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文/歐歐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和一朋友聊天,她如是說: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爭氣,也許真是我們大人的虛榮。自己會對小學階段的女兒有份期待,其實去關注她學習力 + 給予鼓勵與肯定,就已經很好了。能把平凡的生活過精彩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都期待有個優秀的孩子。

假如我們只有一個平庸的小孩,作父母的我們能接受嗎?

如果試想我家大寶就是資質平平,什麼都是中不溜。

將來也就是上個普通大學的命,還有可能是中職學校畢業,工作普通如一名出租車司機、一名快遞員、一家不起眼的早餐店老闆、一家小公司的行政後勤人員……

如果換作五年前的我,想到這些一定是快崩潰的節奏,他怎麼能成為這樣的平凡人,我一定不會讓他成為這樣,會盡全力去打造他、培養他……想盡一切辦法逆轉劇情。

我將替孩子是多麼的不值和不甘呀!世界還如此的豐富多彩,人生無限的可能,他怎麼就能止步於此。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五年後的我,在心理諮詢室接待了不甘平庸的數名青少年,發現當原本平庸的我們極度不願接納自我,理想與實現的落差就像一次次無形的巨浪,給孩子帶來一次次不可想見的衝擊,焦慮、強迫、抑鬱……就成了孩子們無力的特別應對。

這些個案背後,我深深看到不僅僅是孩子個人在承受痛苦,還有整個家庭,甚至是帶來整個家族的陣痛。

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捆綁了孩子,我們想方設法要讓他成為我們理想的那個樣子。

如果孩子真成為一名出租車司機,即便如今的我此時心裡也有些許失落,但會選擇去嘗試接受。

願他在這個崗位上平平安安、舒心自在為乘客服務,發揮他的專長,找到自己的價值,成為一名有用的出租車司機。

當然這是我假設下的理想狀態,現實的我也還在這條路上努力前行。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很難接受自己有一個平庸的小孩。

有父母說,我們自己是從苦日子裡爬過來的,不想讓孩子走自己的老路,總希望他們的人生比自己更順暢,期待孩子有比自己更精彩的人生。

也有父母說,我是經歷各種努力成為了今天的學霸或優秀人士,我的孩子有基因、有環境、有條件、有方法成為精英,為什麼要做普通人。

是的,在骨子裡認為自己不是精英的父母想辦法讓孩子擠進精英行列;已經是精英的父母更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劃出精英圈子之外。

這裡有我們整個社會的精英主義導向,來自社會的原因。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來自我們自己,我們不願意接受孩子的平庸其實是不願承認自己的平庸。

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孩子在人前的表現?

我們都特別希望孩子在人前有禮貌、熱情、友好、明事理。如果孩子真真沒有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樣子,對孩子有失望,我們也很難對自己滿意。缺乏自我認可的父母都需要通過孩子的表現來證明自己。

“孩子就是我們父母的一面鏡子”,透過這面鏡子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平庸、殘缺……各種不完美。

也許只有當我們能接受鏡子裡那個不高大、不夠光彩豔麗、甚至是著帶傷疤的臉、缺胳膊少腿的自己時。

我們才會真正接受自己有個平庸的小孩。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一個高自尊、有力量的父母才能成全孩子成為孩子他自己。倘如孩子就是平庸,我也欣然接受。

比如演員黃磊,他是一位大眾眼裡是一位高調父親。他的女兒黃多多13歲染髮成為前段網絡熱搜話題,不少人攻擊黃多多說有錢家庭、明星的孩子就是可以"任性"、“與眾不同”背後直指黃磊放縱高調的教育。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黃多多染髮遭質疑 13歲就染髮打耳洞黃磊和孫莉的教育方式引爭議

但是大家只看見表象,沒有看到黃磊對子女背後的深刻教育理念。他寫的一本書名為《我的肩膀 你們的翅膀》。就這個書名就在表達為孩子成為他自己,黃磊願意付出一切。孩子若是想成為那成功的少數人,孩子可以踩著自己的肩膀往上爬;孩子若是想成為一個平庸者,這肩旁仍然讓她依靠,提供著接納、愛和支持。

有一個平庸的小孩,做父母的你接受嗎?

2014年在二女兒出生後,黃磊寫給女兒的一封”給孩子的信“中有這樣的描述:

”究竟應該會些什麼?需要會什麼呢?對於你們的期許是什麼?我並不是很明確,一想到你們正在慢慢長大,並且即將獨立和遠離,我就心有不甘。

既然時光留不住、不可逆,我們學會什麼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請諒解我的無趣與悲觀,雖然這是一種誠實。

我希望你們誠實,誠實於你們自己,忠誠於自己內心的簡單與輕鬆,不去計較周遭和自己曾經有過的懷疑與不滿,誠實地接受並且消化自己的人生。

所以,長大的你們會什麼就會什麼,不會什麼也沒關係。這些都不重要也別介意who care,相信爸爸,你們即使會的不多或者一事無成也不必難過,沒有世俗認同成就的人是多數,你們不必成為少數,平凡最好。“

黃磊跟全天下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幸福,他認為的幸福是女兒們可以選擇一種喜歡的方式活下去,不必要做世俗眼中的成功者,忠於自己,平凡就好。

當我們願意把孩子與自己做明晰的劃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做父母的我們也是一個獨立個體。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即便孩子平庸,我也願意尊重接納他。

我們擁有兩份永久的遺產可以留給孩子,一是根;另一個便是翅膀。不管這翅膀長什麼樣,飛往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