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后世奉为圣贤先师,在世界文化名人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每个人在九年义务教育中,都要聆听他的思想和智慧,可以说,他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物了。但是今天,我们不谈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的孔子,而是带大家重新认识一名音乐家——孔子,并且给他颁发一个 “古琴最佳作曲奖”。
作为一个古琴业务爱好者,孔子硬是把文人琴弹出了精髓,而且他不仅会弹,还能作曲,不仅会作曲,还多产,放在现在,可以称之为优质内容生产者、音乐高手、作曲大v!
在古代,文人弹琴也不在少数,他们和专业人士不同,弹琴的目的多数是为了让自己开心,或者说是修身静心,又或者是通过琴曲来寄托理想志向之类的。
但在孔子时期,乐礼的规章和制度都很混乱,琴不仅仅是一种君子修行的乐趣了,而是天地间教化百姓的圣乐。孔子在提倡琴乐的时候,就反复不断地向领导者提倡音乐对社会的教化作用,甚至连他的人生理想都是要通过“诗”、“礼”、“乐”来达成。
当一个哲学思想家喜欢了一门艺术的时候,你就能看到琴曲在他手中呈现出来与众不同的地方。孔子不愧是圣人,他将自己的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融入了琴中,丰富了琴学一派的知识理论。
作为一个作曲大v ,孔子的《龟山操》、《将归操》、《猗兰操》也曾一度霸榜天下。《猗兰操》是后世流传最著名的一首,可以说是古琴届金曲一枚了。这首曲子的背景是他满怀一心壮志,周游列国却始终碰不到自己的伯乐,在郁结而返的途中,看见山谷兰花夹杂着杂草生长,心中联想到了自己的处境,于是就在一片山谷中停歇下来,取琴而歌,边奏边唱弹出了这首曲子。曲子如泣如诉,表达的是幽怨悱恻、无奈愤恨之情,可以说是孔子内心世界的一种体现。这首曲子经常还被后世的统治者们经常提起,用来告诉自己要礼贤下士。
教学、弹琴、做书……孔子放弃仕途之后就一心沉静于这些事情中。他在删减编订《诗经》的过程中,三百首诗词每一首都会取琴来弹奏,能够相和才会取用。他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在弟子们读书的时候,坐在一旁弹琴吟唱。
如今,传世的古琴中样式最多的就是“仲尼”式,这种琴以孔子的字命名,样式简单,没有任何修饰,简洁流畅、含蓄大方,符合儒家思想平和内敛、中庸仁和的风格,这也应和了古琴深沉、悠远的音色,不妨听一听,或许我们能在琴曲中与古人神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