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海外疫情冲击,北京针对外贸企业的帮扶措施来了

缓解海外疫情冲击,北京针对外贸企业的帮扶措施来了

随着海外疫情蔓延,外贸企业也受到不小冲击,本市在近日发布的《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影响保持平稳发展若干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强对外贸企业的帮扶,将推动进出口相关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鼓励扩大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融资规模,简化报损和索赔程序。按规定为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企业出具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

为有效缓解疫情对外贸企业的不利影响,全面促进本市外贸稳定运行,市商务局近日详细制定了关于外贸领域防疫情稳运行的若干措施,从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外贸企业金融保障、支持外贸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等方面扶持企业发展。

在加大外贸企业金融保障方面,本市将利用信用保险工具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一方面,积极推动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扩展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责任,覆盖货物出运前风险,加大企业风险补偿。另一方面,优化出口信用保险投保服务,广泛应用“信保通”、微信公众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等线上平台,办理企业投保、理赔等业务,开通小微企业“7×24小时”咨询响应和绿色理赔通道。对受疫情影响导致报损单证不齐的案件,凭企业承诺书进行定损核赔。支持企业因采购防疫物资投保进口预付款保险,对保费按照80%比例给予支持。

在降低运营风险的同时,外贸企业也将享受到更多的融资保障。本市将充分发挥外经贸担保服务平台作用,为进出口企业增信,积极对接银行信贷,并拓展多元化融资担保模式,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门槛、提高融资规模。外经贸担保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线上申报、快速审批,为因疫情影响经营暂时出现困难但有发展前景的外贸企业提供续担保服务。

为降低中小外贸企业融资成本,2020年度2月1日至年底前通过外经贸担保服务平台融资的企业,综合担保费率降至1.5%以下。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质押项下的贸易融资和通过外经贸担保服务平台融资的企业,可享受在限额范围内贴息50%。

在支持外贸新模式新业态方面,本市将促进货物贸易和数字贸易融合发展,加快推广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外贸领域的应用,打造外贸数字化新生态,引导文化产品等特定品类商品进出口载体向数字化转变,缩短贸易环节,促进发展提速。

近年来,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不少中小外贸企业“走出去”提供了助力。此次措施中也提出,将继续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拓展出口业务。同事,鼓励企业在境外通过设立分支机构、售后服务中心、零售和批发中心、海外仓等形式搭建国际营销服务公共平台,为本市同行业、同类型企业提供境外专业服务。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婧

编辑:王海萍

流程编辑:吴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