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现在的熊孩子为啥层出不穷?

没有比养出一个熊孩子更糟心的事了。

谁都不愿,谁都不想,但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熊孩子越来越多了,上百度搜索熊孩子,新闻资讯接近40万条,标题都是“2岁熊孩子骑共享单车被卡住”、“3岁熊孩子高速上玩滑板”“8岁熊孩子玩游戏一天消费万元”,简直看得人心惊胆战。

熊孩子的年龄越来越小了,熊孩子的本事越来越大了……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是现在的父母都不管孩子了吗?

还真不是。

跃跃的妈妈前两天跟我哭诉:6岁大的儿子,把3个月的女儿给咬了。女儿胳膊上被咬出一道深红的牙印,哭得哇哇直叫。跃跃妈简直怒气攻心,但还是努力回想起育儿书上的训诫——不吼孩子,于是压住怒火说:“你怎么能咬妹妹呢?”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咬了就咬了。”

没想到儿子的回答这样丧尽天良。

“我不是跟你说了不可以伤害妹妹吗?”

“我不是故意的,因为奶奶不让我出去玩。“儿子振振有词。

跃跃妈冲过去就是一个大耳光子,儿子开始歇斯底里的大哭。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自己被愤怒冲昏了头,又感到非常自责,这是她第一次动手打孩子。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看了那么多的育儿书,养跃跃我真的很用心,尊重他,把他当朋友,不吼他,耐心讲道理,我以为这样养出来的孩子会很完美。”

“结果呢?他都6岁了,上学赖床要大人喊,吃饭要大人喂、玩具要大人收,生了妹妹以后,更是自私霸道,天天跟妹妹抢妈妈,连奶都不让喂。我怎么会把孩子养成这样呢?”跃跃妈真的想不通。

6岁的孩子,想努力改变他,却无能为力,这是做父母的悲哀。

我告诉跃跃妈,与其给他讲10000句道理,不如告诉他一句话:“我是你妈,现在你必须听我的。”

是时候该行使父母的权威了。育儿书中说的温柔、坚定、尊重一点都没错,可是一旦遇上孩子的越界行为,父母就必须强有力的制止,无为和纵容只会害了他们。

总有一些时刻,你要让孩子无条件知道:我是你妈,现在你必须听我的。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我知道,育儿书上不会告诉你这点。但在当妈妈的过程中,你会知道这多么重要。

脑科学研究发现,孩子的大脑皮层,包括决策、控制、自我认知、共情、道德这些高级头脑功能,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对于6岁以前的孩子,父母如果不及时引导和制止,指望他们自己能想得清楚明白,那是不可能的!

你以为给孩子民主,让他自由选择,就一定能走向正确的路吗?不!

父母的妥协和无作为,只会让孩子一次次试探并突破底线,把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变成自己的奴仆和出气筒,孩子一旦沿着自私霸道的路走下去,本来很有前途的未来,就会充满不确定性。

你以为宽容是爱,但它如果是害呢?当你发现孩子不听你的话,而总是试图操作你时,请记住1句话:我是你妈,现在你必须听我的。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这是为人父母所应该行使的正当权力。

二 毁掉父母权威的错误,看看中了几个?

有的家长会心生疑问,我也想让孩子听话,可他不听我的怎么办?

孩子行为习惯的最佳养成期是在1.5岁-3岁,3岁以后,孩子自我意识增强,而且也摸索出了一套跟父母“斗”的方法,习惯纠正难度加大。

小婴儿时期,孩子的衣食住行全都依赖父母的照料,父母天生就对孩子负责。权威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会一天消解,父母的权威会在下面这些错误中,被一点点消磨掉。

1.对孩子无条件宠爱

孩子的要求一律满足,但自己给孩子提的要求,他做不到,却没有惩罚。

5岁的可可整天在家喊着“臭爸爸、臭妈妈、臭爷爷、臭奶奶”,妈妈多次说他,告诉他这样不礼貌,不尊重人,爸爸说不要喊了,爷爷奶奶有时一笑了之,有时就当没听见。

但没有一个人,让可可因为这个“臭”字接受惩罚,所以孩子也没当回事,照喊不误。对孩子缺乏严厉的管教,让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错,更没有纠正行为的动力。

2.定的规矩太死板

有的家庭,在制定规则后,不做任何让步。每天给孩子提出十几个要求,按时上学、吃饭几碗、喝水多少毫升,结果孩子的小脑袋根本记不住,等于白说。而且,这些规则太具体,父母不能灵活变通,让孩子觉得很不合理。孩子渐渐疲了,父母的话就根本听不进去了。

规矩太多,等同没有。应该制定原则性的条款,简单明了。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3.高兴就容忍,心情差就吼

巧克力今天在幼儿园跟同学打架了,他心情很忐忑,害怕妈妈批评他。上次因为同样的事,妈妈大吼了他一通,他痛哭流涕。结果,今天妈妈只是轻微地说了他,还特别高兴地要带他去买玩具,她说自己当上经理了!

权威要有连贯性,父母自己控制不好情绪,凭心情好坏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权威就毁了。

4.父母言而无信

晴子的爸妈,一周前说好要带她去游乐场玩。结果妈妈突然接到了一个出差任务,爸爸都没有商量晴子,就自作主张决定这次不带晴子去了,等下次有空再带她去。晴子很不高兴,为什么爸妈什么事情都让她说到做到,自己却言而无信?大人总是有理由!

孩子不听话,打骂也没用?爸妈说这1句话,比10000句讲道理还管用

父母说话不算数是最大的忌讳。在父母眼里,芝麻大的事儿,在孩子心里,可能比天大。

每滥用一次承诺,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至少降低10个点。

5.刀子嘴豆腐心

形容父母嘴上特别厉害,但内心却极其宽容,在处理孩子的事情上,这样非常不好。试想,当孩子被你劈头盖脸一顿数落,正好是个反思自我的机会,结果大人内心又悄咪咪地放宽了尺度、降低了要求,那你今后再说什么,孩子都不会当回事了!因为,他知道你是说着玩玩的,不会当真。

言行一致,才是孩子行为最好的表率。

记住,没有失控的孩子,只有无能的父母。当你发现管不住孩子的时候,请拿出自己的权威来,“我是你妈,现在你必须听我的!”

养孩子就像拉弹簧,你强他就弱,你弱他就强!爸妈们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