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会展业:深陷困局 亟待“重启”

展会是展示形象、推广展品、开拓市场、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集聚人流、物流、商流、资金流、现金流的优势在疫情下变得苍然无力。2020开年本该是各项展会如火如荼的开展阶段,但从当前情况来看,会展业陷入停摆阶段。

在国内疫情形势趋稳向好的形势下,各项生产生活有序恢复。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类展览及会展暂不开展。这无疑给了会展业沉重一击,会展业的春天何时能来?

会展形势不容乐观

浙江远大国际会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展会创新与提供全球市场拓展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综合服务商,出展规模稳居浙江省第一,获得2019年中国出国参办展项目数全国第一。“2020年,受疫情冲击,公司出展形势十分严峻,全年共计划240个出展项目,除了1月份项目正常举行外,其他都无法正常举办,预判到今年四季度形势也不容乐观,严重的结果有可能影响2021年一季度的项目。”公司总经理陈璀说。

行业龙头尚且如此,更遑论众多中小微会展企业。会展产业链的各方环环相扣,休戚相关,经济停摆造成的“冲击波”也扩散到产业链的上下游。在数个月的停业期间,企业仍产生着租金、员工薪资等成本,对中小微企业来说,资金链岌岌可危,一些企业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已确定延期的展会甚至可能因展馆档期及治安审批等问题,面临着第二次延期或直接取消。”温州德纳展览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伟说,一旦展会取消,前期投入的广告、宣传费就“打水漂”了,直接损失费用近1000万元。

“因为暂停营业,我司经营业务收入预计减少超2000万元。”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副总经理应俊甚感无奈,除了直接的资金损失,公司围绕展会所开展的展会配套服务、广告设计搭建等展览上下游经营业务也陷入停滞。“多个办展主体的办展意愿逐渐降低,我司自办的紧固件展、机械装备展、品牌折扣展等下半年举办的展会,客户参展的意愿和信心不断下降,展会停办风险与日俱增。”

“公司上半年一共6个展被无限期的延期,到目前保守估计损失达800多万。受疫情影响,项目接二连三地延迟或取消,让身处展会生态中的各方都不得不重新安排自己的下半年工作进度,受公共性危机的影响风险必然会更严重。”迪威会展总经理李敏有些担忧,整个展会产业链产生巨大损失,展会产业发展可能逐渐滑进低谷期。

会展行业积极应对

为应对疫情、稳住经济,浙江出台了“支持小微企业应对疫情渡过难关16条金融举措”、《大力实施减税减费减租减息减支共克时艰行动方案》等,帮扶企业渡过难关。与此同时,浙江会展业也积极行动,主动应对,力将疫情给会展业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

“我们充分利用停业时间,对场馆的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对场馆进行消杀,搞好场馆的卫生。”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经理王国敏介绍,“接下来,会对推迟的项目进行合理安排,对一些小的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利用时间和场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温州国际会展中心则将精力放在了公司内部员工的素质提升上,在内部实行轮值上班制、线上培训,充分利用网上课堂及在线学习平台等线上方式,开展“会展微课”线上培训,给员工送干货、送政策、送管理。

在线下会展活动受限的情况下,线上展会成为疫情下的新热点。远大会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应用云平台、大数据等线上办公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百场精准专业对接会。由其组织的2020浙江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越南站-纺织专场)和(葡萄牙站-汽配专场)已于近期成功举行。

温州德纳展览有限公司和迪威会展也积极开展线上探索。“眼镜、泵阀等行业线上展会平台搭建工作已正式启动,下一步将启动五金锁具、鞋革等线上平台建设。”潘伟表示。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杭州博恒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柯荣宝介绍,公司正在积极拓展相关服务链,加强业务多元化发展,“我们公司主要业务是农业领域,可以尝试开展农产品田间直播活动、农产品品牌策划、包装设计等等,拓展经营渠道。”

会展业盼早日复工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联合16个城市会展主管部门、10个地方行业组织最近发布的《关于会展业应对新冠疫情的调研报告》显示,中国2-4月受疫情影响的境内展会近3500场,出境展受影响程度更为严重。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时代,境外疫情的严峻形势让会展业“重启”仿佛遥遥无期。

金额损失对展会产业链来说尚属短期而直接的影响,让行业更为忧虑的是,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会展业前路暂不明朗,公司很难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目标不明确,同时无法复工导致大批人员停业、失业,会展人的信心受到冲击,会展整体环境趋向低迷,其激荡出的连锁反应将给整个社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尽管多方积极应对,但从会展经济发展来看,仍处于缓慢甚至停滞状态。业内人士分析,尽管企业做了多方尝试,但会展业的复工仍是其主要诉求。线上展的方式无法满足面对面沟通的情感诉求,在经济效益上也无法与线下展相较,无法替代线下展。

业内人士认为,会展业应对疫情的方法有限。在当前情况下,更多只能依靠政府力量,希望政府进一步落实减免税政策,积极有效扶持会展业发展。

柯荣宝说,希望政府在对疫情的理性分析与判断下,采取国际展与国内展区别对待的方式,有条件逐步恢复国内展会,帮助会展业早日恢复常态。当然,国内展会要结合国内疫情,分地区,差别化管理,具备一定条件的逐步恢复。

全国会展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商务部特聘专家、亚太会展研究院院长郭牧说,“据亚太会展研究院对比2018年度浙江省会展业年度报告测算,1至6月份全省会展产业直接经济损失可达200多亿人民币,综合损失达2000多亿人民币。”他认为,面对疫情,要创新我们的办展理念,创新运用科技强展强会,创新发展生态会展,这样的会展业才能发展得更强、更长久。

都说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在各行各业稳步复工的大背景下,会展业也正在为经济复苏积蓄力量。苦练内功,勤修外功,会展人都在等待一声号令,打响全国会展经济信心恢复的“第一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