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營銷人最喜歡說的一個詞就是“洞察”。洞察是營銷的核心。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按照通用的解釋,所謂洞察就是通過一定途徑瞭解目標消費者的需求,然後想辦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但這個解釋還是太大太抽象。並且,我們到底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洞察呢?洞察有沒有什麼行之有效的套路和步驟呢?

先來看一張有名的照片: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這是是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刊出的“鐵人王進喜”的一張照片。這張照片,正是王進喜在當時被剛剛發現的大慶油田的石油裡工作的照片。

問自己兩個問題:1、你能從這張照片裡看到什麼?2、你從這張照片裡得到了哪些收穫?可能有人會說:

  • 當時的石油勘探開發環境很惡劣?
  • 王進喜穿著保暖棉襖,所以當時是冬天?氣溫很低?
  • 王進喜不怕艱苦的精神很偉大,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 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當時的工人們辛苦工作奠基的,所以要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
  • 恐怕大部分人從這張照片裡看到的和想到的,就是以上這些了吧。但當時有一家日本石油公司的科學家,看到這張照片後,卻發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他們從照片的細節出發,進行了如下的推導: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1、他們根據照片上王進喜的衣著判斷,只有在北緯46度至48度的區域內,冬季才有可能穿這樣的衣服,因此推斷大慶油田位於齊齊哈爾與哈爾濱之間。

2、通過照片中王進喜所握手柄的架式,推斷出油井的直徑;

3、從王進喜所站的鑽井與背後油田間的距離和井架密度,

推斷出油田的大致儲量和產量。

4、石油儲量巨大,中國石油勘探建設能力不足,應該會很快向國外招標

由此,這家日本石油公司,立即組織研發部門研製生產了用於大慶油田的勘測開發設備。果不其然,中國政府在兩個月後就向國外公開採購設備。而這家日本公司的設備由於最符合需求並且已經有樣品,立即就中標了。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什麼是洞察?通過一張照片,賺了一大筆錢的日本公司,就展現了其牛逼的洞察力。而我們大部分普通人看到這張照片,則僅僅是觀察而已。觀察是:我看到了,我知道了。

而洞察是:我為什麼要去看?我該怎麼看?我看到了哪些?我沒看到哪些?我該知道哪些東西?我知道了以後那我該怎麼辦?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概括一下,所謂洞察,就是帶著目的性去觀察某一事物,推導出事物的弦外之音,為自己的目的服務,進而轉化成行動去達成目的。

一次完整的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 1、聽,聽用戶說什麼?

先看一個場景:

場景1:“你喜歡5分熟的牛排,還是7分熟的呢?”“5分熟的吧。”結果吃完後他卻不想再來了:“牛排一般般。”

為什麼?有可能是真的不好吃。但更有可能,他不知道自己更適合7分熟的,因為對牛排不瞭解,甚至可能是第一次吃,就跟著旁邊桌上的人點了同樣的。

“想要5分熟。”——是假象。

“更想要7分熟。”——是真相。

因為對產品不瞭解、信息不全面,導致用戶給出了一個偽需求。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 2、想,反過來想

“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這是查理▪芒格的思維方式,曾多次被他提到。如何反過來想呢?既然無法問出用戶想要什麼,

那就去問他們不想要什麼,不滿意什麼。

簡而言之,就是“傾聽抱怨”。去哪裡傾聽抱怨?有2個方向:§ 聽用戶對現有產品的抱怨。§ 聽用戶對其他方面的抱怨。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方向一:聽用戶對現有產品的抱怨。現有產品是指什麼?

就是目前正在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有三大類:自己的產品、競品、替代品。要分別找到這3類產品的用戶有哪些抱怨。有什麼作用呢?

傾聽用戶對現有產品的抱怨,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用戶更想要什麼。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數時候,我們會更關注自己的產品,而忽視了競品和替代品那邊的抱怨聲。

其實,這三大類一個都不能少。

去哪裡蒐集這些用戶的抱怨和不滿?有三個渠道:

§ 線上渠道 § 線下渠道 § 內外部員工

1渠道一:線上渠道的抱怨聲

APP應用商店、淘寶、京東、美團、餓了麼、大眾點評、百度地圖、百度問答、微博……不僅要看差評,還要看好評。因為有些用戶會習慣性地給好評,比如: “送貨很快,服務態度很好,不過有點掉色。”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2渠道二:線下渠道的抱怨聲

這個方法,適用於有線下渠道的行業/產品。去自己的店鋪、競品的店鋪、替代品的店鋪中搜集、傾聽。

關鍵動作有3個:觀察+記錄+搭訕。仔細觀察顧客的表情、行為、對話,並及時記錄,必要的時候,前去與顧客搭訕。

舉例:

看到顧客喝了一口咖啡後,皺了下眉頭,於是前去搭訕,詢問原因,是太燙了?還是太苦了?將這些反饋及時記錄下來。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值得注意的是,競品與替代品的店鋪,可以按照距離分為兩類:§ 有威脅的店鋪。(距離近) § 無威脅的店鋪。(距離遠)

第二種因為沒有直接競爭關係,所以很容易被忽視,其實是很有必要去的。因為創新常常來自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對手。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3渠道三:內外部員工

除了自己觀察外,還可以蒐集員工所觀察到的。不同崗位的員工,與用戶的接觸點不同,這樣可以彙集全方位的信息。而且,不僅是自己的內部員工,還包括競品、替代品公司的員工。在招聘時,如果遇到從相關公司跳槽出來的人,可以多問他們一個問題:“你之前負責的產品,用戶最大的不滿是什麼?”

  • 3、推導,洞察中的核心環節

如何把觀察到細節,推導出不侷限於細節本身的結論?這是洞察中最難,也最讓人痴迷的環節。一個牛逼的營銷人,就是一個名偵探,像卷福那樣,從對方的一個眼神,從照片中的一個細節,從音樂裡的一個歌詞,推出許許多多不可思議卻又情理之中的結論。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發泡酒是一種在日本流行起來的“高輔料啤酒”,它與普通啤酒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降低了麥芽度,從而壓低了售價,所以口感也會比普通啤酒更淡一些。

大多數顧客都覺得它“不及啤酒香醇”,“趁老爸不注意就調包成發泡酒”的戲言,更是貼切地反映了消費者對該品類的負面認知。

基於這一點,佐藤可士和對客戶的低價策略提出了質疑,他認為在顧客對發泡酒的“廉價”認知根深蒂固的情況下,無論新產品怎麼降價,也很難突出自身的獨特價值。

為了解決缺乏獨特價值的問題,佐藤可士和又開始關注“廉價版啤酒的認知是如何形成的?”最後他發現,問題的關鍵恰恰在於“刻意模仿啤酒”。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具體而言,無論是發泡酒的廣告、包裝還是商品陳列,商家們的大多數舉動都是在抄襲啤酒,處心積慮地想要讓自己的商品看起來更像啤酒,避免讓消費者察覺到他們喝到的其實是發泡酒。正是因為沒有將發泡酒本身的獨特性強調出來,結果就導致了在抄襲啤酒形象的基礎上,一味訴求便宜的惡性循環。

基於這些洞察,佐藤可士和很快意識到,這個品類的負面認知,其實是完全有機會向正面轉化的。比如所謂的“廉價版啤酒”,為什麼不能是“可輕鬆享受的現代飲料”呢?而“喝起來風味不足”,難道不正是“口感清爽不膩”嗎?

為了指導創意,他進一步把啤酒比喻成“西裝”,而將發泡酒比作“T恤”,人們喜歡穿T恤並不是因為買不起西裝,而是因為T恤代表著另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種思路下,全新產品“極生”被設計成了極度簡約的冷調風格,產品直接使用了鋁罐本身的銀色,採用藍色單色印刷,一方面突出“清淡爽口”,一方面強化與啤酒的形象差異。

一次完整的營銷洞察,必須包含這四個環節

通過省略無謂的包裝,還讓產品體現出了“便宜自有它的道理”。在傳播端,佐藤可士擯棄了花哨的電視廣告,而選擇了以平面媒體為主,力推簡潔清新的產品形象。

通過樹立發泡酒的獨特價值,最終,“極生”如願以償地成為了暢銷新品。該產品的推出,讓發泡酒不再是相形失色的廉價版啤酒,反而搖身一變,成為了一種與啤酒平分秋色的消費新選擇。

正如大家所見,“極生”就是這樣一個通過品類認知洞察,幫助品牌取得價值發現(可輕鬆享受的現代飲料),繼而形成價值表達(產品形象與包裝設計)的典型案例。

在進行用戶認知洞察時,我們不能侷限於用戶對產品功能的認知,還需要特別在意他們對品牌(品類)的各種“感覺”。並且,除了關注正面認知,對負面認知也需要高度關注。

結論:

一旦認同洞察的價值,你就會發現洞察的作用絕不只限於為廣告創意提供清晰的方向,或是幫營銷策略做更好的梳理和推導。

一個好的洞察,可以找到用戶的真實需求,開發出更好的產品(啤酒與紙尿布經典組合);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溝通方式,確保信息更精準的傳達(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推薦);可以規劃革命性的解決方案,顛覆一個行業(共享經濟);甚至發現新的理論體系,改變人類的認知(相對論)。

實際上,洞察已經存在於商業生活的方方面面,源源不斷地為你提供新的視角和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