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近幾年的文學創作,特別是古典詩詞和詩歌的創作,越來越膚淺,越來越沒有文化氣息。甚至一些流傳很廣的詩歌,也沒有任何內涵的。“為賦新詞強說愁”的“無病呻吟”似乎成了一種詩壇的“新冠病毒”,危害極大,傳染力極強。


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古典詩詞和現代詩歌的創作已經陷入了一個誤區。主要體現在通俗化。特別是曾經有“某某體”出現之後,好像詩歌就走向了更通俗化的。這種創作方式就是把我們的家常裡短兒,把一些平時的談話,標上標點,甚至說連標點都沒有,就是把話斷成了幾行,就成了現代詩。這種事的出現,也確實吸引了一些人的眼球兒,對那些欣賞水平有一定限制的受眾群體有一個吸引力,覺得寫的很平凡,很樸實,很接地氣。但是,我們要深刻的認識到,這種想法是十分錯誤的詩歌,自有《詩經》以來,詩歌的語言就是以高度的精煉為特點的,像普通人說話一樣的,那不是詩歌。

下邊我們就從古體詩詞和現代詩兩個方面說一說,詩詞創作的“魂”在哪裡?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1、古典詩詞的“魂”。

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詩經》算起,中國詩歌發展的歷史已經有三千多年了。在長期發展的進程當中,中國古典詩詞無論是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那浩如煙海的古典詩詞作品,那富有民族精華的古典詩詞,在今天仍然有著無可比擬的美感教育作用,大量的古典詩詞依然被人們鎖喜愛,依然煥發出它新鮮的生命力。

古典詩詞之美到底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如何去體會古典詩詞之美呢?概括起來,主要有“三美”:

(1)意境美

意境美是中國古代詩歌所追求的最高的藝術標準,也是欣賞詩歌首先應當注意的。欣賞詩詞只有從領略、把握詩詞的意境人手,才能真正地理解詩詞那種深邃、優美的境界。那什麼叫“意境”呢?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裡面說:“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王國維又說:“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其實真正能夠體現一首詩的意境美,應當是情和景的有機結合、情和景的密不可分。也就是我們欣賞一首詩詞,看它怎樣寫景,看它怎樣通過寫景把思想感情融會其中,這是古代詩歌創作意境的一種藝術追求。

(2)語言美。

中國古典詩詞是語言的藝術,是最精粹、最精練的語言,是最美的語言。詩歌的語言如同繪畫的顏料,這個畫面再美,也要靠語言來塗染它。所以詩歌的語言美,可以使作品表現出一種繪畫美。古代的詩歌概括力強、體制小,所以要求語言準確精練、生動形象。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3)形式美。

中國古典詩詞是最講究形式的,在長期發展的過程當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形式、規律、體制,再結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使得古代詩歌在形式上具有一種音樂美,讀起來很好聽,抑揚頓挫,也有一種建築美,詩很規整、很整齊,就像我們現在蓋的樓房一樣,上上下下都是方的。當然詞有長短句,它也是一種形式。在世界的文化的各種形態中,所以它表現出一種獨特的音樂美和建築美。


中國古典詩詞如此之美,我們又應如何去欣賞呢?最重要的是讀者要反覆吟誦,品味詩歌的音韻美、語言美;同時要多思考,沉思冥想,再現詩人描繪的畫面;最後要融身詩中,體會詩人的情與思,從而引發感情的共鳴。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2、現代詩歌的“魂”。


現代詩主要指自由體詩。自由體詩在繼承古典詩歌優秀傳統和打破舊體詩“清規戒律”的同時,仍保留著形象凝練、富有激情、講究音韻等優秀特點。閱讀欣賞現代詩應當從文體特點入手,主要有四個環節:


(1)讀題目。

詩的題目是對內容的高度概括,是詩人情感的結晶。讀詩要像閱讀欣賞其他文學作品一樣研究題目。例如,北島的詩《生活》,全詩只有一個字

“網”。這首詩好就好在詩題“生活”與“網”默契相配,才給“網”界定了一個最堪玩味的想象空間。因為,如果不看詩題“生活”,“網”雖然不失為可感的意象,但終究會因缺乏限定而使讀者難以捉摸。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2)讀背景。

詩是對社會生活高度集中的反映,是作者觀察和思考現實、認識和品味生活,進而揚抑善惡與美醜的情感歷程。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得好:“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優秀的詩作無一不是對現實生活高度概括的藝術精品,讀詩時不瞭解背景,就無法切實、準確地把握詩的內容。


(3)反覆誦讀。

詩歌由於具有高度凝練的特點,而且詩句、詩節之間往往會出現句斷意連的跳躍現象,因此要理解和欣賞詩歌,必須反覆誦讀,並且要像古人推崇的“俯而讀,仰而思”那樣,用心靈去感受,用情感去體驗,將那些看似無關其實相關的“一鱗半爪”聯繫起來,進而把握詩的主旨。


(4)想象聯想。

詩歌往往依靠凝練形象的語言,藉助精巧的表現手法描繪意象、創造意境,從而表情達意,因此讀詩時必須從分析語言的意蘊和把握詩歌的語言藝術入手。閱讀只有依據作品提供的語言,結合個人的生活閱歷、文化積澱,展開“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想象和聯想,才能把文字轉化為可見、可聞、可嗅、可觸的感性形象。這正如巴爾扎克談讀詩體會時所說的話:“真正懂詩的人會把作者詩句中只透露的一星半點的東西拿到自己心中去發揮。”


掌握了古典詩詞和現代詩詞的“魂”,我們還要抱著一顆虛心學習的心態,多讀、多學古人名作、名家名篇,掌握作者的心境,作者的創作歷程,作者的生存年代和生存狀況等等詩詞所能反映出的一切信息,抓住作品的“魂”,在循序漸進的去創作。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目前,詩詞的創作進入了誤區,大家都在創作而忽視了學習,其實你的作品裡不僅有你的感情、你的經歷,同時也有你讀過的書、受過的教育。俗話說“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這句話適合所有的藝術門類,也包括詩詞創作,你的作品,行家看了,真偽立辨,幾斤幾兩就在那擺著了。

所以,我們不要急於創作,先學習,再創作。用八成的時間去學習,用兩成的時間去創作,才是真正的愛詩詞,尊重詩詞,才能夠真正將詩詞發揚光大,永久傳承下去。像一顆大樹歷久彌堅,枝繁葉茂,光彩奪目,碩果累累!

古典詩詞和現代詩創作都“病了”#博弢讀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