯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十五)文段(各種文體)中指代詞指代對象的判斷: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個、那些、其他、以上、云云、此……;

(2)通常為往前找;前一句或前一段

(3)注意:找到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不是適合。

十六、標點的作用

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

破折號作用:提示、註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

十七、合理想象人物的表現,

補充一段文字。

首先要符合上下文情節,符合人物性格的發展,然後根據特定的情境確立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神態。聯繫學生自身,讀感受。仔細閱讀文章,把握文章中心,從文中生髮出來。

十八、開放性試題應注意: 談看法、讀啟示、讀體驗、談做法等

①平時一方面要關注生活,注意勤觀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廣泛閱讀,開闊視聽,不斷吸取知識營養。積累較豐富的材料,“談”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②“談”時要針對話題,選取適當的角度,具體闡述,避免空泛,“談”的內容應從原文生髮,要中心明確,要表現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③“談”時要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議論記敘相結合);語言力求簡明扼要(注意文字數量的要求)。

開放性試題題型例舉:1、文中哪一句話最讓你感動?說說理由?

2、文章給你怎樣的啟示?

3、文中人物在現實社會是否存在?有什麼現實意義?

4、在閱讀過程中你一定會產生許多疑問,請你把最有價值的問題寫在下邊。

……

開放性試題應注意:①平時一方面要關注生活,注意勤觀察、勤思考;另一方面要廣泛閱讀,開闊視聽,不斷吸取知識營養。積累較豐富的材料,“談”起來才能得心應手。

②“談”時要針對話題,選取適當的角度,具體闡述,避免空泛,“談”的內容應從原文生髮,要中心明確,要表現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

③“談”時要根據題意選擇適當的表達方式(議論記敘相結合);語言力求簡明扼要(注意文字數量的要求)。

十九、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1) 擬人手法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 誇張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象徵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 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 襯托(側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寫。 以次要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諷刺手法。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

(8) 欲揚先抑和先揚後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說明內容等。

記敘文的表現手法:渲染、烘托、設置懸念、伏筆、鋪墊、 動靜結合、點面結合、對比、象徵、諷刺、借景抒情、託物言志、以小見大、先抑後揚(欲揚先抑)、卒章顯志

記敘文的寫作特色:表現手法:對比、擬人、誇張、襯托、渲染、烘托、象徵、諷刺、託物言志、以小見大、設置懸念、先抑後揚(欲揚先抑)、伏筆、鋪墊、留白、泛敘、渲染、鋪排、突轉、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借景抒情、卒章顯志

語言風格:親切自然口語化、幽默諷刺、熱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情節.場面.細節

情節 a 起因、經過、結果

b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場面 人物活動構成的畫面。要突出特定場合的氣氛。

細節 對人物某些典型的細小的舉止行動或對典型的細微事件的描寫。細節描寫有助於細緻的刻畫人物性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