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積累素材能夠寫好作文嗎?不可能!

素材是需要有心器才能夠容得下的,若是心器太淺,猶如沙漠,素材如種子,什麼樣的種子才能長在沙漠一樣的心裡?只有心器有足夠的容量,猶如沃土,但凡是種子,就能落地生根。

舉一例:粵教版課文《布衣總統》裡有這樣一段,孫中山先生去見張之洞,被拒見之後,孫中山先生回了一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布衣亦可傲王侯。課文給出的觀點是,胸懷大志。

如果心器太淺,這個素材的生命力也就到此為止。但是,如果心器足夠的深,你就會發現,這樣的觀點是有問題的。

張之洞作為一代名臣,絕不是什麼勢力小人,因此,絕對不會簡單的因為孫中山先生是一個老百姓就擺官架子。那為什麼張之洞會拒見呢?

其次,張之洞看到孫中山先生的回帖之後,會因為孫中山有這樣的傲王侯的大志就認為他是一個值得接見的人嗎?一個書生,讀了一些書,就敢藐視尊位,這叫目中無人!

所以孫中山先生的話絕對不是什麼胸懷傲王侯的大志。

那是什麼呢?所以要問,什麼才能夠傲王侯?孟子曰:崔提數尺,勿視其巍巍然!這種傲是一種胸中充滿道義正氣。張之洞也是一個讀聖賢書到家的人,他當然一看便知。所以賢賢易色,豈能不見?

由此可見,心器的深淺,決定了素材的生命力。心器若深,何處不是素材?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草一木,都可以是素材,又何必是名人名言?它們都能夠落地生根。

若是靠積累素材就能夠寫好作文,那還不容易嗎?到書店裡買幾本素材集,肯定比你倒出翻書摘抄來得有效率,但問題是,可有人這樣成功過嗎?若是心器太淺,名人名言放在眼前,也一樣不認識。比如說: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大家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是有幾個人能夠真正的懂得這句話的含義呢?所以,這句話再偉大,對於心器太淺的人來說,都是浮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