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艺术简介:卢小刚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卢小刚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会会员,中央美院陈平工作室山水绘画语言研究成员,河南省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焦作师专客座教授。

作品获全国首届山水画艺术双年展、“泰山之尊”全国中国山水画、水彩画作品展、2014“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105“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第十二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银奖。入选全国第二届山水画艺术双年展,2012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吉祥草原 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民族百花奖”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悲鸿精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八大山人”全国山水画作品展,“重温经典”第二届娄东太仓全国山水画作品展,201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作品展(两件),中国梦黄山魂全国山水画作品展,全国第四届扇面书法展,“乾元杯”全国书法作品展。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中华复兴奖银奖。油画《虎门英烈》河南大中专院校美术作品展专业组金奖,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作品展三等奖,第四届河南省书画院双年展佳作奖。

作品入选一、二、三届河南省山水画展,第二、三、四、五、六、七届河南中国画艺术展等。

参加中央美院陈平山水工作室“师法自然”写生作品展,“中得心源”创作作品展,中国青年名家美术邀请展,中韩美术作品邀请展等。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卢小刚老师,既长设色,又善白描,造型准确,疏密有致,概括力强。其山水画中,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无不在他遒劲古朴的笔下表现得淋漓尽致。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更有“山川浑厚,草木华滋”之境界。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云淡淡兮欲雨,水孱孱兮生烟,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重组,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写”出了自己深爱静,幽,雅的高格风调,宽广的胸怀,一览众山小的气派,与山水做伴,不与世人争名利的脱世核俗的人格。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灰尘,也有生活,他们在风中飘着,在烟中恋爱,在暖气上抚摸,它们在好几个地方,找我。 (顾城·神说)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闲,从字的象形意涵可理解为关起门来伺弄花草树木。魏晋时期推崇的名仕风流,以游历山川、寄情山野为荣。该是以何时起,人们习惯于把忙碌挂在嘴边,大致就现时代而言有两点思考,一是时代火急火燎,咱也得忙起来、动起来,不至于和时代脱节;二是天天忙得不亦乐乎也是显现出咱并非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之辈。所以,之于忙,对应着闲。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卢小刚不是闲人,与大多数人一样,工作、家庭、喜好、朋友来回交替。

日常里出于责任与道义,我们有时必须要出演自己并不喜欢的角色,在各个圈子里与位置上表演,这些角色会相互牵扯、交迭、浸透,甚至穿帮或迷失。小刚一样面临与我们同样的困境。而他的不同是他做为人本身表现出的淡定与闲适,作品本身散发出的本真与超然。这是他高雅与高明之处。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好的艺术家追求作品、心境,肉身和精神的契合,由此达至手、眼、身、法的联合统一、相得益彰。卢小刚作品多时常显现出的气定、神闲体现出他精神的安放与肉身的安然。所谓身放闲处、心安静中,也可视作艺术家品格、心境、肉身三重法门的完美构建。

多数人活在别人眼中,从来都没有问问自己为什么会是自己。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与小刚聊天,你可以清楚的分辨出他对自己的判断。他说:社会再凌乱但早晚会愈合。相对于走向市场,我目前还是酷爱躲在家里画画。七零后书画家对传统文化的参悟还不够。书画同源是一种历练。

画画之于我来说,是一件该做的事儿,有些成瘾·······他的话有一搭没一搭,声音不大,也非词如泉涌,但每一句都张弛有力、直击病灶。与小刚相处,你还可以明确感受到他的谦逊平合,低调内敛。多数时候他只是认真看着你说话,眼里透着坚毅与扎实,传递着相互信任和托付。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那种自然、平朴让人愉悦、舒朗。然而他越是这样,我恰恰以为这些平淡的表象乃是艺术家内心复杂争斗后的另一种外现,内心撕裂的太多甚至无法愈合,还在愈合,难以愈合,艺术家不愿晾晒自己的痛楚,这是与人交往的善意,也是一种修养。

卢小刚说,他一直在着力于开创自己的语言,并且他沉醉于内心的艰难。技艺从来都不是终极问题,问题的终极在于艺术家的心神气宇。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世相粗野,现实无情。我们害怕面对现实,因为我们太过现实。我们怕闲又向往着闲,因为我们还不知道闲的精神的要义与意态宽广。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从闲出发是一种立场。它预示着这将要与某些喧嚣华美脱节,预示着内心自甘走向孤独与清寂;预示着一种别样的美与爱意;预示着艺术家作品里流淌出的本真超然与某些不可言传的精神高度。

从这个高度出发,卢小刚开始了一种沉思和体验,一切关于书写与描绘的根源,他将这些根源深植于笔,跃然于纸,笔墨流淌渲染勾描出的心绪、情怀、诘问、宏伟、高远、冷峻、清灈、朴素、木僵、粗粝都是自我和自我认可的世界观的勾联。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以闲润心是一种修养。从某种震慑人心的因由生发,画家决定把它视为诗篇而非诗歌。山川、树木、草虫、花卉、溪流、顽石、枯的叶茎,有风姿的荒草,外形奇特的沟谷、晚霞、烟云、大风、凄雨、苔藓、苦夏、冷冬、艳春、悲秋,画家把观看与情绪结网,把庸常的万象转化为可资利用的视觉符号,在纸上,靠笔锋与水墨重新结构与作答着对山野的回望,对自然的回答,对万物的回眸,对内心的回忆。这是艺术家以卧冰求鲤的方式完成着对自己严苛的审核。这是一个必须,更是一次涅槃。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好的艺术家追求精神空间的自食其力。小刚其书、其画,其所追求的语言悬置于墙厅,让人审视、注视。我们从中可以解读他的师承、根脉、符码、甚因、框构的玄机,设色的精妙以及对具象转化的心得。

我们默然领受画家的精心铺排,他的荒野大川、沟谷峰峦,山石云水、花木鸟卵。然而,这并不是卢小刚的全部,卢小刚的全部一定也必须包括卢小刚的作品及卢小刚这个人本身。而我们恰恰可以通过卢小刚的作品去深度了解这个人本身,这个知晓闲是一种气质的人本身。

得闲者,贤。

贤而不“闲” 卢小刚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