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無糖”與“可樂”這看似互相違背的兩個詞結合在一起後,成為可樂切入低熱量需求人群的一大突破口。

“無糖可樂”,宣稱在滿足了人體對甜的感官需求下,又實現了低熱量的攝入。

常見的身邊例子是:明明正在減肥甚至花費重金去健身的朋友,鍛鍊完後豪飲無糖可樂,美其名曰“這攝入的熱量和卡路里很少,不會對減肥造成任何的影響”……

但真的是這樣的嗎?“無糖”可樂就可以狂喝不停了?“無糖”沒的是什麼糖?這都得從添加糖和取代了添加糖的代糖說起。

添加糖——減肥殺手

這裡所提及的添加糖是指人工加入到食品的糖及糖漿,市面上常見的添加糖有果葡糖漿主要成分果糖、葡萄糖)、白砂糖主要成分蔗糖)等。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市面某主流含糖可樂的含糖量參考

添加糖不含有營養成分,是“純熱量食物”,容易消化,吸收率高,血糖升得快(即血糖生成指數高)。除果糖以外,其他糖都具有比較高的血糖生成指數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不同糖的血糖生成指數(GI)

這些添加糖大量攝入後,會被人體很快吸收,血糖水平迅速達到一個峰值,從而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來趕快把血糖降下來,血糖水平在較短的時間內會有一個相對較大的波動,干擾人體內部穩態,而且會進一步刺激糖原和脂肪生成,長此以往,就會導致脂肪堆積,引發肥胖。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當然,糖類的過量攝入帶來的健康危害不只是肥胖,還可能會增加齲齒髮病風險,更嚴重的甚至增加糖尿病等風險。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g最佳控制量為25g以下

含糖飲料畢竟不是日常膳食的必需品,而且喝多了還容易厭棄喝白水,並且對“高甜度”產生依賴,因此,平時要注意控制量,儘量少喝含糖飲料。

人工甜味劑(代糖)——無糖可樂的秘密

相比加入傳統添加糖的含糖可樂,無糖可樂是一種用人工甜味劑代替了添加糖的可樂。而人工甜味劑是僅提供甜味的化學物質,每克比糖甜100-20000倍,但所含卡路里幾乎為零,其中阿斯巴甜就是網紅代糖的代表之一。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市面某主流無糖可樂的含糖量參考

作為一種人工合成的非營養性甜味劑,阿斯巴甜加入後僅為食品增加甜味,無任何其他價值。它甜度為蔗糖的200倍數,添加量較少,故熱量可以忽略不計。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不同人工甜味劑甜度參考

在正常的用量下,阿斯巴甜對無特殊健康疾病的人來說是安全的,其被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CFDA)和聯合國添加劑委員會(JFCFA)批准為合法食品添加劑。對於其安全用量,以EFSA最低標準為例,每kg體重不高於40mg,阿巴斯甜在我國碳酸飲料中最高用量為0.6g/kg。

“無糖可樂”到底有沒有糖?你可能想錯了

代糖在飲料中的廣泛應用可謂吃貨界一大福音。相對來說,選擇無糖可樂確實比含糖的更好。

那這種無糖的,是不是就可以豪飲了呢?

並不!

攝入無糖可樂也需要節制

除了要警惕糖,可樂裡面還有一定量的

磷酸磷酸吃多了有可能干擾到鈣的代謝,導致鈣吸收降低,久而久之影響健康

更何況,可樂中還有咖啡因等成分呢,多吃必然無益。

更重要的是——

有一部分喝了無糖可樂的小夥伴,可能會無形中吃更多其他含糖的高熱量食物來補償自己,反而導致最終糖攝入超標,與當初選擇無糖可樂的初衷背道而馳(自己回想一下有沒有過這種補償性心理!),這就得不償失了!

在吃喝這件事上,應該時刻謹記:沒有絕對健康的完美食物,只有相對健康的吃法。

現在人們的健康意識越來越強烈,也越來越傾向於選擇一些“無糖”飲料和食品,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誤以為選擇了這些“無糖”就可以在量上不加節制,從而報復性吃喝,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管可樂有沒有糖,都應該少喝。

參考文獻

[1] FDA-Approved Artificial Sweeteners.

[2] EFSA: http://www.efsa.europa.eu/en/topics/topic/aspartame

[3]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

[4] Renwick A G , Nordmann H .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spartame: Putting safety and benefits into perspective. Synopsis of presentations and conclusions[J]. Food & Chemical Toxicology, 2007, 45(7):0-1313.

[5] Lois, Haighton, et al. Evaluation of aspartame cancer epidemiology studies based on quality appraisal criteria[J]. Regulatory Toxicology & Pharmacology, 2019.

[6]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中國營養學會.

[7]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國營養學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