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甘肃58岁的钱阿姨,双膝疼痛两年多,自认为是人老了的正常现象,一直没放在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越发剧烈,气温骤降时尤为明显!一年以后,膝盖出现红肿迹象,下蹲也变得有些吃力,这才惊觉不对劲,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膝骨关节炎!

知道了病情,钱阿姨想:那就赶紧治吧,拖下去也不是办法啊。医生的一句话却让她懵了:要想治骨,先要补肾!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这是什么情况?难道自己看的老中医已经“老糊涂”了?

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钱阿姨接受了治疗,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好:下蹲不吃力了,红肿消失了,疼痛感也越来越轻了。

为什么补肾会有这么好的治骨效果呢?

中医治骨:究其本源

面对疾病时,很多人都会被它的表象所迷惑,认为哪里出现问题,就要治疗哪里,例如:血压高了就降血压,出现膝骨关节炎就要消炎镇痛……结果往往收效甚微,还经常反复。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就5个字:治标没治本。病源没有找到,自然怎么治疗都是枉然。骨病就是如此,中医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骨病根源其实在肾: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中也有诸多类似的记载,例如: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说明肾气衰弱是骨痹(骨、关节疾病)发生的内在病理机制。

西医学也提供了有力证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

肾脏1-a羟化酶对骨代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肾气(精)支配着骨的生理及病理性变化,骨的强弱由肾中精气的盛衰所决定。

预治骨病,先补肾脏!

《黄帝内经》有云:骨痿者,补肾法治之。自此奠定了中医治疗骨病的基础——治疗骨病,以补肾为主!

肾中精气亏虚,气血生成不足,肾虚而不主骨,骨失去了血液的滋养导致骨病的发生,肾虚骨衰是发病的关键。因此,补肾是治疗骨病的重要方法,预治骨病,必先补肾。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中医治疗骨病效果显著!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痹症有淤血”的观点,表明“血淤”是骨病发病的关键因素和病机,因此在治疗骨病中,改善微循环也很重要。

1、中 药 内 服

中医治病强调整体观,通过整体而治疗局部,补益肾脏,濡养全身脏腑和骨骼。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综上所述,补肾治骨比单纯活血止痛更具疗效!

2、中 药 外 用

局部治疗具有定位明确,使药物直达病所的优势。例如:中药熏洗法,就是一种重要的中医外治法。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经临床证实】

中药“内服+外用”,可以起到协同、加强疗效的作用,具有促进炎症消散、缓解疼痛、降低病变组织血肿、改善病变组织血液循环等特点,总有效率高达95.56%以上!

数据来源:《基于“肾主骨”理论分析膝骨关节病的病变特点》,张连提

通过上述方法,“内服+外用”,在内治痿,在外治痹,痿与痹同治,就能达到明显改善骨病症状的效果!

温 馨 小 贴 士

病情反复或无效,只能说明治疗方法有问题,治病要彻底,祛病要祛根!不要再被疾病表象所迷惑,骨病不仅损害了骨健康,还有肾健康!

只有肾强了,骨才有机会得到充分的养护和修复!治疗骨病,记得内外兼顾哦!

医生:得了骨病要补肾!中医是不是“老糊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