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央行數字貨幣(DC/EP)漸行漸近。隨著日前DC/EP在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錢包內測消息先後傳出,4月16日,數字貨幣相關概念股迎來集體大漲。

與此同時,關於DC/EP的消息也層出不窮。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4月16日,有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各家銀行內部正在就落地場景等進行測試,有的已經在內部員工中用於繳納黨費等支付場景。另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蘇州相城區各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工資通過工農中建四大國有銀行代發的工作人員,將在4月份完成DC/EP數字錢包的安裝工作。5月,其工資中的交通補貼的50%,將以央行數字貨幣的形式到賬。

自2014年中國人民銀行提出著手研究DC/EP以來,經過了6年的摸索,DC/EP終於進入了實際落地階段,離廣大用戶越來越近。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圖片來源 | 同花順

一覽DC/EP數字貨幣錢包全貌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4種支付功能。根據目前網上流傳的農業銀行DC/EP數字貨幣錢包截圖來看,其主要具備4種支付功能,分別是掃碼支付、匯款轉賬、收付款和碰一碰。其中,前三類是目前支付軟件中常見的功能,主要依託在線交易技術;碰一碰則強調“雙離線支付”模式,即實現先記賬,再做安全驗證,最後扣款,確保交易在不受網絡環境影響的情況下順利完成。

“雙離線支付”常見於地鐵、食堂等場景,以寧波地鐵為例,2017年12月寧波銀聯聯合產業各方推出支持地鐵ODA(Offline Data Authentication,脫機數據認證)技術的銀聯手機閃付,2019年11月推出乘車碼,均在受理側、用戶側實現“雙離線支付”。

“雙離線支付”的本質在於先享後付,需要滿足身份驗證、快速支付的要求,同時也要建立設備之間的信任、信用機制。以地鐵場景為例,早晚的上下班高峰是地鐵客流量最多的時候,也是最要求過閘效率、成功率的時候,乘客一個接一個地有序過閘,坐上回家的列車。

然而,即使是在國內5G技術突飛猛進的當下,地鐵站內的信號穩定仍不能得到100%保障,沒有信號就無法生成二維碼,也就無法過閘。為了保證乘客的乘車體驗,提高過閘效率,地鐵合作方大多會考慮將“雙離線支付”模式植入閘機,而一般來說,乘客單次地鐵乘車費用大致在3-6元,符合小額交易的條件,此時支付機構易於承擔墊付和追繳的職責,乘客也大多不會選擇逃單,能夠形成相對成熟的風控、信用機制。

同理,支持“雙離線支付”模式的DC/EP旨在替代流通中的紙幣,即M0,將來會更多出現在一些小額、高頻的場景之下,如小額零售等。

4種其他功能。除了上述常用的4種支付功能外,農業銀行DC/EP數字貨幣錢包還具備DC兌換(錢包餘額查詢、兌入兌出等)、錢包管理(根據實名制程度調整錢包交易額度等)、數字貨幣查詢(交易明細查詢等)、錢包掛靠(密碼管理、信息維護等)等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可以通過“錢包管理”功能為自己的錢包升級,而用戶信息完善程度分別對應4類錢包,一類(強實名)、二類(較強實名)、三類(較弱實名)、四類(弱實名)。

一開始在註冊環節,用戶通過設置暱稱、賬號、驗證碼和密碼,獲得“四類錢包”,功能有限,而若在“錢包管理”中,輸入姓名、身份證則可升級為“三類錢包”,若再填寫銀行卡號則能升級為“二類錢包”,隨著信息的完善,用戶能獲得更多的使用功能和更大的交易額度。

共探DC/EP影響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得到”課程中曾指出,“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我們需要未雨綢繆。”這簡單的一句話,向公眾揭示了,隨著數字化發展的推進,未來數字主權將構成各國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而越早推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國家越有望獲取先發優勢。

2019年6月,Libra白皮書的發佈,讓數字貨幣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Libra引發了各國央行對於這位後來者影響自己貨幣主權、法幣地位的焦慮,除了DC/EP的加快落地外,多國央行也紛紛行動起來。今年2月,美聯儲理事佈雷納德公開表示,美聯儲正在就電子支付和數字貨幣的相關技術展開研究與試驗,隨後不久,瑞典央行宣佈開始測試電子版克朗的試點項目,加拿大央行發佈了“央行數字貨幣應急計劃”的報告;4月2日,法國中央銀行公開透露正在分析如何使用加密貨幣為央行數字貨幣供電;4月6日,韓國央行宣佈將在2021年對韓國央行數字貨幣進行試點測試。

當然,除了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外,發行DC/EP還有利於節約紙幣、硬幣在發行、印製、回籠、貯藏等環節的運營成本,印刷、識別中的防偽技術成本(圖1)。

圖1 DC/EP的安全技術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資料來源 | 華泰證券研究所整理 | 《金卡生活》

若從用戶的角度來看,DC/EP的推出,也將人們從零錢攜帶不便、丟失後難找回等尷尬境地中解放出來,為自己的錢包上了更安全的“鎖”。與此同時,DC/EP又是相對匿名安全的,一般情況下,用戶在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購物消費,以及使用銀行卡相互轉賬時,都會留下“足跡”,在大數據時代下,“足跡”構成了各大平臺的數據庫,為用戶畫像分析、數據建模提供了有力基礎,但也為用戶隱私安全、信息安全打開了“風險敞口”,用戶信息被盜取、被出售的新聞屢見不鮮,甚至還就此衍生出一系列黑色、灰色產業鏈。

針對這一問題,DC/EP採用賬戶松耦合的形式,實現可控匿名,即中國人民銀行有權在合法範圍內獲知交易數據、追溯相關數據,有效監管洗錢等違法行為,而運營機構(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和商家則不觸碰交易信息,保護用戶信息安全。

據悉,用戶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兩種形式兌換DC/EP,前者利用數字貨幣錢包將銀行卡中的錢兌換為DC/EP,後者則基於線下金融自助設備來實現自由兌換。4月8日,上市公司廣電運通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已和國有大行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同研究、開發數字貨幣在金融自助設備上進行自由兌換的解決方案。由此猜想,未來atm機“吐”的不是紙幣,而是“數字貨幣”。

鑑於DC/EP替代的是M0,商業銀行又是DC/EP的運營機構,DC/EP的存在對於銀行存款業務的影響並不大,安信證券在報告中指出,除了日常交易之外,理性消費者仍然會將主要的資金存放於銀行存款賬戶等付息賬戶內。因此,DC/EP的推出並不會對銀行造成存款擠壓;反而,推廣DC/EP可以將目前流通在銀行體系之外的紙鈔轉換到銀行體系內。

“央行數字貨幣天然具備網絡效應,一旦試點推出將快速普及”,安信證券在報告中指出。一方面,DC/EP是法幣,具有無限的法償性,只要用戶支付,商戶就不能拒收;另一方面,商戶也沒理由將DC/EP“拒之門外”,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蘇寧在2020年1月11日舉行的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首屆年會上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的好處在於去中介,支付成本預計會將降至原來的十分之一”。

可見,DC/EP減少了商戶在刷卡支付、二維碼支付下的高手續費成本壓力,商戶自然樂於接收DC/EP,也願意推薦用戶支付。從內之外,從用戶到商戶,DC/EP都極具吸引力,進而有利於實現全面覆蓋,特別是一些小額零售場景將成為DC/EP主要陣地。

拭目以待

4月以來,央行數字貨幣在不少會議中被多次提起。4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2020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要求要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4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於召開一季度金融統計數據發佈會。在被問及央行數字貨幣目前的進展時,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按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似乎,DC/EP漸行漸近,讓人躍躍欲試,讓人拭目以待。

「初露端倪」漸行漸近,央行數字貨幣將掀起何種“支付變革”?

【金卡行業熱評5】馬庫斯數字貨幣錢包的中國預言離實現又近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