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商行規模增速居首,不良率破“2”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商行規模增速居首,不良率破“2”

來源 | 華夏時報 作者:王仲琦 馮櫻子

日前,銀保監會發布2019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截止今年二季度末,我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281.58萬億元,同比增長8.2%。其中,大型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114.4萬億元,佔比40.6%,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3%;股份制商業銀行本外幣資產49.79萬億元,佔比17.7%,資產總額同比增長8.4%。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城商行總資產35.98萬億,同比增長11.28%,一季度以來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規模增速在國有大行、股份行、農村金融機構等各類銀行中最高。但同時城商行不良貸款率上升至2.3%,這是自2009年以來,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第一次回升至2%以上。

對於城商行不良率破“2”,天風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廖志明分析認為:“預計與銀行處置高風險貸款有關,這部分不良貸款暴露後使得城商行整體不良率上升明顯。”

“不良率上升至2以上,不能說城商行整體出現了風險,這既有城商行所在區域經濟下行的影響,也有監管趨嚴,逾期90天以上貸款全部記入不良貸款而推升不良率的因素,但不良的出清有利於城商行等中小銀行輕裝前進,加上定向降準等政策扶持,後期城商行的不良率有望緩解。”河北一家城商行的高管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而此前,中國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回答關於部分中小銀行風險的傳言時明確表示,“當前中小銀行運行平穩,總體風險完全可控;銀保監會將繼續支持中小銀行迴歸本源、專注主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積極解決發展難題,推動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

規模增速居首位

2019年上半年,城商行總資產同比繼續保持增長,增幅達到11.28%,較年初上升3.01個百分點。增速明顯高於國有大行、股份行和農村金融機構。

“城商行在經營過程中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通常採取會擴大生息資產規模辦法,而生息資產一般以貸款和墊款為主,隨著貸款總額的增長,城商行的資產規模隨之出現增長。”上述城商行高管說。

記者在134家城商行業績報告中看到,貸款總額與資產規模高度正相關。數據顯示,漢口銀行2018年發放貸款及墊款為1325.97億元,該行今年二季度末發放貸款及墊款1499.34億元;在發放貸款增加的推動下,漢口銀行今年二季度末資產總額3640.55億元,較年初增加447.59億元。

同樣,桂林銀行2018年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1357.57億元,到了今年二季度末該行貸款及墊款總額增加至1515.33億元;受貸款及抵款總額增加的影響,該行2019年二季度末資產總額達到2832.63億元,比2018年增加159.75億元。

從財務報告看,不僅資產總額千萬以上的城商行資產規模在增加,一些資產規模更小的城商行也有做大做強的渴望。濟寧銀行2018年發放貸款及墊款總額為430.54億元,今年二季度末達到475.06億元;同期資產總額由2018年的823.3億元上升至895.43億元。湖州銀行2018年發放貸款及墊款為282.62億元,半年時間貸款及貸款增加至299.3億元,而該行今年二季度末資產總額增加75.03億元達到638.41億元。

可見,城商行的貸款及墊款總額增長對資產規模的增長貢獻較大。記者從隨機抽取的城商行數據發現,多數城商行近年處於持續“擴表”的狀態。“做大做強才能抵禦更大的風險,是業內普遍的共識。”前述城商行高管說。“做大做強”已經成為眾多中小銀行的“信仰”,也正是在這種“信仰”推動下,包括城商行在內的中小銀行資產規模高速增長。

不良貸款率破“2”

2019年二季度銀行業保險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有大行、股份行與農村金融機構的不良率較一季度均有所回落,分別下降0.06個百分點、0.04個百分點和0.1個百分點至1.26%、1.67%和3.95%。

而此前在資產質量方面領先於全國性銀行的城商行卻在二季度出現了下滑。2019年二季度,城商行不良貸款率由一季度的1.88%大幅上行0.42個百分點至2.3%,這是自2009年以來,城商行不良貸款率首次回升至2%以上。

事實上,城商行不良貸款率自2012年以來便進入上行通道。“博瞻智庫”在研報中認為,由於之前一些城商行將有問題的資產以影子銀行業務代替,因此很長一段時期內,這些城商行不良率並不具有真實性。

不僅如此,此前有些城商行由於對不良認定較為寬鬆,不良貸款偏離度高企,遠超100%的水平。為了真實體現不良,監管部門要求,將逾期貸款進入關注類,逾期90天以上、270天以上、360天以上貸款至少劃入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當這些逾期90天以上貸款都納入不良貸款後,銀行就出現了不良貸款增加,撥備覆蓋率下降,不良貸款率上升,這是城商行不良率破“2”的重要原因。

對於城商行不良率上升,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當前政策頻頻利好中小企業,包括5月6日啟動新一輪定向降準,釋放2800億流動性用於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可以預見未來中小銀行的不良有緩解的趨勢。

西維諮詢在一份研報中指出,從歷史發展軌跡和當前市場環境綜合判斷,城商行將進入到以“規模集中、效益優先”等為主題的新時代。對於業務規模、管理水平、人員素質、運營質效、核心能力均不佔優的城商行來說,最優的生存之道是儘快構築能應對未來市場變化的核心競爭力,集中資源發展特色業務,打造高效、精準的客戶經營模式,以效益為優先,探索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路徑。

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上半年城商行規模增速居首,不良率破“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