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汪潮湧認為,目前投資圈的最大困惑,是如何尋找下一個騰訊和阿里。

文 | 《中國企業家》記者 李碧雯 陳睿雅

編輯 | 馬吉英

頭圖來源| 中企圖庫


2001年,汪潮湧在上海碰到了馬雲,當時的阿里巴巴巴剛成立2年,汪潮湧在1999年發起創立的信中利資本希望能夠投資馬雲。馬雲問汪潮湧,你的基金多長?汪潮湧回答,5年。馬雲擺擺手,你千萬別投我,我十年之內不考慮上市,也不考慮賺錢。因此汪潮湧錯過了阿里巴巴,而如今阿里巴巴市值超過4500億美元。

“當年投阿里的所有創投機構,都沒有熬到阿里上市的那一天,只有軟銀集團的孫正義以及美國的上市公司雅虎在阿里這一項投資上獲得了鉅額回報。”汪潮湧說。他希望,國內監管部門能夠允許中國上市公司做創投,或者創投公司上市,以募集長期資本,長期支持高科技企業的創新。

實際上,就在一個月前,深圳市惠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擬以不超過人民幣7.5億元收購信中利持有的全資子公司北京信中利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00%股份,信中利股權投資管理公司是信中利旗下創業投資私募基金管理業務運行平臺。如果此次收購順利通過,信中利股權投資管理公司將實現間接上市。2016年信中利通過收購惠程科技控股股東中馳惠程的股份,成為了上市公司第一大股東。汪潮湧希望通過這次收購打造“資本雙翼”的戰略。

據清科數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國內早期投資機構新募集基金數量同比下降65.8%,募資金額同比下降78.1%。在募資難、退出難的情況下,擁有一個上市公司平臺對於一家PE機構來說難能可貴。

汪潮湧不想再錯過下一個阿里巴巴了。不過何處尋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巴巴?“稍微有一點苗頭的公司估值都非常高了。”

2019年7月7日至9日,由《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主辦的新領袖創新大課暨2019(第十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在上海開課,信中利資本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汪潮湧現身分享。

以下為汪潮湧演講精華部分:

今天我在這裡和大家分享的題目,和投資策略有關。作為這個行業的老兵,我創業了20年,但創業之前在華爾街不同的機構工作了12年,所以加起來32年。作為一個32年的投資圈“老人”,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投資策略。

信中利經過20年的發展,從早期100%投互聯網、TMT,到現在已經拓展到九大行業,簡稱“三高三大三新”。“三高”是高科技互聯網、高端智造、高品質服務和消費;“三大”是大健康、大文創、大環保;“三新”是新材料、新能源、新模式。

為什麼叫大健康?因為健康這個行業不僅僅是創新,中藥的現代化、中成藥,還有醫療器械、基於互聯網的醫療服務、傳統的醫療服務和醫療機構的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所以是大健康。

大文創也是,有在線教育、新媒體、二次元、動漫、遊戲、體育、文旅,所以這個行業也是很大的,所以叫大文創。

大環保是未來中國將要面臨30-50年高速成長的行業,從空氣治理、汙水處理、固廢、垃圾回收、噪音處理、重金屬的治理、江河湖海、濱水生態、土地修復等等,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行業,所以叫大環保行業。

今天演講時間有限,我就把我們投資九大領域裡面切三塊出來,一個是TMT、IT互聯網領域投資,第二個是醫療健康產業,第三個新消費、新零售的投資策略。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TMT投資圖譜

1.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已經佔到了GDP的1/3

目前來講,TMT領域是國內頭部創投公司最重要的一個領域,信中利在這個領域的投資佔整個投資三成左右。這已經是很大的變化,15年前我們100%投互聯網,到現在我們已經把互聯網相關的投資降到了三成。這也是中國市場的變化,尤其是最近,科技含量創業團隊越來越多,我們在模式創新方面的投資就有所收縮。

過去20年來,在中國發生最大變化的一個行業就是互聯網行業。在互聯網之前,我們認為在中國對大家的生活發生最大影響的行業是房地產行業。10年前,胡潤財富榜上一半都是跟房地產相關的。現在中國企業家榜單上的頭部企業,大部分都跟互聯網相關。

中國創造了幾個全球第一:全球最多的互聯網用戶、全球最多的智能手機用戶。

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已經佔到GDP的1/3,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全球高科技上市公司市值最高的榜單上,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的前20名市值最大的公司,中國和美國平分秋色,中國10家,美國10家,歐洲沒有,日本、東南亞沒有,印度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市場也沒有。

2.中美獨角獸區別

這些公司成長背後,主要得益於中國用戶紅利,中國獨特的語言、文化和風土人情產生的用戶痛點,和美國是不一樣的。所以中國互聯網公司總市值已經超過1萬億美金,這些公司主要是在海外的中概股裡頭。

當然,中國的獨角獸公司和美國的獨角獸公司特色不一樣。美國的獨角獸公司偏重技術含量,我們的獨角獸企業主要是在消費互聯網,在應用和模式創新層面。為什麼政府從去年開始要大力打造科創板,是希望能夠利用科創板,利用國內的資本市場,孵化或者助力更多的獨角獸公司在國內上市,能夠成為行業的巨頭。

在國內其實我們A股公司裡頭,互聯網上市公司少之又少。在A股上市公司裡,IT公司前100名的市值加起來不到美國亞馬遜、Google、蘋果市值的一半,這是很大的差距。A股市值最大的高科技公司是海康威視,大概在3000多億人民幣,400多億美金,其他的像騰訊、阿里都在海外上市。

3.中國未上市小巨頭

我們還有幾家沒有上市的公司,像今日頭條、滴滴,這也是未來互聯網上市公司的巨頭。尤其是螞蟻金服最後的一次融資,估值已經超過1650億美金,是全球最大的非上市公司。今日頭條的市值也接近千億美金,遠遠把百度、京東、美團、小米甩在後頭。

20年前當我們在中國做互聯網投資的時候,我們永遠在問的第一個問題是,硅谷有什麼樣類似的公司?華爾街上市的互聯網公司裡面誰跟你最接近?雅虎門戶上市了,中國的網易、新浪、搜狐一批門戶公司上市。Google上市了,中國有百度。

值得關注的是,今日頭條這家公司在美國好像目前沒有看到類似的公司,這就是中國的獨創。另外還有一個巨無霸(值得關注),騰訊跟Facebook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不相似的地方。比如說騰訊的金融服務遠遠超越Facebook。

當年騰訊用一個春節的紅包,一夜之間綁定幾億的銀行用戶,這件事情在Facebook目前的情況下是做不到的。美國人沒有紅包這個概念,也沒有這個習慣。所以中國的互聯網巨頭早已從早期的模仿,到了今天的超越或者說是局部引領,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過程。

4.TMT投資的下一步:科技改善成本

未來TMT領域的公司,和過去20年有很大的區別。前20年我們看到中國互聯網巨頭大部分解決的是連接的問題,騰訊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連接,阿里解決人和商品的連接,百度解決人和信息之間的連接,滴滴解決人和出行之間的連接,美團解決消費者和小商家的連接。

但是連接的問題沒有解決成本的問題,沒有解決打車貴的問題。比如說滴滴,讓我們出行打車變得很方便,但是成本並沒有降下來,而且還提高了。像這些成本的問題未來如何解決?還有金融科技解決了我們現在小微貸款、小微投資效率的問題,但是也沒有把成本降下來,我們看到的P2P這種消費貸的產品利率還是非常高,下一步我們怎麼能夠利用高科技來解決成本的問題?

AI之所以受到大家的追捧和關注,大量資本的湧入,主要是大家看到AI在未來解決成本方面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當然,目前他們也面臨技術同質化的挑戰,最後拼的是應用場景背後政府客戶、企業客戶、銀行客戶的資源,和互聯網時代形成的阿里、騰訊等巨頭贏者通吃的情況還是有區別。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何處尋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

1.投資界的困惑

目前投資界最大的困惑是,何處尋找未來的騰訊和阿里,稍微有一點苗頭的公司估值都頂的很高。當然,我們對TMT互聯網這個領域還是非常樂觀。

我們看到了未來人工智能在賦能和融合方面所產生的價值。AI+、大數據、雲計算、金融科技、5G和物聯網,以及背後對芯片、運算能力、存儲能力方面需求,將會產生新的業態和新的行業巨頭。

2.時代的轉折點上:5G

技術變革遵循著一個規律,這個規律就是當市場非常迷茫、甚至有很大回調的時候,會產生下一批領袖型的企業,就像Microsoft(微軟)、Intel(英特爾)在80年代初,他們成長環境非常的惡劣,尤其是蘋果整個80年代、90年代,2000年初都不待見的公司。

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阿里、亞馬遜、Google、騰訊,都是誕生在那個時代。2008年金融危機,全球經濟、科技受到重挫,我們看到了有一批新公司出現,像Facebook、特斯拉。現在我們又站在一個時代的轉折點,我們希望能夠看到未來又有一批新公司誕生。

5G在產業鏈各個環節都有創業的機會,有大量的小基站佈局和建設機會,有To B的增量市場等。

我們把5G產業鏈可能的創業機會做了一個分析和盤點,這是我們在4G-5G過程中看到的機會的躍升,小基站的市場規模,從百億直接跳到3000億以上。

3.瞄準研發

為什麼這次在上海科創板審批過程之中,幾套標準裡面都強調研發佔收入的比重?這是一個非常剛性的標準。

我們也看到,中國科技巨頭這些年在研發方面都不遺餘力,尤其是華為,他們研發的比例是相當高的。阿里研發投入也超過了營業額的10%,華為將近20%。這裡面沒有聯想,應該再把數據挖掘一下,看看聯想的研發投入怎麼樣。

4.為何中國創投錯過了阿里、騰訊?

中國的創投為什麼過去錯過了阿里、騰訊這些巨頭呢?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國人民幣創投期限太短,規模小,退出的壓力非常大,所以不敢投早、投小。在中國,人民幣基金LP出資週期短,根本不能滿足一個高科技企業從科技成果產品化進入市場,從虧損到盈利,盈利三年再去申報上市,審批,上市之後鎖定一年,退出的時候有一個減持新規,超過5%的持股退出就得退將近2年。這個週期下來將近10年。

硅谷的基金大部分都是10+2,國內的人民幣基金基本上是3+2、5+2,所以全球創投史上回報率最高、規模最大的兩家公司都不是基金投的,都是兩家上市公司投的。南非MIH是一家上市公司,傳統的媒體公司轉型,投資了騰訊,現在是騰訊的第一大股東,它持有的市值佔南非交易所市值1/3。

軟銀是日本的一家上市公司,最後主業不行改做投資,投中了阿里巴巴,也是阿里巴巴的第一大股東。所以這兩個公司是中國所有創投行業的心頭之痛,因為在中國不可能拿著上市公司的錢去投長期項目、虧損項目,基金不可能投這麼長的項目。

我記得2001年在上海碰到馬雲,他說你的基金多長?我說5年,他說你千萬別投我,我10年之內都不考慮上市,也不考慮賺錢。果然當年投阿里的所有創投公司,都沒有熬到阿里上市的那一天,只有孫正義,只有美國的上市公司雅虎,他們兩家在阿里投資上面獲得了鉅額的回報。

未來我們要遊說監管部門允許中國上市公司做創投,或者創投公司上市,來募集長期資本。這樣有助於長期支持高科技企業的創新,也不用上完市之後馬上賣掉減持,給市場造成很大的減持壓力。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醫療健康投資圖譜

如果說互聯網行業讓中國產生了十幾家世界級百億美金以上的巨頭,那麼未來在醫療健康領域,同樣能夠產生一批市值超百億美金的產業巨頭。

在全球總共有20家左右醫藥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美金,中國的A股公司有多少呢?A股市值最大的(醫藥)上市公司是恆瑞製藥,不到300億美金。中國的人口比美國要多3倍以上,隨著醫改、醫保、老齡化社會到來,消費能力也在高速成長,中國醫藥公司將會迅速發展。

目前A股前20家市值最大的醫藥公司加起來,市值不到美國最大醫藥公司市值的一半,這就是差距,同時也是機會。


汪潮湧:18年前,我為何錯過阿里?

新消費行業的未來機遇在哪裡?


新消費這個領域,更多創業機會來自於消費者下沉,小鎮青年引領市場紅利。最好的案例是誰呢?拼多多。

這裡面會有哪些機會呢?當然,大部分機會都被巨頭所連接了,現在中國最大的兩家投資公司就是阿里和騰訊,他們形成了巨大的新消費、新零售、新金融的生態,所以很多創業公司叫做to阿里巴巴、to騰訊。

新消費領域,我們要考慮新人群、新技術、新渠道,在這些領域裡去尋找創業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