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非常粗心,现在小学4年级了,迫切的想改掉这个坏毛病,有什么方法吗?

用户111618824445


不要对孩子的作业大包大揽。现在老师留的作业都需要我们家长签字确认,所以有的家长怕孩子做错会让自己难堪,所以就对孩子的家庭作业大包大揽,孩子做一题你跟进一题,孩子无法独立思考,反正错了你也会帮他改正,久而久之孩子就产生了依赖心理。

不要对孩子大声呵斥。发现没有,孩子马虎做错,你越是对他大吼大叫,他以后犯错的频率不会减少反而越来越多。不知道是由于太紧张还是注意力不集中,反正父母对孩子粗心的表现大吼大叫绝对是不可取的。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孩子本身就容易被外界干扰,况且是赤裸裸的吸引。所以,在孩子学习做作业时,尽量给他一个安静的不受打扰的环境。同时,做父母的也不要自己在那玩电脑玩手机,这样孩子心理会不平衡的。不平衡之后,他就不会把所有的心思放到做题上去了。

让孩子承担自己粗心导致的结果。不要怕被老师嘲笑,大人的面子看淡点,适当的让孩子犯一些错,你也不要去指正,让老师指出来。我相信经过这样几次,他自己也会越来越细心的。

不要一直暗示孩子粗心。虽然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不要直接给孩子贴标签。标签贴久了,孩子真的就如标签上说的那样了,到时再想纠正就来不及了。告诉孩子,他可以不完美,但是这不是可以粗心的理由。

建议:不要规定孩子做作业的时间,规定孩子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量

  大多家长习惯于,要求孩子完成功课后再做一件他感兴趣的事情,比如看动画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一直惦念着动画片,而无法把心思放在功课上,你让她做一小时的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

我们换一换要求,把“再做20分钟”改成了“做对10道题”。也就是把“作业时间”改为“作业量”,即把“再做20分钟”,改为“再做10道题”。

这样,孩子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从“必须忍耐20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作业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建议: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有心的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班级里的孩子,其个性总是千差万别的。有的粗枝大叶,有的谨小慎微;有的一时兴起,有的有条不紊;有的大喜大悲,有的温和平静。

前者比后者更容易犯粗心的毛病。因为非智力因素会对认知活动产生广泛的影响,使认知活动带上个人的特点和风格。

一个孩子的房里一团糟,鞋子东一只西一只,他的作业本往往字迹潦草,页面不规整。一个孩子常常丢三落四,做事会凭兴致所至,往往观察没有顺序,思考缺乏条理。

因此,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学习中的粗心。


怎么有人


孩子“粗心”是好多家长和老师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那如何解决呢?首先我们看看“粗心”的几种表现:

一、简单的,我们认为不该错的却错了;

二、原来会做的做题时却错了;

三、不是不会做,是关键词领会错了、审题没审清。

我们逐个分析其原因:

一问,孩子对知识够不够熟练,如果试题中出现1+1=?这样的题你会不会做错;

二问,孩子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扎不扎实,会不会把20+8=?的竖式列成把8和2对齐说等于100呢 ;

三问,孩子能不能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认真审题了吗?有没有除以和除傻傻分不清楚。

那么,以上这些问题怎么解决?

首先,对知识要绝对的熟练,反复的练题,让孩子产生习惯性记忆形成条件反射;

其次,对于一些比较模糊的知识点不仅要会做且一定要会讲,讲出思路,讲出来龙去脉;

再次,关键词领会错误,审题不精准这就是阅读没有过关以及找到关键词方法的问题了,教孩子能找出题中的关键词这是方法,正确理解就是平时大量的阅读提高理解能力了;

第四,孩子“粗心”是与疲劳或者注意力分散也有关系的,疲劳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会直接导致孩子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疲劳不能恢复、注意力不能集中,“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

总之,孩子“粗心”各有各的表现,各有各的原因;我这里不能一一的列举。但是,我们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孩子成长的时间,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





柳老师教写字


粗心并不仅仅是毛病那么简单,背后藏着的原因值得探究。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三国人物粗心榜,家长朋友可以对号入座,来分析孩子属于哪种类型,该怎样来防治。

1.孟获认识模糊型——被诸葛亮生擒7次,皆因不熟悉诸葛亮的套路

孟获为什么被诸葛亮生擒七次?因为他太不了解诸葛亮了!第一次孟获率军前来,两军一对阵,对方王平没怎么交手,就开始跑了……

孟获很高兴,见诸葛亮这么客气,一退再退,觉得诸葛亮名过其实,行兵布阵,不过如此,于是拉开了七擒七纵的序幕。究其原因,孟获实在是不了解诸葛亮,不熟悉才会有了错误的判断!

咱们的孩子也是,所谓的“粗心”只是对不熟悉问题的一种错误判断。孩子粗心的背后还是因为对知识点的模糊认识造成的。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你问孩子“1+1”等于几,他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无论问多少遍这个答案几乎都不会错。你听写生字“一、二、三”,他也不会错。是呀,他太熟悉了。可是孩子一开始就会吗?不就是一遍遍重复,在学习过程中又一遍一遍运用巩固才如此牢固的吗?


只要错了,就说明这个题孩子还是没有完全掌握,还处在模棱两可阶段,所以才会时对时错,反复不定。错与不错,其实就是一个熟练程度的问题。

上图就是期中测试第一题较多的词,有些字是一、二年级一直强调的,但还是有错误。纠正方法,那就对核心知识点反复看,反复练。比如计算题天天练,生字词经常听写,课文反复读背,这些基础知识就是一个熟练的过程。通过大量练习熟能生巧,基础知识才会牢固。

2.司马懿经验主义型——被诸葛亮空城之上弹个曲子就吓跑了?因为太熟悉!

诸葛亮素有用兵如神之名,而司马懿看到诸葛亮高坐城楼,面无任何波澜,心中肯定有所怀疑。司马懿料定诸葛亮平生用兵严谨,从来不冒险,所以怀疑城中有重兵,怕中埋伏,不敢进城。

其实司马懿仔细分析,诸葛亮已经失去街亭,兵力缩减,就算城中真的有伏兵,那也不会有多少兵马,但他犯了经验主义,所以被诸葛亮的空城计吓跑了!

孩子也会经常犯经验主义,有的题经常见到,经常做,觉得很熟悉,就不仔细分析,结果入坑惨败。这样孩子的就要培养审题分析能力。

据统计,考试50%的粗心是因为没有读清楚题目要求,所以让孩子养成多次读题的习惯很重要。

  • 第一次整体理解题目的大意。
  • 第二次是划重点标出题目中的重要条件和问题。
  • 第三次,是确认自己有无遗漏的问题条件。

在科学上,这个方法被称作“二次检验法”。

我们还可以引导孩子借助圈画关键词来帮助分析,助他一臂之力。怎么圈画,如下图我班期中网上考试第二题,这样圈画关键词就可以有效帮助孩子审清题目要求。


3. 关羽骄傲自满型——大意失荆州,傲上而不忍下,自以为是

关羽水淹七军生擒庞德,战功赫赫,性格孤傲。他在蜀汉内部人际关系较差,致使关键时刻,刘封、孟达等不肯援救。对外,他压根儿就瞧不起孙权,硬是把孙权推到了曹操一方。平时疏于交往,又疏于防守,致使孙权有机可趁,夺取了荆州,败走麦城。

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孩子,这次考好了,下次又粗心了,再下一次准确率又提高了,成绩总是不稳定,大都是这种关羽骄傲自满型。

这样的孩子就是态度不端正,骄傲轻敌,爱翘尾巴。所以家长朋友要从学习态度上去纠正。考好了,不要大肆表扬,夸他聪明,他会更骄傲。可以提醒他再接再厉要保持,可以夸他很细致。这样的心理暗示,告诉他成绩与他细致答题分不开,不要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聪明脑袋瓜。

4.张飞急于求成型——急躁中自乱阵脚,不冷静导致悲叹结局

张飞粗中有细,屡建奇功。但关羽败走麦城,被东吴大将斩杀后,他急火攻心,一心为兄报仇,限下属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下属报告,数量庞大,一时肯定筹措不及,请求延期。

他暴跳如雷,鞭子伺候,打得那二人满口出血不说,还手指二人威胁说:“明天一定要全部完备!如违了期限,定杀你们二人示众!”这二人为自保,半夜趁张飞酒醉不醒,取其首级,逃到东吴去了。就是因为急于去报仇,导致狂躁不冷静,演绎了一段可悲可叹的剧情。

如果你的孩子属于张飞急于求成型,一般性格比较急躁,平时生活中我们应从培养性格入手,再者考试时也要求孩子做题时速度慢一点,多读几遍题,看清楚了题目要求再做,不要匆忙下笔。

结束语

从统计学上来说,世界上没有一个永不“粗心”的人,粗心本身不是问题,但一直粗心就成了问题,而且是阻碍孩子成长的大问题。

孩子粗心,家长要重视,但不要急躁,因为从另一个角度看,粗心未必是坏事,如果我们把它当成一个成长的机会,让孩子甩掉粗心的标签,就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

你家孩子属于哪一类型呢?欢迎留言,一起讨论分享。


我是半亩方塘说语文,一线教师,欢迎您的关注,一起分享教育故事,一起让孩子爱上学习与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