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在魯迅先生的文學創作生涯中,對雜文的創作傾注了很大的精力,他一生共創作六百多篇、上百萬字的雜文作品。

這些雜文作品分別收錄在《三閒集》、《二心集》、《熱風》、《墳》、《華蓋集》、《南腔北調集》等等雜文集中。

魯迅先生的這些雜文作品,不僅是當時針砭時弊,對封建社會腐朽觀念進行批判和展開戰鬥的有力武器,更在文學史上對後世具有深遠的影響意義。

當然,魯迅先生作為中國新文學運動以來最偉大的文學大家之一,他雜文中所表達的情感和意義,以及對後世文學作品所產生的影響和價值,不是簡單的敘述就能概括得了的。

作為魯迅先生雜文的後輩愛好者,今天,我僅選取幾篇個人認為極具代表性的作品,來分析一下魯迅先生雜文的幾個寫作手法以及成文特點。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01

別緻的取材

相信每個人年幼時都曾經聽過幾個神話或者妖魔的故事,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它被無數文人雅士編撰成動人的愛情故事廣為流傳。

把這樣一個幾乎人人知曉、卻看起來又似乎也只適合愛情的故事,作為一篇雜文的選材,正是魯迅先生為作品取材的別緻之處。

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將當時發生的雷峰塔倒掉這一事實現象作為引子,隨後從雷峰塔的由來入手,用小時候聽過的白娘子神話故事展開生動描述,再就老和尚法海對白素貞和許仙的愛情強行干涉一事,進行深入挖掘。

以“論”字作為文章題目的開頭,卻通篇敘事為主的行文中,穿插上作者犀利的觀點而呼出了個性鮮明的主題。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在題材的具體運用上,魯迅先生不是把一個故事幹巴巴地拿來作為例證,而是把關於雷峰塔神話故事的傳說,和雷峰塔倒掉的現實融到一處。

神話故事中,白娘子對許仙情痴意痴,她從無害人之心,卻有著濟人之悲憫。所以,法海把她壓在雷峰塔下的行為幾乎觸犯了眾怒:

不但“山間海濱的田夫野老,蠶婦村氓”為白娘子和許仙抱不平,就連“玉皇大帝”後來也怪法海多事,以至於惹出“水漫金山”這樣荼毒生靈的事,“下令拿他”,法海無處藏身,只好躲到蟹殼裡面去。

現實中,傳說中的美景“雷峰夕照”,其實也不過就是一座塔,“破破爛爛地掩映於湖光山色之間”,所謂的西湖十大勝景之一,其實“並不見佳”。

加上它底下壓著白娘子的傳說,及至後來“終於倒掉了”,不但讓人毫無惋惜之情,反倒成了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故事與現實巧妙連接,並前呼後應,敘事與引申的觀點合理融合,並對事件與其後面隱藏的本質進行暗喻和影射。

讓“事”與“理”緊密相連而又自然貼合,喻理於事,成功地表達了作者對雷峰塔這座象徵著封建專治和禮教的鎮壓之塔的厭惡,鞭撻和諷刺維護封建勢力和蠻橫鎮壓百姓的權勢者,讚揚為堅守愛情而敢於和惡勢力鬥爭的精神,表達了被壓迫者終究戰勝施壓者,取得勝利、獲得自由的中心思想。

《論雷峰塔的倒掉》這篇雜文,曾在不同的時期兩度被納入中學語文教材,除了魯迅先生精湛的文字功底之外,它的成功更得益於選材的別緻。

因為人們對故事內容的耳熟能詳,加上和故事有關的雷峰塔倒掉的現實相結合,文章中所引申出的觀點就更加容易被認可和接受,從而才真正成就了這篇雜文的意義不凡和影響深遠。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02

形象化的理論

在魯迅先生的雜文裡,不是隻有泛泛空談的抽象議論,為了理論而生搬硬套的說辭,而是能夠為文中的每一個觀點都舉出相應的例證,來支撐理論存在的合理性。

而這所舉出的每一個例證,又因為魯迅先生平時對事物的細緻觀察,人生閱歷常識的豐富,看待事情的獨特視角,以及筆觸的精煉,而顯得貼合實際又真實可信。

那些佐證觀點的實例,從來不是簡單羅列,乏味鋪陳,而是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很自然地流於筆端,各個看起來貼切生動。在活潑有趣中,又能以小見大,因微見著,看似漫不經心,實則卻是讓理論紮實穩健,令人信服的基礎所在。

比如雜文《未有天才之前》,是魯迅先生一九二四年在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友會上的一次演講而成。

這篇文章的主題思想是針對當時文學創作環境中,一些人嘴裡一邊喊著“缺乏天才”的口號,又一邊用自己的行為親手扼殺天才的現象。

這是一篇立意深刻,哲理性強的雜文,魯迅先生在其中採用了很多生動形象的事例舉證,讓文章變得通俗易懂又趣味橫生。

比如描述那些老派人物用“整理國故”為由頭,對“求新”的抵制所用的藉口是:“中國自有的許多好東西,都不整理保存,正如放棄祖宗遺產一樣不肖。”

其實,對於文學創作來說,對自己原有東西的堅持和傳承,與接受“新思潮”之間是根本沒有衝突的兩件事,兩樣都是為了讓文學作品有更好的內容和更大的進步。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可是偏偏有人就以此來說事,扼殺新東西在創作中的融入。

對此,魯迅先生說:“可我總是不信,舊馬褂未曾洗淨疊好之前,便不能做一件新馬褂”。

這樣的說法形象又不乏生動,一下子讓“新”與“老”兩種手法可以並存於文學創作中的道理變得明晰好懂了。

再比如,用拿破崙過Alps山的事例,闡述了拿破崙的英偉舉動其實是跟在他身邊的那些士兵所成就的。

還有,好花和喬木都是靠好的土壤的滋養而成,是另一個形象的舉例。

沒有身邊士兵的保護,拿破崙就難以成就他英雄的壯舉。沒有好的土壤,就沒有花木的存在。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拿破崙和士兵的關係,花與土的關係,其實就是天才與民眾之間的關係,有了這兩個例證,“天才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這件事,就不再只是一個抽象的理論概念,而變成了淺顯易懂的道理。

再比如,為了讓人們意識到天才是需要通過實踐來成就的,魯迅先生以“嬰兒的第一聲啼哭絕不會就是一首好詩”,來說明實踐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那些本來晦澀難懂的道理,不容易被人接受的觀點,就在這些淺顯易懂、又形象生動的舉例中,顯得通達直觀,明白透亮了。

有了這些事例的支撐,不必做過多贅述,天才與民眾之間的關係已經不言自喻。

“未有天才之前”,民眾所需做的,和不能做的也就簡單明瞭,每一樣都十分站得住腳了。

讀魯迅先生的雜文,常常給人的感覺是,他不只是告訴我們一個正確的道理,而是同時把這個道理附在了一些具體而又生動的形象中,這樣才讓人更加容易接受和信服。

將深刻的道理,用淺顯的舉例表達出來,使理論具體化,趣味化,形象化,這是魯迅先生雜文的一個顯著特點。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03

遞進式的表現手法

不管怎麼選材,也不論用什麼結構搭建文章框架,以及具體的表現形式如何,雜文的最終意義,其實還是闡述觀點,而流於形式的說教和道理總是讓人難以信服。

魯迅先生雜文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從來不在一件事情的表面上繞彎彎,而是以遞進式的表現手法層層深入,把讀者帶入到最深層次,去獲得這件事情的真相,進而根據真相拿出能立足的觀點和態度。

這也可以理解成文學作品中的“剝筍”式創作思路,想要還原一件事情的本質,就親自動手將外面用於遮掩真相的皮一層層剝開來,剝了每一層都是和前面不同的樣子,這樣依次剝下去,直到最裡面的一層,才露出它本來的面目。

剝的越深入,文章的立意才能越深刻。

在《我之節烈觀》一文中,魯迅先生就把這種“遞進式”的表現手法運用得精煉純熟,他就像是一個手持拆解工具的人,把“傳統節烈觀”這件事情從“節”到“烈”,從外到內,從面到點,從無形到具體,都認認真真拆分開來,仔細剖析每一處所可能隱含的意義。

然後又從不同角度找出對“節烈”一事的疑問,從法理到倫常,從現實到歷史,從時代背景到思想根源,逐一辨識,終於得出“節烈”這件事,“極難,極苦,不願身受,又不利自他,無益社會,對人生將來也毫無意義”,除了“具有哀悼的價值”,已經“沒有存在的意義”。

魯迅先生用“遞進式”的表現手法,經過一番對“真相”的刨根究底,狠挖深掘,使文章論據充分,論點深刻而又有了極強的說服力。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04

靈活多變的遣詞用句

魯迅先生自小就熟讀古書,對文字有自己精妙獨到的理解,因其又上過“洋學堂”,後來又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新式教育加上古典文學精髓,這些表現在文學作品中,成就了魯迅先生遣詞用句靈活多變,卻又流暢適宜的創作技能。

在魯迅先生的雜文中,詞彙和語句的使用形式多樣,不拘一格,但每一樣都不會讓人覺得生硬。

使用文言文時,文章不會古板生澀,反倒清奇自然,現代語言的使用使文章充滿新鮮的活力,古典古語又極具說服力……每一種詞與句的運用都能使文章顯得珠圓玉潤,深刻飽滿。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比如《我之節烈觀》中,魯迅先生用“世道澆漓,人心日下”這樣的古語開頭,意指有些人常常用這類話去針砭他人的同時,還可以把自己從“日下”之列中除去的伎倆。

也表達了自己對“婦者服也”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種“節烈觀”的不認同。

古語的運用,使行文自然,所表達出的意思也更加耐人尋味。

再比如《論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結尾處:“當初,白蛇娘娘壓在塔底下,法海禪師躲在蟹殼裡,現在卻只有這位老禪師獨自靜坐了。非到螃蟹斷種的那一天為止出不來,莫非他造塔的時候,竟沒有想到塔是終究要倒的麼?”

“活該。”

話鋒一轉,“活該”二字把心中的暢快之情表達得酣暢淋漓,讓看的人都覺得過癮極了。

如果說,在魯迅先生的雜文中,新穎別緻的取材是成文的基礎,形象化的理論是文章的靈魂,層層遞進式的表現手法讓立意更深刻,那麼靈活多變的遣詞用句就是為文章潤色和增色的有力工具,有了這個工具,才使文章更加完美。


以《論雷峰塔倒掉》《未有天才之前》等為例,看魯迅雜文寫作特點


05

朱自清曾經說過:

“雜感”是魯迅先生將詩和評論凝結於一體的一種獨創文學體裁。

魯迅先生在潰敗時期的封建社會中,經歷了政權腐朽的痛苦體驗,和深刻的自我思想淬鍊過程,從進化論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到勞苦大眾的友人,以至於後來成為一名無產階級的革命戰士,他一生經歷了辛亥革命前後接近四分之一世紀的歷史進程。

激烈的戰鬥經驗和巨大的歷史變革給他的文學創作提供了異常寶貴的素材和靈感。

人生經驗的積累加上特殊歷史時期所帶來靈感的迸發,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豐富的詞彙積累。他把這所有的一切東西都糅合在自己的思想之中,付諸於筆端,就有了雜文這種如匕首和投槍一樣尖銳、又如詩般揮灑恣意的獨特藝術形式。

這種文字的藝術表現形式對後世文學的發展影響意義深遠,卻因魯迅先生獨具一格的個人特色,以及他對文字不可比擬的駕馭能力而至今無人能追隨。

文|葉子

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