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該跟醫生說什麼?記住“三要六不要”

門診中有的患者主訴得當,陳述扼要,為臨床醫生診治提供了參考與幫助;

有的人要麼不會陳述、缺少主訴,要麼把自己病情或不舒服任何症狀都當作主訴,結果,說半天也沒讓醫生明白你究竟想解決什麼問題。

到底應該怎麼訴說病情呢?記住“三要六不要”的竅門。

【三要】

1. 要選擇最難受的症狀或部位作為主訴先治。

一般來說,患者大多有這樣或那樣的症狀,或有較多臨床疾病,甚至有10多種疾病,但一次就診最好只解決1~2個問題,不要企圖將有問題都作為重點。如果什麼都想治,則肯定是什麼都治不好。

一般先選最急的或最重的症狀與疾病先治。較輕的、慢性的病狀先放一放,不要前500年後500年問題都一一陳述,而是選最簡單的語言來敘述主訴與病史。

2. 要打好腹稿,或寫成簡短文字的字條。

有人一見醫生,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有不同程度的緊張。也有因年齡的關係,記憶力下降。就診前,可以提前做一些準備,還可將有關病情寫成小紙條,以供醫生參考。但不要寫成文章式、通篇大論式、讓醫生選擇式的贅述。

3. 要藉助一定形式的現代媒體手段將資料展示給醫生。

有些疾病,因發病時間、地點不同,可能就診時醫生不能親視,可以藉以錄相、錄音等手段呈現給醫生,以為主訴佐證。

【六不要】

1. 不要用網絡語言,或方言土語歸納主訴,以免醫生誤聽誤解。

2. 不要添油加醋誇大病情地敘述病情主訴。

3. 不要自我診斷式主訴。

如不要說,醫生,“我應該是得了冠心病”,“我得了肺炎”,“我得了不治之症”……等等。而只說症狀、發病經過,持續時間等,讓醫生來判斷與分析。

4. 不要自我作中醫辨證與診斷。

一些患者對醫生說,“我溼氣重”,“我腎虧”,“我氣血弱”……等等,這都是不好的主訴。應只說症狀即可。

5. 不要只言不發去讓醫生猜測主訴。

有人就診時,不知是對中醫或西醫診療過程不瞭解,還是要考考醫生水平與能力,往往就診時只把手一伸,讓醫生號脈猜病。

其實,中醫是四診合參,敘述與主訴是不可缺少的環節。否則會遺漏診察,貽誤病情。千萬不要失去一次與醫生應用語言主動溝通與正確主訴的機會。

6. 主訴不要自我性過強或強調第三方判斷來干擾主診醫生思路。

臨床常常聽到如這樣的主訴:

“醫生,某某醫生說我這病不要吃中藥,因此,請不要給我開中藥。”

“醫生,某醫生說我這個中風病不到3個月不要針灸,因此,你不要給我針灸治療。”

“醫生,我做了風溼方面檢查,未有陽性指標,故我不是風溼,請你不要按風溼治我的疾病。”

“醫生,我認為自己不是焦慮症,請你給我補補就行了。”等等。

其實,這些主訴都是不當的。都是過分自我診治,或是以第三方意見干擾主診醫生的行為。

一個良好而正確的主訴,不僅是就診時的語言要求,更是診治不可缺少的環節,也是醫生診治的參考,還與療效有關。

因此,建議每一位就診者,都要學習如何主訴,學好主訴方法,以為醫生臨床參考,更是給自己診療過程與健康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