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在生活中其實會遇到這樣的例子,家長很容易和孩子鬧脾氣。孩子根本就不願意聽自己的媽媽到底再說什麼,給孩子建議說買這一件孩子也不會聽。

家長有時候會意識到孩子已經變得獨來獨來,孩子在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不會找家長交流也不會聽取家長的意見。

父母就會開始感到擔憂,難道是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開始出現變化?其實不是,是因為父母在孩子面前的話語權和影響力開始出現喪失的過程。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v 家長話語權

德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卡爾曼海姆說“在話語權的競爭之中,一旦不努力,就會很難再得到青睞力。”

隨著生活水平與環境的改變,使得孩子的對話權的要求就慢慢的開始增加,父母的話語權最好的影響時期就是在12歲之前。

在孩子12歲以後,孩子就會開始主動地疏遠父母,家長在這個時候就需要多多注意,家長應該在提前的給孩子植入正確的價值觀念,否則等孩子進入到了青春期,話語權更加就沒有了。

對於家長來說,想要增加與孩子之間的交流應該要做到以下這幾點:

1.不要輕易的失去孩子的信任感

2.要讓孩子可以感受到你在努力的熱愛生活

3.孩子在每個關鍵時期,父母都應該在孩子的背後堅持孩子,給孩子依賴,也給孩子信任。

4.教育孩子本身就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的心甘情願的付出是一定會受到孩子的內心的愛戴的。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v 家長應該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第一. 信任感

在我國古代大學問家曾子就有一個很經典的“殺豬教子的典故”:一次妻子要去街上買東西,可是自己孩子的一直跟著母親一起去,怎麼都哄不住孩子。

母親就想到了一個辦法,和孩子說“如果你現在不去的話,等我回來我就殺豬給你吃”。孩子果然聽到了這個好消息,就很開心,讓媽媽上街了。

等到妻子上街回來以後,就發現曾子開始要殺豬了,妻子就對曾子說“我是跟了孩子說了我上街以後給孩子殺豬,可是這只是為了哄孩子,不是真的啊,你怎麼可以說殺就殺呢?”

曾子就立馬說“你已經和孩子承諾了,你就需要做到,作為父母怎麼可以欺騙孩子呢?家長的行為是會影響到孩子。”

其實這樣的一個行為在現在家庭也會出現,比如家長會選擇先哄著孩子講出一個心動的條件制止孩子的行為,等做完了這件事以後就選擇遺忘或者不完成了,這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失望更是一次欺騙。其實在生活中就會出現這兩種情況: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1. 家長先哄孩子,最後開始說話不算數

這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比如在生活中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做錯了一件事,就可能對孩子說“你大膽地告訴我,今天發生了事,我不會責怪你的。”

孩子可能就相信就已經相信了家長的話,就會把說出來。家長聽到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後,可能就會馬上變臉,責怪自己孩子怎麼可以做錯事之類的話,孩子大膽說出來已經是選擇相信父母了,可是父母孩子責怪了自己,孩子開始失望,也會不相信父母了。

2. 孩子受到委屈和父母訴說,得來的是責罵

孩子在受到了委屈或者欺負的時候,本來就是壞情緒,如果在這個時候還是得到了父母責罵,就會選擇不會相信父母了。自己的孩子在外受到了委屈,父母的第一時間不是選擇詢問情況和安慰,而是選擇數落孩子。

當然對於孩子的信任度提高,家長就應該這麼做:父母學會鼓勵孩子孩子經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願意向你表達感情的時候應該要聆聽;不要輕易地給自己的孩子貼任何的標籤。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第二. 吸引力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全部的教育或者說是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是要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端正的和完善上。

1. 父母品質過關

在新聞中報道了新聞,某先生的孩子因為成績優異被背景知名大學錄取,當他們還沉浸在喜悅時候卻接到學校電話說。

因為父親的失信行為,如果現在不及時處理,機會錯失錄取孩子上學。因為這位先生在法律角度看來,擁有還款能力可是卻不還錢,導致構成犯錯甚至還影響到子女。

孩子是會被父母的影響到的,無論是父母做事的態度還是父母的品性,人品不好的父母,不會在孩子面前擁有話語權。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2.充滿熱愛

對生活保持激情與熱愛,這是一個很棒的追求,培養孩子對生命的的熱愛也是家長一個重要生命之一。父母可以擁有自己愛好。

可以將普通的日子過得熱氣騰騰,家中可以充滿家的溫馨,這是給孩子帶來的不僅是愛更是一個完美的童年生活,自然這樣的環境培養出的孩子更是十分的美好。

培養孩子熱愛生活以外家長還要教育孩子熱愛自己事業,教會孩子熱愛之前,家長也是應該首先具備的,家長熱愛自己的事業對自己的事業負責,自然就會成為一個家庭的發動機,影響到自己兒女。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第三. 依賴感

作為孩子的父母不僅是孩子的教育者更是孩子的親密的朋友,為人父母,最好層次就是時常可以帶給孩子懷抱、溫暖、支持以及鼓勵孩子去發揮,父母就是作為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在孩子看來,父母就是孩子的力量,但是孩子對父母是要“適度依賴”,當孩子需要父母的時候,父母需要能在身邊身邊給孩子提供幫助。孩子對於父母的適度依賴,是會在心理上帶來一定的效果,是可以給孩子帶來很多的鼓勵作用。

但是不要理解錯這個意思是什麼,在美國是由法律規定,13歲以下的孩子不能一個人在家,外出也是必須要人陪伴。

因為對於13歲的孩子來說,心智不夠成熟和有一定的經驗。比如家長為了鍛鍊自己的孩子,讓8歲的孩子獨自一個人去超市買生活用品。

當然家長的想法是很好也為了鍛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但是無論還是要注意到孩子的安全。其實等到孩子在13歲以後,孩子自然就會產生獨立意識。

孩子越來越獨立,父母話語權喪失,增強交流從這四個因素出發

第四. 服務性

這個對於父母來說就是將自己“精力”“物質”“精神”都可以給孩子,為孩子帶來健康成長,父母心甘情願的付出是會得到孩子無言的感激與信任的,孩子的回報也是一種大大的感激。

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顆樹,用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如果是一個“低服務類型”父母,在《育兒基本2》中提到了幾點特徵,比如父母會對孩子說:我很忙,我也做不到或者是沒有辦法呀。

你自己想一想應該怎麼解決吧等之類的話語,其實這種情況,每句話都已經包含的就是對服務孩子的抗拒,低服務的對待孩子就會帶給孩子低質量的服務,慢慢的不僅影響孩子更會影響到親子關係。

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能夠得到相互之間的尊重是很重要的一步,想要教育處一個好的孩子是需要家長需要到不斷地耐心與成長的!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