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堡村雜記續

1 東門口

寧遠堡村雜記續

寧遠堡村雜記續

寧遠堡村的東門口最顯著的一景,是一座影壁。

東門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拆掉的,留下了一片很大的廣場,

文革期間建起了一座影壁,這座影壁保留至今已經五十多年了。

當時除了影壁,還有一座毛主席揮手的全身雕像。楊北節曾經在“寧遠堡村東門口”一文中有過較詳細的描述。

寧遠堡村雜記續

影壁上的內容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的變化,現在影壁上留下的痕跡,估計至少是十年以前書寫上去的。

東門口除了影壁,在廣場北面,現在農貿市場的位置,以前是寧遠堡大隊加工廠。

加工廠院子很大,院子北面是一個加工車間。車間裡有幾個鉗工臺,有立式鑽床、牛頭刨床、車床,最精密的機床是一臺臥式萬能銑床,記得是北京機床廠生產的那種。

當時加工廠的鑄造車間在東門裡龍王廟院裡,院裡堆滿了生鐵錠,東殿房是鑄造車間,有一座小型沖天爐立在屋外,屋裡地面是鑄坑,裡面都是黑藍色的細砂,工人在裡面造砂型。每當沖天爐出鐵時,靠人工從出鐵口接鐵水,兩個人抬著一個坩堝接鐵滿水,再抬到準備好的砂型前,從澆口把鐵水慢慢的倒進去,直到鐵水從另一個口流出來,一個鑄件就澆好了。每個坩堝澆一個鑄件,一爐鐵水能澆五個鑄件。澆好的鑄件要冷卻一天,還要放在一個箱子裡保溫一段時間。

鑄件毛坯是平口鉗,是加工工件時用來夾緊工件用的。

加工廠裡的工人都是村裡人,是不同時間從外面工廠、學校回到村裡務農的,都有一技之長,大隊把他們聚集到加工廠了。

那時候加工廠效益很好,主要產品就是平口鉗,僅這一項,加工廠每月能夠收入5000-6000元,當時這是一筆不小的收益,相當於現在的七八十萬了。

加工廠還有一個業務是製作焊接件,最多的是為各生產隊製作獨輪車。獨輪車用量很大,當時各隊的壯勞力,幾乎是人手一輛,都是生產隊提供的。獨輪車還外銷到其他大隊,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去年秋天回寧遠,在龐玉春家裡還看到了一輛獨輪車在院子裡放著,捨不得扔。

寧遠堡村雜記續

寧遠堡有什麼新鮮事,大家也會集中到加工廠院子裡去湊熱鬧。

那年四隊新買的一臺12馬力四輪拖拉機,楊北節帶人開回來時,先開到加工廠的院子裡,各隊的人都來看新鮮,膽子大的都上去在加工廠的院子裡開兩圈,熱鬧極了。

2 南大街

以前南大街最熱鬧的地方就是寧遠堡供銷社,在路東一個大門洞裡,院子很大,一排北房,一排南房,東房最短,也有六間。房子都是打通的,東房賣油鹽醬醋,北房買百貨、布匹、生產資料,南房是供銷社倉庫。

三套大車可以直接趕進院子裡,各生產隊用的化肥,都是供銷社僱生產隊的大車從口上或是沙嶺子拉到供銷社院子裡卸貨,然後再分給各隊用。

生產隊的一些生產資料,如麻繩原料,也放到供銷社,由供銷社代銷。

供銷社的貨品很全,有些短缺的生活物品,在供銷社都能買到。那時村裡的人家購買力不高,馬路東的工人家屬經常來,因為東西比馬路東商店品種多。

村裡人也經常到供銷社用雞蛋換醬油醋、牙膏、牙刷等日常用品。

換的時候,先把雞蛋放到燈箱上照一下,防止有“壞蛋”。

供銷社的售貨員都是村裡人,從各隊挑的一水的漂亮姑娘,因為來供銷社辦事的有很多是外村人,外事工作得有一個好的臉面。

供銷社為了方便社員生活,還開辦了小賣部,位置是在供銷社大門的南面。供銷社下班後,小賣部開門營業,油鹽醬醋、菸酒火柴、糖果文具,種類還挺多。

夜晚,南大街小賣部的燈光會亮到十點左右,漆黑的夜裡,那一抹燈光點綴了一道迷人的景色。我在“夜幕下南大街的一抹燈光”一文中講述了南大街的夜晚景觀。

寧遠堡村雜記續

寧遠堡村雜記續

下圖是拆遷前的南大街,左面就是寧遠堡大隊供銷社原址。

寧遠堡村雜記續

待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