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科普:抗病毒後,為何還是有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是逃不掉的宿命?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如果HBV複製被抑制,乙肝病毒(HBV)相關的肝纖維化或肝硬化可以好轉,組織學上出現逆轉。

隨著纖維化的逆轉,臨床結果也得到改善。目前,口服抗病毒藥有非常好的療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接受了高效的抗病毒治療,但仍有10-20%的患者組織學結果顯示肝纖維化。

顯然,確定與纖維化進展相關的危險因素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乙肝科普:抗病毒後,為何還是有肝纖維化?

除了HBV外,其他肝臟疾病也被認為是罪魁禍首,如伴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或代謝綜合徵。有多項研究表明,同時患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或代謝綜合徵是影響臨床結果,如肝纖維化/肝硬化的危險因素。

有文獻表明,儘管使用了有效的抗乙肝治療,但血液循環或肝組織中的少量乙肝病毒仍然是有害的。有證據表明,在一項橫斷面研究中,不完全的病毒學抑制,特別是肝內病毒轉錄活性,與肝組織病理學異常有關。

乙肝科普:抗病毒後,為何還是有肝纖維化?

肝纖維化的最新研究

針對抗病毒治療患者血液中存在的低水平HBV與肝纖維化動態變化的關係,近期我國科學家在國際肝臟病雜誌《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上發表了一篇縱向研究。

該研究共納入了239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對他們抗病毒78周前後的肝活檢進行了縱向研究,採用實時定量PCR方法檢測病人血液標本中HBV-DNA和HBV-RNA水平。利用原位雜交法檢測肝組織中HBV-RNA。

結果顯示,在對239例患者進行了肝活檢後,有163名患者在入組時就已經出現纖維化(等於或高於stage3),22名(13%)患者纖維化出現了進展,24名(15%)患者纖維化出現不確定性,絕大多數——117名(72%)患者纖維化出現改善,發生逆轉變化。

單因素和多因素分析顯示,在第78周,感染進展的獨立危險因素是可以檢測到HBV DNA以及酒精的攝入。

儘管幾乎所有患者血液中的病毒量都很低(20-200 IU/mL),纖維化出現進展患者78周血清中HBV DNA顯著高於纖維化發生改善以及不確定性的患者。

從該研究的結果可以發現,抗病毒治療第78周的肝纖維化進展與較高的HBV DNA檢測率聯繫起來。

該研究認為,低水平的殘留HBV可能仍然會促進纖維化的進展,患者的HBV DNA水平應該被仔細監測。

乙肝科普:抗病毒後,為何還是有肝纖維化?

本文劃重點哦!

1、有效的抗病毒可以逆轉纖維化;

2、即使接受了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仍有10-20%的患者會發生纖維化進展;

3、其他肝病,如酒精肝、脂肪肝是纖維化發生的危險因素;

4、治療一段時間後,血清中存在低水平(20-200 IU/ml)病毒是纖維化發生進展的危險因素。

這提醒各位戰友,在病毒降至一定水平後,需用高敏DNA檢測病毒量,以防止血液中仍有少量病毒。如高敏檢測抑制不能轉陰,建議諮詢醫生,換藥或者加藥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