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損失規避"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01曾經的小張,最近……


"公司裡呆了8年的'老'員工小張,最近因為抑鬱症,住院了……"


消息很快在公司員工的茶餘飯後成為談資。我作為他的同事,對此雖有預感,但沒想到事情發展到這樣。


小張,曾經飽受他所在部門主管老嚴的冷暴力之苦。


小張曾經向我訴苦:"離開,斷了經濟來源,不離開,時時刻刻生活在這種職場焦慮的陰影裡。"


上班對他來說就是一種煎熬,但另一方面,我經常看到一有工作間隙,他就打開抖音,手機外放著狂浪般的音樂,刷著搞笑娛樂視頻停不下來。下班後,他大部分時間打著電腦遊戲,餓了就點外賣吃,睡覺也很晚。一覺睡到上班前,起床後,匆匆扒拉幾口昨天剩飯,接著開始日復一日的上班的模式。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小張這樣,一方面遭受職場冷暴力,另一方面又不願意做任何改變。日復一日重複著職場冷暴力,然後通過逃避獲得舒緩,再繼續忍受職場冷暴力。卻始終很少想過採取行動,進行職業規劃或者跳槽去新公司。


我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小張,你心裡到底咋想的呢?我怎麼搞不明白呢?


02損失規避,是人們不願斷離舍心理原因


《地球人,不靠譜》的作者霍華德·S·單福德,從心理學和經濟學相結合的行為經濟學角度,認為小張這種現象,其實是損失規避在起作用——比起得到,人們往往對損失更加敏感,所以人們總是強烈傾向於規避損失,這種現象在行為經濟學上被稱為損失規避。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打開我們的抽屜,裡面往往收納著很多不用的東西,因為扔掉這些東西意味著損失,而萬一扔掉以後發現還需要再用,損失就更大了,正是由於這種損失規避的心理在起作用,所以我們的抽屜裡塞滿了不用的東西。


損失規避不僅限於物品,還包括權力、地位、資源等。人們覺得放棄自己的這些東西是一種損失。


有的人,寧可忍受著職場冷暴力,也不想放棄已擁有的薪資待遇和人脈關係,在這些人眼裡,比起失去現有的待遇,職場冷暴力也是無足輕重的,忍一忍嘛,也就過去了。


小張,其實就是這種損失規避心理在影響著他。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捨棄過去並嘗試轉換呢?


進一步分析,每個人的物品都蘊藏著各自的歷史,購買物品、使用時和朋友分享時,這些專屬於個人的回憶,都銘刻在物品上。承載著這些記憶的物品,雖然看起來和普通的東西沒什麼區別,而內涵已經很不一樣了,有了情感附加屬性,結果就是:人們會高估自己所持有的物品。


這就像抽屜裡的物品,即使原有的物品已經不適合當前情形,我們內心深處,還是很難捨棄不用。這種執念會使我們高估自己物品的價值。


很多人在一家公司工作久了,放不下已經在公司取得的資歷、地位、穩定的收入和人脈資源,覺得拋棄這些是一種巨大的損失,是自己無法承受的,於是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未知的將來。


小張就是這樣,如果重新規劃職業賽道,又擔心重新選擇損失更大,於是選擇維持現狀,


然而,世界上最大的不變是變化。不進,則退,不放棄本該放棄的,反而導致了更嚴重的損失,甚至自身健康也受到影響。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03損失規避,會導致維持現狀偏差


損失規避導致人們傾向於維持現狀。


變化會給人帶來成功或失敗,人們並不確定變化的結果。根據損失規避的心理,比起獲利,人們對損失更加敏感,非常害怕失敗。


比起改變以後可能會發生的失敗,人們更願意什麼都不做,以維持現狀,這就是維持現狀偏差。


很多人寧願長期忍受職場冷暴力也不願改變。甚至,連改變的勇氣也喪失了。


我們在得到一份工作之前,對這份工作價值和意義並不瞭解,隨著辛苦辛勤勞作,這份工作傾注了我們的青春、激情和記憶,支撐了我們的家庭,也就成了我們的興趣。


結果就是,我們主觀上會賦予這份工作的價值,高於了當初入職的價值。


這就是行為經濟學中稟賦效應,指人們一旦擁有某種物品以後,對該物品的估值往往要高於未擁有之前的估值。


很多公司就是利用稟賦效應增加員工凝聚力,公司給員工提供了很多福利待遇,比如免費的午餐,交通補助,通訊補助,以及節假日的團建活動,聚餐活動等等。


但是如果個別的主管對下屬進行職場冷暴力,那麼這個時候下屬就要明白損失規避,認真權衡得失,理清自己從公司所得到的這些,相比於遭受的痛苦和傷害,以及有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孰輕孰重。


知足感恩,並不妨害我們認清自己的損失規避心理,也不會妨礙我們做出理性判斷。


職場上不被稟賦效應所影響,逐一分析面臨的事實,剝離附加值,才能理性客觀規劃自己的未來。


04吝嗇,也是導致實施冷暴力的因素


理性分析是我們的目標,但如果有的人過度在意損失規避呢?


《地球人,不靠譜》的作者霍華德·S·單福德認為,從行為經濟學角度分析,如果一個人損失規避的傾向性很強,丟了錢就會極度痛苦,遠遠超過一般人的感覺程度,那麼這種人被人們就稱為吝嗇。


例如,巴爾扎克的小說《歐也妮·葛朗臺》中的人物葛朗臺,他是法國索漠城最有錢、最有威望的商人,但為人卻極其吝嗇、貪婪,是守財奴的代表。


在老葛朗臺眼中,金錢高於一切,沒有錢,就什麼都完了。在他眼裡,女兒、妻子還不如他的一枚零幣。儘管擁有萬貫家財,可他依舊住在陰暗、破爛的老房子裡,每天親自給家人分發物資。他對金錢的渴望和佔有慾幾乎達到了病態的程度:他半夜裡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密室之中,"愛撫、把撫、欣賞他的金幣,放進桶裡,緊緊地箍好。"


……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損失規避不僅體現在金錢上,還包括地位和權力,既得利益等等,貪戀權力地位或者拒不放棄既得利益的人,可以說都具有很強的損失規避心理。本質上,這其實和吝嗇沒什麼區別。


過分執著於權力地位和既得利益的人,會給人一種貪得無厭的感覺。


分析職場冷暴力的成因,雖然因素很多,但是損失規避導致的吝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有些入職不久的一線員工,往往收入和待遇比較低,一旦升上高位以後,拼命維護現有的權利和高薪待遇,把這些看作是自己絕不能失去的寶貝。這種人一旦覺得自己能力與工作崗位不匹配,又不願意理性分析,也不願意讀書學習提升自己,而是往往用職場冷暴力形式,強制約束基層員工服從自己,以便強力完成工作任務,維護自己作為主管權利和資源。這就導致他們會對下屬實施職場冷暴力。


05身處職場冷暴力,謹防邊際效用遞減


人們對微小的獲利或損失很敏感,但是隨著變化的增大,反應會變得遲鈍。這種傾向叫作邊際效用遞減。


例如,不怎麼打電話的人往往會選擇固定話費套餐。如果不是固定話費套餐,人們就需要分別支付基本使用費,通話費,數據通信費和增值服務費,這些分開的名目每出現一次,就會感受到一次損失,這些分開支付的損失對於付錢的人來說就是一次次獨立的痛苦。


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分開支付的方式,產生的痛苦會大很多,所以很多人最後都會選擇固定套餐話費。


很多人在自己不喜歡工作中度日如年,忍受職場冷暴力,甚至嚴重到出現職場抑鬱。原因之一就是公司斷斷續續漲一點薪水,比如月薪3000元的,不定期漲薪10元或者30元,或者主管不定期發個紅包。雖然對於正常職場關係是一種激勵作用,然而對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人而言,卻會產生被安慰的作用,對遭受的痛苦變得不再清醒對待和分析,導致繼續忍受職場冷暴力。長此以往,失去了思考職業改變的能力和動力。而是"溫水煮青蛙",得過且過,安於現狀,把未知和未來拋到九霄雲外。


06機會成本,不變的永遠是變化


討厭變化、安於現狀的態度,其實也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這就是機會成本,機會成本指的是在我們放棄的選項中,實際存在可以獲得的收益,但我們並沒有去做。


決定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選擇,什麼都不做的話,看起來好像沒有產生新的費用,但我們卻付出了巨大的機會成本。


更嚴重的是維持現狀還有一筆很大的花費,這個時候維持現狀的代價加上變化帶來的收益的機會成本,就是我們的成本。很多人一而再,再而三忍受職場冷暴力,失去了一次次改變命運的機會。到了很難改變的那一天,只能後悔不已。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07二元矩陣,幫我們破局損失規避


損失規避,本來是人的一種心理活動,反映了人性的本能,正向利用可以避免陷入更大危機,但如果危機已然無法避免,個人力量很難改變,就要果斷斷舍離,尋找突破。


以職業規劃為例,我們可以利用博弈論裡的二元矩陣,分析利弊得失。


比如用二元矩陣分析自由職業和全職工作的收入發展趨勢。


以職場一般情況為例:全職剛開始收入緩慢增長,到一定程度以後,增長得非常緩慢,最後到一定時間點以後,全職收入的增長固定,不再增長了。而職工作付出的成本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成本越來越高,而且超過一定的時間節點以後,比如50歲以後說付出的成本會越來越大,包括醫療健康成本,時間成本,精力體力成本等等,這個成本是無止境的,無休無止的,直到退休。

這種情況多見於全職工作。


而有些隨著時間而升值的職業,剛開始收入非常低,增長也非常緩慢,但隨著時間推移,它會增長非常快,達到一定時間節點以後,收入還可以一直增長,甚至會產生被動收入,也就是睡後收入,也就是"躺賺"——一覺醒來,發現收入又增加了。


有些職業的收入增長是沒有封頂的,一直在上升。有的職業剛開始付出的時間成本並不高,而且隨著時間推移,成本同樣是緩慢增長的,到了一定的時間節點以後,付出的成本幾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這種情況多見於自由職業。


至於到底喜歡是全職工作還是喜歡自由工作,需要根據每個人的選擇路線不同,於我而言,我更傾向於選擇自由職業。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就像人生活在世界上,時刻離不開陽光、空氣、水分、食物等等這些,我時刻離不開讀書。在讀書的過程中。加上寫作,可以把我讀過的內容,深層次地整理出來,而當我沉浸在讀書寫作當中,我感覺到自己在和整個世界進行交流和溝通。


這種收穫和快樂他是一直增長的,而且是沒有限制的,現在網絡平臺也提供了很多機會,把寫作者和閱讀者鏈接起來。這種讀書寫作職業規劃不受外在的有形的,金錢時間的制約,我可以利用一切時間,最重要的是我的精神感到非常充實和快樂。


同時,我也非常感謝曾經工作過的公司,除了幫我渡過青蔥歲月,還給我提供了成長的經濟來源,更幫助我積累了豐富的人生閱歷,而這些,恰恰是是我寫作的極佳素材。


即使我的寫作之路在一平臺下發展受限,也不會陷入損失規避,更不會消沉下去,而是抓住機會,轉換平臺,因為,寫作能力和精心打磨的作品是,就是我重啟的資本。


因此,早做準備,規劃自己的職業,依據自己的價值觀、智識、激情、優勢和資源,及早儲備完善的職業能力,才是解決損失規避的根本之道。

你在職場面臨困境,隱忍而不願轉換,這很可能陷入

@聯合低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