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末年燕云十六州是怎么被明打下来的?与之对比,是北宋得到燕云十六州难,还是明朝更难?

谚檎ZgKt6463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不当之处请斧正!

燕云十六州指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主要地区集中在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等地区。燕云十六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王朝经略北方的重要据点。五代时后晋石敬瑭向契丹纳降称儿,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自此,华北平原门户洞开,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可以长驱直入,直抵中原核心经济区,可以说自后晋失十六州,为祸中原数百年。

因篇幅有限前后问题我一起回答,宋、明两朝收复燕云难度各有千秋,时也命也运也,天时地利人和先说宋朝吧。正是燕云之地对中原至关重要,所以自五代后周起到宋朝,几代君主都矢志不渝力图收复。其中在号称“五代第一雄主”柴荣手中的北伐是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当时契丹辽国皇帝是人称“睡王”的昏君耶律璟,柴荣清醒地意识到,这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处在上升期的契丹换了明主,再想收复难度就大了,柴荣公元959年正式下诏北伐契丹,大军所到之处,宁州、益津关、瓦桥关、瀛州、以及淤口关的契丹守将纷纷望风而降。可惜在柴荣准备进取幽州之时,不幸染病英年早逝!而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采取“先南后北”的方针,而未及对契丹下手又莫名其妙的逝于“斧声烛影”。因此收复燕云的重任就落到继位的赵匡胤二弟赵光义身上。

赵光义此人志大才疏,军事才能上不如赵匡胤。公元979年,赵光义率军灭北汉后,企图乘战胜的余威,奇袭燕云地区。但是,宋军“攻围太原累月,馈饷且尽,士疲乏”,需要休整。且“人人有希赏意”,需要对攻克太原进行论功行赏以利再战。因此大多数将领不赞成立即向辽进军,但是赵光义是既想马儿长得好又想马儿不吃草,许诺攻下燕云一并封赏,决意进军燕云地区想打辽国个措手不及侥幸取胜。但是想法很好,现实骨感。宋军进兵神速,很快进逼并围攻幽州,辽南院大王耶律斜珍见宋军兵锋甚锐,不敢正面交锋,率兵进驻清沙河北,与幽州成犄角之势。然后此时宋军仅以一部牵制耶律斜珍,对于幽州周边的得胜口、古北口等未先期夺占,更加没有打援措施!当时辽主是有名的辽景宗耶律贤,得到宋军合围幽州的消息,派北院大王耶律休哥和南京宰相耶律沙统率精骑越燕山增援幽州。在幽州城下内外夹击,宋军大溃,赵光义兵败受箭伤乘驴车南逃,仅以身免!此一败,自残唐五代至宋的禁军主力死伤殆尽(宋军募兵制,补充不易),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至于赵光义的第二次北伐燕云更是错上加错,欺负辽国孤儿寡母已是不该,又喜欢越权指挥搞 “平戎万全阵”以至大败,彻底失不了夺取燕云的本钱。

最后轮到朱元璋来北伐燕云一统天下,准确的说明伐元是内部战争,战争的主场不在于对燕云一带那十二万平方公里的争夺,而在于取天下之大势,取得总攻大都(燕云之地)的外部绝对优势!朱元璋力排众议,效仿南北朝刘裕的北伐思路,采取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方针,先攻取山东,断元朝左膀,然后进军河南,断其羽翼,收潼关而守,阻元军增援,据其门户得天下形势,最后元大都势绝援净,不战而克!自公元1367年10月21日徐达率25万明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攻山东下河南夺潼关,至1368年8月2日徐达率军夺占大都,元顺帝不战而逃。自此,丢失数百年的燕云之地重回汉家手中!

宋、明之收复燕云,天时不同,宋时辽国契丹处于民族上升期,硬碰硬狭路相逢勇者胜。元末时天下大乱,朱元璋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伐元是天下大势。其实宋、明两朝将帅能力差不多,但战略决策人不同,朱元璋对于手下将帅充分放权,极少干预指挥,而且朱元璋的大局观、细节把控、军事能力明显强于赵光义,如果第一次宋辽战争的指挥者是朱元璋,燕云十六州收回的可能性大得多!

最后补充一点,当皇帝的最好不要亲临战场指挥,兵家之忌!苻坚、杨广试过,国破身亡,明英宗也玩过被俘了,一代战神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丽无功而返,后悔不该亲征,以前是太子时可以披坚执锐千里奔袭,当上万乘之君后就畏手畏脚,反而让手下将帅放不开,成了包袱,毕竟像朱棣、玄烨那样的皇帝极少,运气也太好了!


在天勿用


明朝能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宋朝不能。除开两朝综合军力差距外,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差异有一定的关系。



北宋建国时,辽国皇帝是有“睡王”之称的暴君辽穆宗耶律璟。

如果宋太祖赵匡胤当时北伐,北宋是有浑水摸鱼,收复幽云可能性的。但赵匡胤放弃了这次机遇,他选择先南后北,打南方去了。

等到太宗赵光义在位时,辽国皇帝已经变成辽景宗耶律贤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了。这两人都是明君圣主,辽国在他们治理下,国力强盛,政治清明,一点空子也不给赵光义钻。

赵光义后来发动的北伐,都是属于“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硬上”的典型失败案例。结果宋军在没条件的情况下,拿头撞铁,撞的一头包。而且还是一连两次。

最终,两次失利不仅极大的挫伤了宋朝人对北伐收复幽云的积极性,还挫伤了信心。以致后来没人再敢提收复幽云。

相比于宋初,元末的情况则大不同。

元朝末年的形势,很像东汉末年。都是农民起义,朝廷镇压不利,被迫放权给地方,继而形成豪强林立,军阀割据,朝廷统治空洞无物的局面。

当然,元末和汉末也不完全一样。

最大的区别在于:汉末群雄是在先剿灭农民军后,然后才开始的内讧。所以汉末三国的混战只在军阀之间进行,没农民军啥事;而元末则不同。元末的诸路拥元军阀在剿灭农民军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内讧。所以这就给了农民军坐大,逆袭反杀的机会。

公元1362年,这是一个关键年份。

这一年,朱元璋和陈友谅矛盾激化,大决战一触即发。此时,是一个元军南下,剿灭农民军的机遇。

然而,当时元廷内部居然决裂了。



元顺帝的皇后完者忽都和皇太子爱猷识理答腊结盟,拉拢官员,决定搞掉元顺帝。她们这一派被称为“后党”。

在地方上,割据河南大部、山西南部的王保保宣布拥护“后党”。

元顺帝为了保住皇位,自然也是拉拢官员反对皇后和太子。他这一派被称为“帝党”。

在地方上,割据河北、山西北部的孛罗帖木儿宣布拥护元顺帝。

为了争夺最高权力,这两派先是嘴斗,后来直接兵戎相见。大决战,打得一地鸡毛。

当时,朱元璋和陈友谅也正准备决战。但他们都怕元廷内部打不起来,所以起先,他们都在观望北方局势。直到确定王保保和孛罗帖木儿开撕,他们才放心大胆的决战。

公元1363年,陈友谅起兵六十万,与朱元璋决战于鄱阳湖。

当年十月,陈友谅兵败战死。

同一年,王保保与孛罗帖木儿激战。

第二年,元廷内部依旧激战。朱元璋则趁机吞并了陈友谅的地盘。

直到公元1365年,元廷内战才分胜负。以王保保最终击败孛罗帖木儿告终。

而此时的朱元璋则已经尽占两湖,江西以及安徽、浙江、江苏的部分地区。成为南方农民义军中实力最强之人。


元顺帝见孛罗帖木儿大势已去,没有利用价值了,为求自保,便派刺客杀了他。然后册封王保保为丞相,瓦解他和后党的同盟。并命王保保进驻河南,尽快扫清南方“余孽”。

结果,王保保受了元顺帝封赏,却不对农民军用兵。他带兵进驻河南后,调转头,直接就奔陕西去了。

当时,朱元璋正准备对张士诚用兵。他担心王保保会来打自己,就按兵不动。直到看见王保保挥师西进,与割据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开战后,他才放心大胆的东进,主动找张士诚决战。

如果当时王保保没有西进,而是南下,威慑朱元璋。张士诚或许还能多活几年。朱元璋也不可能那么快就统一南方,继而北伐。

公元1367年10月9日,张士诚兵败,江南富庶之地尽归朱元璋所有。

此时,不仅远在大都的元顺帝急了,就连跟王保保对阵的李思齐等人也急了。他们一起致书王保保,表示能不能先停战?待消灭了朱元璋后,我们再打,行不行?

结果王保保不搭理他们,就是一门心思的要先灭了不服他的其它诸路元军。

后来元顺帝怒了,下了一道圣旨,免了王保保的一切职务。把他一撸到底。

结果,王保保根本不搭理元顺帝。他率军退据山西,把山西境内不服他的元朝官吏杀了个精光。明目张胆的在山西搞割据,拥兵自重,当土皇帝。把元顺帝气的要死,下旨让各路元军剿灭王保保。

眼瞅元军内部四分五裂,又要开战,朱元璋简直要笑死了。这是天赐良机,要是这都不能问鼎中原,都对不起老天爷的厚爱啊!



公元1367年10月21日,即张士诚集团覆灭的当月,朱元璋审时度势,果断命令徐达、常遇春挥师北伐。

随后,25万明军浩浩荡荡,渡过淮河。先进入河南,紧接着又杀入山东。

公元1368年初,即明军收复山东前后,朱元璋登基继位,建立大明。

明朝的建立,极大的鼓舞前方将士的士气。

按道理来说,南方“余孽”都称帝了,明军都打到黄河边了,元廷内部应该摒弃前嫌,共同抗明才是。

然而,元朝也是命中该绝。

王保保不认错,元顺帝也不想赦免他。他们两个就这么隔空冷战。

割据陕西的关中拥元军阀缺乏主心骨,对明军的态度模糊不清。以至于潼关这个绝对不能丢的战略要地,竟然也拱手让给了明军。

明军收复潼关后,徐达派人监视关中拥元军阀的动向。他则与常遇春、汤和等人,挥军渡过黄河,剑指元大都!

公元1368年闰七月,明军打到天津。元顺帝惊恐万分,急忙下诏认错,恢复王保保的一切官爵职务,命其统领天下兵马,火速到大都来勤王。但王保保接旨后,却依然愤恨元顺帝,故意不救,坐观成败。

当时,李思齐那帮人又看不下去了,主动派人跟王保保讲和,希望与他共同抗明。但是王保保不想搭理他们。

直到当年的八月二日,明军攻入大都,元顺帝仓惶北逃元上都,元朝灭亡后,他才慢吞吞的表示会发兵救援。然而为时已晚。明军已经牢牢控制了幽云地区。

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明朝能够相对顺利的收复幽云十六州,与元朝当时的派系斗争,四分五裂,是分不开的。

我个人认为,就算朱元璋推迟两年北伐,都没关系。因为元廷那帮人内斗,可能都不用等明朝来打,他们自己就能把元朝斗没了。



当然,元朝的内讧只是明朝能轻松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客观因素。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决定因素,是明军的战斗力很强!而且深得北方民众的支持,能在战场上,凭实力完虐不得人心的元军。

因为攻克北京,收复幽云,从来就不意味着北伐结束了。守不住胜利果实,到头来,注定一切都是白搭。

北宋末年,宋军也曾从金人手里接收过幽云十六州。但宋军战斗力差,守不住,最终还是把幽云弄丢了。

相比于宋军,很显然,明军上下没有犯这种错误。徐达、常遇春收复幽云后,他们清醒的意识到:收复燕云,其实只是开始,北伐并没有结束!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所以,他们果断进攻山西,决心将王保保围歼团灭,为第一阶段北伐画上句话。

但王保保毕竟是名将,明军收复幽云的过程太轻松,以致上下都产生了一种元军不堪一击的松懈心理。王保保敏锐察觉到,这是一个设伏围歼明军前锋部队的机遇。


于是,他在山西韩店设下埋伏,将轻敌冒进的汤和打得惨败,歼灭明军八千余人。

汤和惨败后,王保保立即反攻,而他的目标就是大都城。

王保保当时心里盘算:如果徐达不派兵救援大都,他就攻下大都,迎接元顺帝归位。如果徐达派人来增援,他就在大都城外以逸待劳,设下圈套,再伏击明军一次。

这是一个看似万无一失的计划,无论徐达选择哪条路,王保保都是胜利者。

但是,徐达也不是吃素的。作为明朝开国第一名将,他看穿了王保保的小九九,没有顺着王保保的套路走。

他决定,大都城不要了!明军继续西进,向太原进攻。太原是王保保大本营,他如果不想老巢被抄,就必然要回援。只要王保保敢来,自己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给元军设个埋伏。

如果王保保不来,也没关系。大不了,他和王保保互换主场。

后来事实证明,徐达的设想是对的,王保保听说徐达没派兵回援,而是剑指太原,果然慌了神,立刻率主力回救太原。

不过出乎徐达意料之外的是,王保保进军之神速,居然赶在徐达攻城之前,在太原郊外截住了明军。这个人,很厉害!

元军截住明军之后,双方立即便发动试探性攻击。这一战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汉人骑兵与纵横天下的蒙古骑兵,第一次正面死磕。

由于两边都是名将坐镇,且双方的部队也都是精锐。所以这次正面遭遇战,双方都只是试探了一下对方的虚实后,就各自收兵了。

几天后,明军增援部队赶到。常遇春在与徐达商议后认为,王保保的部队并非草包,如果硬钢,肯定会死不少人。因而他们便想出了一个夜袭元营的计划。

这次夜袭战,明军非常打得非常成功,几乎将王保保的十万元军打的全军覆没,这是汉人骑兵历史上对蒙古骑兵的第一次大胜。王保保惨败后,带着护卫狼狈逃亡宁夏、甘肃一带,收集残部,决心东山再起。

攻克山西后,徐达正式进攻陕西。当时驻守陕西的李思齐、张良弼等人都不想打仗,所以在面对徐达进攻时,他们都直接投降了。

后来张良弼复叛,被徐达消灭;李思齐被朱元璋派去招降王保保,但被王保保砍下了一支胳膊。最后伤重而亡。

至此,陕西和山西平定,北方的大部地区落入了明军之手。明朝第一阶段的北伐,才算是正式画上句话。

后来明朝还有多次北伐。都是硬仗,但明军凭借不弱的综合战力,屡次挫元军。虽然明军也有一些败绩,但总体来说,还是胜多于败,能够在战场上压制北元残余。

如果宋朝君臣,无论是宋初还是宋末,能有明初君臣班子的水平。可能幽云十六州,早就收复了吧。


Mer86


宋朝赵官家和大明朱皇帝的家族遗传性格分析

燕赵节度使2019-05-20 13:04


赵家的宋朝和朱家的明朝,其实相差不过百年,但两朝的整体精气神完全不一样。

关于两朝的对比,网上争论太多,史料浩如烟海,观点多如牛毛,小子狂妄,试着从两朝皇帝的家族遗传性格基因尝试分析一下,或许可以对两朝的命运提供一点侧面的参考意见。

1. 赵家的基因。


赵匡胤是欺负老柴家孤儿寡母才夺了鸟位的。如果柴荣有个成年儿子,必定早就大加培养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且满朝文武也还会团结在太子周围。

因为跟着太子,自己照样吃香的喝辣的,跟着赵大造反,成本太高,自己又不是身无分文的泼皮无赖,犯不着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造反。

所以,如果柴荣有个成年的儿子,而且早早被立为太子,赵匡胤没戏。

多年后,赵匡胤的老妈杜太后临死前,对赵大赵二(赵匡义)说,要赵匡胤死后传位于赵匡义。如果柴家有一个成年儿子,哪轮到你,所以你要传位给你成年的弟弟。

这份遗书由宰相赵普记录,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大孝子赵匡胤同意了,甭管怎么说,传位给了赵二。


但赵二后来坏了规矩,这不说了,说我们的正题,说正题。

赵光义是个什么货色,他的军事才能令后人呵呵,比如伟大领袖军事天才毛主席读史时,就对赵二不屑一顾嗤之以鼻,批注道:此人不知兵。

因为,在赵二的指挥下,平定天下身经百战的宋军精锐之师,企图收复幽云十六州,但两次惨败,精锐之师丧失殆尽。赵二饮恨高粱河,开启了南逃狂奔模式,创下了夺驴车逃命之转进壮举。




从此以后,赵官家的家族患上了恐外症,并且世世代代遗传,子子孙孙简直是病入膏肓。

恐惧症恐外症是一种遗传病,更是一种传染病。

赵官家不仅自己家族遗传恐外症,还把整个宋朝的统治集团都传染上了。

其中最有名的是曹彬。


大将曹彬。

曹彬此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北伐幽云十六州的失败,曹彬的瞎jb指挥要负很大责任。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分兵三路攻辽,曹彬率领的为东路军为主力。但他孤军冒进、兵疲粮乏,军粮供应不上,无奈之下只好撤军。宋军仓促撤军,军队阵型混乱,被追踪而来的辽军抓住战机猛攻,结果宋军在在歧沟关大败。其他两路宋军听到主力惨败,只好撤退。

曹彬也回朝后也被治罪降职。

真可谓是:元嘉草草,令后人嗤笑。

老曹家实力坑老赵家的事还没完!

曹彬把恐外症传给了他儿子,他儿子又传给了他孙女……

曹彬的孙女后来嫁给宋仁宗成为皇后,史称慈圣光献皇后曹氏。

她的孙子宋神宗想要北伐,夺回幽云十六州,已经和大臣商议好了,到到庆寿宫告诉祖母这件事。

曹太后问:“储蓄赐予准备好了吗?铠仗士卒精锐吗?”

神宗说:“都已经办好了。”

曹太后说:“此事事关重大,幸运、凶险、后悔、吝惜在一瞬之间,得到燕蓟不过是南面受到朝贺而已,万一不行,则是生灵涂炭。如是燕蓟能轻易取之,那么太祖、太宗早就收复了,哪里会等到今日。”

神宗听了汗颜,说:“岂敢不遵从教诲。”


军国大事,辎重粮饷器械士卒都已经准备好了,就等皇帝一声令下,北伐幽云了,结果老妪一番话,就让宋神宗打消了筹划多时的军事计划。

军国大事,不听文武百官的,反倒问一个不知兵戈的深宫老妪,一席话就让筹划多事的作战计划停止,实在令人无语。

幽云十六州,永远是赵宋可望而不可即的一个美梦。

幽云十六州的汉人,也从南望王师又一年的失望中,逐渐开始认同契丹人的一国两制,与陋宋形同陌路,渐行渐远……

故梦留在故宫,未见大宋旗号!——罗大佑《首都》

*

*

北宋前期最大的危机,就是“澶渊之战”。

当时,辽军达到黄河边的澶州,还没打到首都呢,北宋君臣乱作一团,准备南迁。有的说要迁到成都,有的说要迁到南京。

宰相寇准大怒,大骂这些逃跑派,力劝宋真宗前往前线,御驾亲征,鼓励士气。


宋真宗勉强来到前线,宋军士气大振,山呼万岁,射死辽军主将,双方进入相持阶段。

此时,宋军是主场作战,辽军是劳师远征,宋军在河北还有许多军队,比如杨六郎的军队,完全可以切断辽军的补给线和退路。

如果在此时,宋朝君臣能够坚定斗志,与辽军决一死战,那么宋军的赢面要大得多。

可是这时候,赵家的恐外症开始发作,居然准备送岁币议和。

宋真宗派曹利用去议和,答应给百万钱财为换取和平,寇准暗中给曹利用设定了三十万的上限。

不仅如此,宋真宗还恬不知耻的称辽太后为婶(叔母),自己甘愿当侄皇帝。



石敬瑭是儿皇帝,赵官家是侄皇帝。

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赵官家送数十万岁币。

一个割地,一个赔款。

半斤八两。

*

*

北宋初年,大臣、诗人王禹偁写了一篇《唐河店妪传》。讲的是宋辽边境唐河店的一个老妇人,面对一个辽国士兵,毫无惧色,并且能够巧妙与之周旋,最后将敌兵推入井中的故事。

这则故事对于北宋时期屡受北方胡骑侵扰的边关百姓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因而广为流传。

可见,不是没有英雄无畏的人民,只有怂包的朝廷。

苏轼老爸苏洵写《六国论》,沉痛的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而力亏”,为了苟且偷安一时,不停的贿赂敌人,反而使得敌人更加壮大,自己更加衰弱,最后灭亡。这是对陋宋送岁币外交政策的抗议和愤懑。

可见,不是没有远见卓识的智慧之士,只有昏庸无能的朝廷。

*

*

宋太祖曾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

这不能说完全错,赵大说这番话,完全是鉴于五代强兵悍将动辄造反立天子,“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的可怕历史有感而发,

所以防止内部造反夺位尤其是军队控制是老赵家保住皇位甚至身家性命的重中之重。赵大掌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杯酒释兵权”,防止这些老部下也学自己黄袍加身。

至于外敌,只要他们不反对自己当皇帝,多给点钱物就无所谓,大不了多剥削老百姓呗。

多送岁币息事宁人,关起门来做天子,哪怕做辽国的侄皇帝也在所不惜。对外是侄子,国内是大爷。

以前读书时,教科书上说:“统治阶级为了自己的阶级利益出卖民族利益”。

想想看,历史学家就是牛逼!

外敌犹如魔鬼般的形象和恐怖的战斗力,已经深入赵宋君臣的DNA中,直到他们死亡、灭亡……

对有可能威胁他们的武将,要么废黜贬死,如狄青;要么直接下狱死,如岳飞。要么投闲置散,如韩世忠。

南宋末年,当赵官家、蛐蛐丞相要贬死宋将刘整时,刘整终于看清了赵官家的薄情寡义,刻薄残忍。

为了活命,刘整愤而投靠元朝,为元朝训练水师,从此南宋的水师优势荡然无存,灭亡进入倒计时……

总结:赵家的性格遗传基因:被外族打怕了,严重恐外症,对外妥协,软弱可欺,怂包软蛋。

萎靡不振,苟且偷安的赵官家统治集团,拖累带垮了整个民族的精神。


2. 再看看老朱家的基因。

与出身将门的赵匡胤不同,朱元璋出身草根,而是是元末的草根,更惨。

自己的父母大哥相继病故,家里连埋葬的地都没有,还是地主好心施舍才安葬了亲人。

抹完了伤心泪,朱元璋与他的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分开,各自逃生。从此以后,可谓在世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夕阳西下,回望故乡,瘦弱的朱元璋心中无限凄凉和无助。

在当了云游僧人后,在淮泗间说是化缘,其实和要饭没啥区别,受尽人的白眼驱赶,风餐露宿,尝尽人间疾苦。苦难磨炼了朱元璋,没有将他折磨死,反而让他的内心无比强大,体格高大健壮,老天要将大任于他了……



投奔了郭子兴后,逐渐赢得了郭的信任,不仅担任了他的亲兵,还当了他的干女婿。从此之后,朱元璋就像神武帝高欢一样,一飞冲天!


他召集发小,招兵买马,扩大势力,剪灭江南群雄。在南京登基后,吊民伐罪,替天行道,讨伐无道昏君,誓师北伐,将蒙元全部驱逐。


幽云十六州,离开了汉人四百年的故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疆土之中。

陋宋两次北伐,都被打的抱头鼠窜,而明军兵锋所向,莫挡其缨。不光是幽云十六州,朱元璋还力追穷寇,数次派兵深入大漠,扫荡草原,将北元势力打的抱头鼠窜,再也不敢南下牧马弯弓抱怨。

虎父无犬子。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更不是善茬。


他老丈人是明朝第一战神徐达。徐达驻守北平期间,朱棣向其求教,尽得老丈人兵法真传。

当藩王时,两次率师北征,曾招降蒙古乃儿不花,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在军中声望极高。

朱棣当上皇帝后,五次御驾亲征,犁庭扫穴,扫荡大漠,胡虏或败或窜。

强汉的卫青霍去病,巨唐的李靖李绩,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旷世战功,不过如此。

宣宗朱瞻基也是上过战场的,而且还亲手射杀了三人。

史载:兀良哈寇会州,帝帅精卒三千人往击之。己卯,出喜峰口,击寇于宽河。帝亲射其前锋,殪三人,两翼军并发,大破之。寇望见黄龙旂,下马罗拜请降,皆生缚之,斩渠酋。

镇国公朱寿同志也在应州大战来犯蒙古小王子,吹嘘亲手宰了两个鞑子兵,导致蒙古多年不敢寇边。

试问历朝除了开国的皇帝们,有几个敢主动前往前线对敌的?

老朱家重振天朝上国汉家天下雄风,睥睨万邦的心气,秒杀苟安的陋宋。

*

*

明英宗土木之变被俘,也先进攻北京,许多大臣惊慌失措,主张南逃。

于谦大骂:你们没有看到宋朝南渡的下场吗?大臣们的血性被激发出来,于是重新立了明代宗,抄起家伙跟蛮子干!



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江南的浙江兵也纷纷驰援北京,要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

就连当时的北京郊外居民也站在屋顶上向蒙古骑兵扔砖块瓦砾,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瓦剌人陷入了大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于谦更是身披铠甲在后面督战,谁敢后退直接砍了。大将石亨等人拼死作战,终于击退瓦剌。

有什么样的皇帝,就有什么样的大臣,就有什么样的人民。

不知道金兵攻打北宋东京汴梁时,汴梁人可有这样的血性吗?

我只记得神棍郭京。

在军民同仇敌忾之下,也先的瓦剌大军踢到了铁板上,灰溜溜的撤退回草原。

这是明朝前期最大的一次危机。

试问,在决战的时刻,如果当时北京城的全体军民没有决战的勇气和决心,反而想着送岁币割地皮苟且偷生,或者只想着南渡逃跑,偏安一隅,说不定当时北中国早就被瓦剌重新占领,蒙元重建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中国恐怕会再次进入一个南北朝时期。

所以说,老朱家带动了整个汉民族心理:斗志昂扬,勇于抗击外辱,宁可战死,也不屈服。

因为委曲不能求全,苟且不能偷生。

陋宋殷鉴不远,下场很惨。

反正都是死,抄家伙,跟狗日鞑子拼了!

就算战败而死,至少世间还流传着一个浩荡的大明魂,为万世敬仰!

而不是一个苟且偷生割地赔款以求苟活的孬种,千年后依然被耻笑!

*

*

我觉得老朱家的是这种心理:这江山都是我家祖宗打下来的,绝不容别人染指窥视。蒙古人都是我祖宗的手下败将。祖宗能,我们子孙后代也能!不能辱没祖宗。

在决战之时,抛开一切和平幻想,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绝不妥协。恰恰与陋宋形成了一个极端的反比。

老朱家对外族有种心理优势:他们是我们的手下败将,我们祖宗打败过他们!

本朝朱相当年改革时的一番抬棺材闯地雷阵言论,也是霸气侧漏的。

可见老朱家性格基因遗传之深!

*

*

在两国的开国时,征伐天下对比更加强烈。

北宋开国后,赵匡胤鉴于唐朝后期,南诏与唐朝连番大战,接着又引发庞勋兵变,成为唐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细思极恐,于是玉斧一挥:大渡河外不是赵宋领土。北宋不敢开疆拓土,成了一个内敛型王朝。


而大明开国,明军能征善战日天操地,所向无敌,毫无顾忌深入云南贵州,消灭蒙古残余势力梁王,将云南纳入大明版图之内。

此外,明军征伐所到之处有新疆哈密、辽东、朝鲜,大漠,甚至郑和下西洋,展现大明的富强,对域外各国炫耀强大武力。


“威德遐被,四方宾服,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这些,对宋军来说都是天方夜谭而已。

宋军,百万肥猪战五渣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