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啟示錄: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王立武”,究竟有何動因?

名人啟示錄: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王立武”,究竟有何動因?

撰文:郭珣;圖片:網絡

眾所周知,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統的女皇帝,她既是唐太宗的武才人,又是唐高宗的武皇后,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女人和皇帝。唐高宗一生冊立了兩位皇后:一是王皇后,二是武皇后,並且武皇后是王皇后親自從感業寺迎接回宮的,王皇后把她當作與蕭淑妃爭寵的一枚棋子,此舉當時遭到了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一幫老臣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王皇后是“前門拒狼,後門迎虎”。王皇后無寵無子,她為了保住後位,以迎接武則天回宮與蕭淑妃爭寵為代價,換來了唐高宗冊立王皇后養子李忠為太子的詔書。後來,由於王皇后與武則天在後宮的一系列舉動,導致唐高宗李治滋生了“廢王立武”的心思,並且付諸行動。可以說,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是她一生中極其重要的轉折點,也是她能當上女皇帝的鋪路石。那麼,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王立武”,究竟有何動因?

名人啟示錄: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王立武”,究竟有何動因?

撰文:郭珣;圖片:網絡

一、唐高宗為何廢黜王皇后

(一)家世顯赫,挑戰皇權

王皇后是唐太宗親自冊封的晉王正妃,也是唐高宗李治的原配皇后。王皇后為西魏左僕射王思政的孫女,是司空魏國公王仁祐的女兒,她的父母兩族都是唐朝皇室的姻親,其叔祖母是唐高祖李淵的妹妹同安大長公主,母親魏國夫人柳氏的叔母是唐高祖的外孫女,她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王皇后自恃為李唐姻親,是唐太宗親自冊封的皇后,性情耿直,不能委曲己意而奉承唐高宗,她的母親柳氏與舅舅柳奭進宮從不行禮,令唐高宗心生不悅。王皇后倚仗自己背後有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朝廷元老撐腰,不論大事小情,只要與唐高宗意見不合,她就向長輩們告狀哭訴,搬救兵向唐高宗施壓,完全不顧唐高宗的顏面。在長孫無忌等老臣心裡,唐高宗是稚嫩的兒皇帝,需要加以調教;在唐高宗心裡,自己是一國之君,一言九鼎,皇權不可挑戰。因此,王皇后經常搬救兵施壓限制皇權,觸犯了唐高宗李治的逆鱗,對她心生不滿與怨言。

(二)刻薄下人,母儀失範

王皇后容貌漂亮,性格溫順,原本內心善良,由於她不受唐高宗李治待見,彼此話不投機,經常爭吵,內心抑鬱苦悶,不知怎樣改善夫妻關係,緩和彼此的矛盾,又不知如何宣洩排解內心的壓力,就經常對身旁伺候的宮女和太監發火,發洩內心的苦悶和不滿,並時常做出刻薄下人之舉,完全不顧自己皇后的身份地位,言行舉止不符合禮儀,完全喪失了母儀天下的基準。

(三)無寵無子,後宮不寧

由於王皇后不得寵,入宮多年一直未有子嗣,她擔心自己的後位不穩,內心愁苦,心生焦慮,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日。先蕭淑妃得寵,生育有兩女一子,王皇后為了爭寵,將武則天迎接回宮,讓她得寵擊敗了蕭淑妃,沒想到武則天比蕭淑妃恩寵更盛,接連生子,讓王皇后頗受打擊。於是,王皇后轉而與蕭淑妃聯手,一起在唐高宗面前汙衊陷害武則天,企圖鬥垮武則天,無奈唐高宗不相信她倆。王皇后身為六宮之主,理應團結妃嬪,化解彼此之間的矛盾與恩怨,維護後宮祥和的局面,為唐高宗分憂解難,但她卻自己疑神疑鬼,搬弄是非,挑撥離間,讓後宮愁雲慘淡,瀰漫血雨腥風,鬧得雞飛狗跳、雞犬不寧,讓唐高宗頭疼不已。

(四)公主早夭,難辯清白

唐高宗與武則天的長女安定思公主剛出生不久,王皇后前去探望她,獨自逗弄她玩耍,還哄她睡覺休息,沒想到王皇后前腳剛走,唐高宗後腳就趕到了,當他發現自己心愛的公主在王皇后探望之後就命喪黃泉、一命嗚呼了,內心十分震怒,他向王皇后討要說法,王皇后也自辯不清,於是,他認定是王皇后殺害了安定思公主,想要“廢王立武”一箭三雕,既能以此懲罰王皇后為安定思公主報仇,又能安慰承受喪女之痛的武則天,更重要的是藉機擺脫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們的掌控,增長自己的皇權。安定思公主的意外死亡是唐高宗李治“廢王立武”的導火索,雖然他“廢王立武”的舉措遭到了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人的強力阻攔,但他心意已決,只不過還需等待更有利的時機下手而已。畢竟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老臣護得了王皇后一時,護不了她一世,唐高宗年輕,他等得起,王皇后被廢是遲早的事。

(五)後宮爭寵,施行巫術

武則天恩寵日盛,接連生子,唐高宗又有“廢王立武”的心思,王皇后惶恐不安,她與母親柳氏密謀,求得巫祝想以“厭勝之術”詛咒武則天死亡,事發後唐高宗大怒,武則天趁機誣陷王皇后與母親柳氏挾媚道蠱惑唐高宗,唐高宗不許柳氏進宮,罷黜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並準備廢掉王皇后,再次遭到長孫無忌和褚遂良的勸諫阻攔。後來,李義府、許敬宗等人暗助武則天,以偏邪之言刺激唐高宗發怒,廢黜王皇后、蕭淑妃為庶人。

名人啟示錄:唐高宗李治為何要“廢王立武”,究竟有何動因?

撰文:郭珣;圖片:網絡

二、唐高宗為何冊立武皇后

(一)兩情相悅,心意相通

武則天才貌雙全,秀外慧中,她才智過人,兼涉文史,頗有詩才,精通書法,她十四歲時入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為唐太宗鋪案磨墨,陪他批閱奏章。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在四十歲時病逝,晉王李治尚小,由唐太宗留在身邊親自撫育。武則天與李治年歲相仿,朝夕相處,日久生情,他們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心意相通,相互扶持,感情深厚。原本李治年幼貪玩,心無城府,毫無爭儲之心,是武則天暗中點撥並施壓,讓李治開始對皇位感興趣,併成功冊立為太子。可見,武則天認識李治在先,並且她對李治爭奪儲君之位、冊立太子、登基稱帝有功,唐高宗自然會感念她的恩德,對她另眼相待。

(二)善待下人,言行合儀

武則天是荊州都督武士彠的次女,她母親楊氏為隋朝宗室女,武士彠早年從事木柴生意,家境殷實,唐高祖李淵起兵時曾獲得過他的錢財資助,由於當時商人身份地位卑賤,武則天在後宮遭到出身門閥士族的后妃們嫌棄,她不僅在後期重用寒門子弟,而且早期在後宮善待自己身邊服侍的宮女和太監,還結交被王皇后刻薄虐待的下人,將唐高宗賞賜的金銀珠寶都分發給他們,贏得他們的好感和信賴,使他們成為自己在後宮中的強力後援團,不僅保證了自己與孩子們的安全,而且能及時獲得王皇后的舉動與重要信息情報,使自己搶佔了先機,遇事能積極應對,不至於被動挨打。

(三)子貴母榮,後宮安寧

王皇后無寵無子,過繼了養子李忠,而蕭淑妃生有兩女和一個兒子李素節,王皇后和蕭淑妃都是獨子,都要擔心獨子病逝夭折或被害。在唐高宗李治看來,如果獨子登基稱帝,要麼被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殺害,要麼會殺害其他同父異母的兄弟,都會導致江山社稷不穩,後代子孫不旺。武則天生有李弘、李賢、李顯、李旦四子與安定思公主、太平公主兩女,子嗣眾多,在血雨腥風的宮鬥中佔有優勢,畢竟同父同母,血濃於水,感情深厚,不可能都被殺害,也不可能殺盡一母同胞,因此,立武則天為後,既有利於朝廷穩定,又能保全子嗣。

(四)輔佐朝政,如虎添翼

武則天喜愛讀書,兼涉文史,她才智謀略過人,精通書法,曾經陪伴唐太宗批閱奏章,處理政事經驗豐富,能夠出謀劃策,是不可多得的理政幫手。唐高宗李治患有頭眩症,思慮過多就會犯病,頭暈目眩,他身體健康欠佳,不能過多操勞,急需一個治國理政的幫手,能夠幫他出謀劃策,批閱百官上報的奏章,畢竟將治國大權交給別人不放心,“夫妻本是同命鳥”,夫婦一體,武則天無疑是輔佐唐高宗治國理政的最佳人選。

(五)目標一致,攜手共贏

王皇后無論大事小情都要向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告狀搬救兵,讓他們向唐高宗施壓,限制他的皇權,唐高宗堂堂一國之君竟然遇事不能自己當家作主,他迫切想要擺脫這些老臣們的監控,將權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真正地實現君臨天下,享有九五至尊的威嚴。由於國師李淳風預言“唐三代以後,有女主武氏為王”,唐太宗對武則天不再寵幸,並對她動了殺機,但袁天罡講述了武則天不可殺的理由,並且最終她會將江山社稷歸還給李唐子孫,天意不可違,武則天方才得以保命。但是,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老臣牢記唐太宗的遺言,必須讓武則天出家為尼,一心認定她是妖女,會禍亂朝綱,不僅阻攔武則天回宮,而且處處維護王皇后,阻攔武則天封后,他們都是武則天前途的絆腳石。顯然,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目標是一致的,他們可以聯手共同抗敵,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三、“廢王立武”事件的啟示

(一)核心價值,鶴立雞群

王皇后與蕭淑妃都是容顏漂亮,空有皮囊,以色侍人,不能長久,畢竟“花無百日紅”,年老色衰就會遭嫌棄。武則天龍睛鳳頸,容顏舉止美麗,才貌雙全,秀外慧中,才智過人,兼涉文史,精通詩歌和書法,能出謀劃策,協助唐高宗李治治國理政,批閱奏章,令王皇后和蕭淑妃望塵莫及,這是武則天獨特的價值所在,也是她恩寵日盛的根本原因。這說明在一個團隊或集體中,我們必須挖掘自己的潛能,培養自己獨特的才能,發揮自己的核心價值,使自己不可替代,才能鶴立雞群,傲視群雄,並巋然不動,屹立不倒。

(二)團結隊友,壯大力量

王皇后刻薄虐待下人,武則天既善待服侍自己的宮女和太監,又真心結交被王皇后刻薄的下人,將唐高宗的賞賜與他們分享,使他們成為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心腹之人,不僅保護了自己與孩子們的安全,而且團結了隊友,壯大了力量,能及時獲取王皇后的一切信息,知根知底,“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搶佔了先機,避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這說明我們平時不要與人為敵,更不能四處樹敵,而要心地善良,與人為善,樂善好施,樂於助人,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壯大隊伍和力量,在遇到危難時才能夠獲得必要的援助,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三)安分守己,後發制人

王皇后出身顯赫,又有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撐腰,習慣於仗勢欺人,總是先發制人,衝動魯莽,身在明處出招快,只想一步棋,應變能力差,難以接招,最終以失敗收場。武則天的父母晚婚,年邁已逝,在朝廷沒有後臺,還有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拆臺,步步緊逼,她一直安分守己,隱忍不發,她利用眼線收集情報,將王皇后的信息儘早掌握在手中,看一步想三步,思慮周詳,積極應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打她個措手不及,最後反敗為勝。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無事找事,惹是生非,面對壞人的挑釁不害怕,“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收集全面的信息,謀劃多種方案,做好充分的準備,積極應對,靈活應變,各個擊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四)離心離德,同心同德

王皇后與唐高宗雖是結髮夫妻,卻彼此離心離德,最終以廢黜王皇后收場。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雖是半路夫妻,卻同心同德,不僅被冊立為第二任皇后,而且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正統的女皇帝。這說明兩個人如果價值觀不同,目標不一致,兩顆心會分開遠離,行動不協調,兩個人就會分道揚鑣,各走各路。如果兩個人理想信念相同,價值觀一致,樹立相同的奮鬥目標,兩顆心會靠近聚合,步調一致,兩個人就會志同道合,攜手同行。

(五)目標一致,合作共贏

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作為唐太宗李世民臨終前的託孤大臣,百般維護唐太宗冊立的王皇后,不論是處理朝政大事,還是處理後宮瑣事,都要向唐高宗施壓,經常插手唐高宗的國事和家事,他作為一國之君、一家之主,權力受到了限制,迫切想要擺脫他們。同樣,長孫無忌、褚遂良、柳奭等元老重臣為了維護王皇后,處處為難武則天,成為她前進道路上的巨大障礙。唐高宗和武則天目標一致,他們聯手合作,廢王立武,最終實現了共贏。這說明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存小異求大同,尋求到彼此的共同目標,追求合力,齊心協力,攜手前行,共同奮鬥,實現雙贏。

尊敬的看官們,不知您意下如何呢?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載哦,轉載時請註明文章出處和作者,原創寫稿不易,請尊重作者的勞動成果,禁止抄襲用於商業用途,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