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這和哪些因素有關?

楊楣


有很多朋友已經提到了一些重要的因素,例如日本人做事認真嚴謹、日本有較高的科研投入,日本的科研人員地位較高,不光是在院校、甚至在企業也有很大的研發團隊……這些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即使這些因素都滿足,仍然未必能獲得諾貝爾獎——因為做事嚴謹、高科研投入等等都不能保證科研的「原創性」,而諾貝爾獎獎勵的是隻原創性的工作,也就是說,在一個迅速發展的科研領域,通常只獎勵第一人,日本之所以是諾貝爾獎大國,關鍵就在於這種原創性。

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科技創新不同,日本是一個可以「關起門來創新的國家」,在歐美,大家通過討論和交流產生新想法,但是日本人更加孤立,日本的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就完全是在戰後惡劣的環境裡做出了原創性的成就。後來日本的許多科學大家都有類似的感覺,不管是來自於大學還是企業的諾貝爾獎,他們都常常是自己在一個較小的學術領域內做出了非常深刻的工作——當然,這種風格到底是好是壞其實是有爭議的,例如中國通過引進許多海外人才,同樣迅速提高了中國的科研水平,只不過,這種「引進」常常是希望有確定性的回報(發表多少多少論文),因此引進的人才會傾向於在原來的研究領域快速發表大量文章,追隨原來導師的研究方向。正是因為日本人的這種看起來有些孤立的風格,才使得日本的科學家常常不是去追隨世界上「主流」的研究方向,做一些跟風的研究,而是傾向於原創性的研究,開創出新的學術領域。


傅渥成


日本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這和哪些因素有關?

“日本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應該是指日本在進入新世紀後的18年拿到了18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項,如此偉大的成就成為了一種令人震撼的現象。

震撼之餘,我們不僅要問一句,這是為什麼?

根源

追根溯源,需要上溯到上上個世紀由西方列強挾高科技的堅船利炮加諸中日等“未開化”國家的那場民族危亡的危機。

俗話說,危機是危也是機。

危機面前,日本化危為機,一場以“脫亞入歐”為主旨的明治維新引領日本從各個方面全面“西化”,尤其是社會制度、思想、教育、產業等方面。

當時,“全面西化”運動的倡導者和締造者,日本近代著名思想家福澤諭吉其《文明論概略》中說:“如果想使日本文明進步,就必須以歐洲文明為目標,確定它為一切議論的標準,以這個標準來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

除了改寫了日本的進程,明治維新最深刻的烙印印在了作為鄰邦的中華民族身上,形式上是最深重的屈辱。

從1868年明治維新開始,到1895年的甲午戰爭,以及20世紀初的日俄戰爭,“小”日本在短短的不到40年內,從一個閉關鎖國的落後國家一舉蛻變成一個西方強國。

這種脫變除了顯見的工業化,更在於思想上的全面西化。

反觀,我們稍晚的洋務運動,“中體西用”的指導思想閹割掉了最亟需的思想解放,成為了一場註定失敗的半吊子資本主義產業化改良,社會還是那個“天人合一、陰陽五行”的封建社會,甚至直到今天。

權本位的消除

權本位主義是我們民族國家幾千年來最根深蒂固的弊端,人的社會價值幾乎全部體現在“官位”與“權力”。

日本明治維新政治改革上的君主立憲制,此後政治家僅僅是一種並不是那麼被人尊崇的一般性職業,從而從根本上消除了權本位存在的基礎。

只有權本位這種痼疾被清除,人才能真正的“安居樂業”。

對於科學家來說,“業”當然是科學研究,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科學研究主業上的成就獲得足夠的社會地位和聲譽,而不需要“出賣”科學成果換取“人大副委員長”“政協副主席”等“權位”來體現社會價值。

日本教育和科學的“大躍進”

新世紀18年18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僅僅是日本教育和科學的“大躍進”最集中的體現。

其實,這種體現早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期間日本的工業化就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然,也正是崛起養大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導致日本在二戰中遭受毀滅性打擊。

但是,由於日本已經從思想和政體上完全西化,可以說早已完全“脫胎換骨”。有了這個基礎,再轉入和平建設和經濟發展後,從1950年代到80年代,短短的30年,日本能創造另一個經濟奇蹟也就不奇怪了。

基於從明治維新建立起來的全面西化的教育體系,加上經濟迅速崛起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在上世紀70~90年代經濟繁榮期極大的加大了科學研究的投入。

我們知道,諾貝爾獎的獎勵項目通常是被時間驗證具有極大的理論或應用價值的重大科學研究成果,這需要一定的時間週期。

日本新世紀獲得諾獎的科學成果基本上都是那個時期達到產物。

換句話說,新世紀,日本科學家18年獲19項諾貝爾自然科學獎,是日本百餘年各種積累的“變現”。


掙脫枷鎖的囚徒


日本拿諾貝爾獎到了拿到手軟的地步,本世紀在諾獎上僅次於美國,這並不是日本本世紀的成就,而是日本在科學技術領域的長期積累,像剛剛分享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本庶佑的獲獎研究開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在1992年獲得突破的。

日本科學家獲得如此多的諾貝爾獎有很多因素,我覺得最主要的在於人,在於幾代日本科學家在國外短期留學後能夠回到日本,並且長期地兢兢業業地從此科學研究。這是日本的傳統,19世紀末期,北里柴三郎謝絕了微生物學大師科赫的挽留,歸國效力,可以說因此失去了共享第一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機會。一路上英國牛津大學、美國賓州大學均以教授職位相邀,他不為所動。這個傳統一百多年來一直被日本科學家繼承著,包括本庶佑。

我以前那些日本同事,大多數都返回日本,對於他們來說,只要有合適的位置,過得去的待遇就可以了,並沒有和美國的條件相比。

中國科學家也曾如此,從留美幼童開始,學成後為祖國報效是中國科學家的傳統。現在也有很多人回來,但或者是在海外找不到工作了,或者是圖著回去包二奶騙科研經費,或者兩頭都霸著。這就是中國和日本在科學領域的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雖然日本也有在科學上造假事件,但大部分日本科學家是真正的科學家,具有科學世界觀和思維,具有科學家的品德和職業道德,這是日本在科學領域飛躍的基礎。

反觀中國,不管是土生的還是海派的,在這方面非常不合格,就說給中醫站臺的有多少是海歸海半歸?在知識上和時代接軌了,但在思想上落後於時代,這就是中國和日本在科學領域的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二。

謀事在人,持之以恆,是日本在諾獎上成功的主要因素。


京虎子


今天白天還看到朋友圈有人發一個圖片,國內某報在多年前發的,大概內容是日本揚言要在50年內拿30個諾獎。

我想當時人們可能會認為這是個笑話,但是如今看來,日本做出這番豪言壯語似乎並非只是說說而已,看來他們動了真格的。

那麼日本在拿諾獎方面成果豐碩,到底是哪些因素或者說他們做了哪些方面的投入呢?

首先來說,是他們對基礎研究的重視與投入。他們並不是一味地追求短期成果,或者只是重視實用研究。諾獎也幾乎是頒發給基礎研究領域的。可以說日本在基礎研究方面的投入和重視是他們厚積薄發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廣泛的基礎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其次,就是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了,比如他們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拒斥。當年小保方晴子事件也可見一斑了,而反觀我們,韓春雨事件經過長時間的調查,也只是給出了沒有主觀造假的結論。

第三,也有國家的大規模經費投入和政策支持,比如日本根據《科學技術基本法》而設立的五年制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正是在第二期中,日本提出了“50年30人得諾獎”的計劃。同時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也為科研人員提供了大量的研究經費支持,比如2012年的諾獎得主山中伸彌在iPS細胞開發方面就從該機構獲得過3億日元的支持。

所以,日本的科研人員能獲得諾獎,得益於很多因素的綜合,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中國近年來不斷增加基礎研究投入,國家也出臺政策支持基礎研究,那麼中國人在不久的將來獲得諾獎也是值得期待的。

讓我們為中國的科學研究鼓勁加油,也期盼中國科學家早日摘得諾獎桂冠。


WANG論科普


日本人18年得了18個諾獎,很多人已經有所論述,我來做一些補充。

首先,這與日本人做事情的認真程度是有關係的。其實,科研最重要的是靈感,其次是認真。在這方面,靈感我們不好說,日本人與中國人差不多,都很聰明也都比較保守,在思想上的靈感其實不太敢發揮。但日本人相對比中國人要認真那是肯定的。比如日本的田中耕一,得了諾貝爾獎,他只是一個本科學歷在公司裡上班做研發的人,為什麼他可以得諾獎,主要還是認真,實驗做了一次又一次,細節上很認真,真的把工作當作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而我們中國人在企業上班做研發的,很多人在細節上可能就沒有那麼認真,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反正就是把工作當作是一個混飯吃的事情。

其次,這還是與日本對科研的投入有關係的,而且不但政府投資 ,企業也投入。小柴昌俊得諾貝爾獎的工作,用到了上萬個光電倍增管,來自日本一家叫做濱松的公司。當時提供的價格非常便宜,公司可以說是不賺錢的。但濱松為什麼要支持小柴,雖然也是為了給自己做廣告,但人家畢竟是捨得拿出真東西去投入的。後來那麼光電倍增管出事故燒燬了不少,濱松繼續支持。要換在中國,估計就不支持了,或者看你實驗做了一半了,就半路提高價格到100倍,讓你買也不行,不買也不行。這種事情日本人做的好,既然要支持,就支持到底。


瀟軒


(本庶佑)

日本在18年裡有18位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中包括後來取得美國國籍的南部陽一郎和中村修二,日籍獲得諾獎的只有16位,但是這也已經足夠驚人了。相比我國兩位獲得諾獎的莫言和屠呦呦,他們兩個人的爭議在獲獎之後就沒有停止過,也就是說很難服眾。再加上屠呦呦獲獎還是因為中醫,就更加讓人感覺底氣不足了。反觀日本的科學家,他們的獲獎名至實歸,並無太多爭議,這說明18塊諾獎金牌確實代表了當今世界頂尖的科研和技術水平,無論我們多麼討厭和仇恨日本人,在科技領域,我們必須承認兩國差距太大。那麼日本採取了哪些神功秘籍,能夠讓他們在2001年就敢喊出“50年獲諾獎30人”口號呢?當年被嘲笑是痴心妄想,現在時間未過半,獲獎數量已經過半,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有原因,但是並不神秘!只是人家這種科研製度,要想在我國推廣下去,實在是難度不小。

【原因之一:政府主導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建設】

要知道,日本在2000年,白川英樹獲得了當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距離上一次利根川進獲得生理醫學獎已經13年之久。這13年時間,日本政府並沒有等待,而是在制定“科技基本計劃”。日本政府制定並實施的《第一期科技基本計劃(1996 年~2000)年》提出“將積極振興基礎研究作為推進研發的基本方向“;在《第二期科技基本計劃(2001年~2005年)》中提出“將推進基礎研究作為科技戰略重點”;在《第三期科技基本計劃(2006年~2010年)》中提出“確保多樣性和持續性,切實推進基礎研究”;在《第四期科技基本計劃草案(2011 年~)》中提出“立足於獨創性和多樣性,加強基礎研究”。

從上面這四個計劃我們可以看出來,“基礎研究”一直是日本政府不斷強調的核心因素,而諾獎恰恰是表彰在基礎研究領域做出的突出成績(不包括純理論性研究)。有政府主導,有計劃做依託,諾獎才有了基礎。總是搞一些急功近利的實用性研究,總是跟在別人後面亦步亦趨,是不可能獲得諾獎的。


【原因之二:不斷加大的科研經費投入】

搞科研,沒錢怎麼能行?日本在這方面可是真大方,根據日本總務省的統計,自20 世紀80 年代末以來日本基礎研究的費用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至2009年,較1987 年已增長82.7%。當然了,進入21世紀之後,日本政府對科研的投入一直處於增加態勢,即使如今日本科技界一直流傳著科技研發衰落的言論,但是我們不能信以為真,日本人很狡猾,通過“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去麻痺別人也未可知,真信了才是真蠢。根據統計,日本的科研經費佔據全國GDP總量的3%,比美國的2.8%還要高,貨真價實的世界第一。另外,2015年,國際權威研究機構《湯森路透》發佈全球全球創新企業100強中,日本的企業佔了40家,美國是35家,法國10家……中國呢?〇家!不服不行。

【原因之三:科研經費的使用是科研說了算】

日本在科研上投入這麼大,怎麼去用呢?是將花不完的科研經費變成出差報銷?變成變相的遊山玩水?或者將科研經費掌握在某些人手中,變成他們打壓別人的工具?NO!NO!絕不會這樣的。日本的科研經費使用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通過競爭的方式獲取,即通過競爭性撥款方式來建立重點大學、重點研究所、重點學科、重點方向,以達到向重點傾斜的目的,使經費的使用能行之有效。另一種方式是將經費對科研工作者均等頒發。“均等頒發”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對那些無法通過競爭手段獲取經費的科研人員,都可以無條件的使用經費搞自己的科研課題,根本不用申請。對比一下,讓我想起我一位讀博的同學,因為申請經費耗時耗力的無奈,就知道兩者科研的差距在哪裡了。

【原因之四:推行真正的學術自由】

日本的科學界很崇尚自由學術氛圍,並且絕非是說說而已。不同於國內高校的急功近利,日本高校給予學者足夠寬裕的時間使之能安心於學術研究。除了充足的時間,日本高校自由的學術氛圍還在“

講座制”上得到充分體現。講座制是日本在1993年從德國引進來的學術交流方式,其特點在於成員地位的永久性,即教授、副教授身份是終身的,基本原則是自主性和不受外部干涉。講座制在日本高校內所展現的彈性與活力是有目共睹的,因此也是日本高校自由寬鬆學術氛圍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因之五:廣泛國際科研交流與合作】

科研活動不能閉門造車,想要提高效率獲得進展必然要與外部交流,而日本學者就個人而言,非常重視國際交流,這種交流給科研創新帶來的益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同時,日本學術團隊的負責人能夠把握國際前沿課題,帶領整個團隊與國際接軌。這種從個人到集體都重視與外界合作的積極態度大大地促進了日本基礎研究的進程,能夠讓他們在18年中獲得18個諾獎變成了事實。

【原因之六:寬容科學家特立獨行的個性】

很多有才的科學家也有個性,能不能給予寬容和支持就能看出一個國家對科研人員的重視程度,是找一群庸碌無為的俯首帖耳的庸才,還是帶領一群個性十足的天才?是一個不難選擇的問題,但是在很多科研單位,這恰恰就成了問題。就拿日本獲獎的科學家而言,很大一部分人有著各種怪癖,卻無一例外精於學術,如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白川英樹是一個典型的性格完美主義者,2002年獲得諾貝爾獎化學獎的田中耕一則具有一種較強的內向型個性和按照自己所想來處理事務的習慣,這些怪癖的特性卻是他們創新思維的源泉。所以說日本18年拿18個諾獎並非天上掉餡餅,而是有著極大的投入和優越的制度保證,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借鑑。


作家王麟


日本在2001年3月份出臺的科學技術基本計劃中明確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日本政府方面也對此表示了支持。這一計劃出臺時曾被一些人嘲笑為“口出狂言”,因為在上個世紀日本一共得了5個諾貝爾獎。如今日本做到的卻是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照這個趨勢很快就能實現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日本諾貝爾獎數量的井噴也引發了世界的廣泛關注。

日本的諾貝爾獎數量在新世紀裡出現猛增並非是偶然,日本在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的時候絕非一時的頭腦發熱,肯定也對日本的實際情況有非常深入的瞭解。日本積攢起的力量為諾貝爾獎的井噴奠定了基礎。

德國、英國等歐洲國家是傳統老牌經濟強國,也是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大戶。二戰後美國的經濟實力逐步增強,美國也成為了諾貝爾獎的大戶。強大的經濟實力能夠為教育、科研投入充足的資金,同時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對理工科的發展有了更多的要求。強大的經濟基礎是孕育出諾貝爾獎的重要保障。

上世紀初,日本的經濟實力要弱於歐洲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當時日本的教育也剛剛西化沒多少年,並且日本當時的野心集中在侵略上,直到1949年湯川秀樹才為日本拿到第一個諾貝爾獎。

由於諾貝爾獎的頒發往往是在取得成就之後的二三十年,所以必須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甚至更早的五六十年代看看日本的獲獎者接受過的教育以及當時的科研環境。

二戰後,日本的經濟有了快速的發展,從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日本的經濟一直處於快速增長期,有很多年份的經濟增長率都達到了兩位數。在六十年代,日本就提出力爭讓科研經費投入佔GDP的比重達到2%,不久日本就實現了這一目標。相比之下,中國的這一數據在八九十年代還不足1%,進入新世紀後才觸及1%,目前國內科研經費佔GDP的比重也不過剛2%而已。

另一項就是日本對教育的改革和投入為誕生眾多諾貝爾獎得主打下了堅實基礎,七十年代日本在教育方面的資金投入一度超過國民收入的8%。二戰後,日本的教育目標有了巨大的轉變,軍國主義、國家至上等主義被和平、民主所取代,新的教科書中無不洋溢著科學的精神,包含著對人自由和權利的追求。同時高等教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大學數量幾乎翻番,大學教育幾乎到了全民化。

不僅數量上有增長,教育質量上也讓人刮目相看。截至目前,獲得諾貝爾獎科學獎項的華人學者中,除了屠呦呦是在國內接受的教育,其他的幾位全部是在國外接受到了優秀的教育。而日本的諾貝爾獎得主的受教育經歷恰好和中國的相反,他們幾乎全部是在國內接受到了完整的教育。

這不能不讓人感慨日本教育的成功。中國的教育以及培養研究型人才的頂級高校與日本的比起來還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除了強大的經濟基礎、重視教育科研之外,還有很多零星的因素甚至不經意的細節也能影響諾貝爾獎的誕生。諾貝爾獎出現井噴絕非是砸錢給教育給科研就可以的,對比一下中國,有很多方面需要向日本學習。


刁博


日本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這和日本長期重視教育,長期重視基礎研究關係密切!

日本人在新世紀以來的確在科學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世界各國都豔羨的驕人成績。而這其中和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就重視教育,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等政策有密切關係。我們知道,只有受教育者的基數變得非常大的時候,大學才能從中發現更多未來可以從事科研的可造之才。因此,日本現在在諾貝爾獎上的全面開花結果,就是其150年前播下的種子之開花結果!

其次,就是日本的大學和科研院所,面對科研能夠時刻保持一顆敬畏之心,大力發展基礎研究。給教授以較為寬鬆的環境,允許他們不斷嘗試,不斷探索。而不是過分要求短期內就必須產出成果。這也說明,基礎學科的研究也和中國古語說的:無心插柳柳成蔭。日本就是允許教授自主選擇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斷進行研究,這樣只要時間久了,必然會有教授取得突破。

總之,日本18年可以拿18個諾貝爾獎,既有其150年來一直重視教育,厚積薄發的效應;更有其認真虔誠面對基礎學科科研的效應!


地震博士


別羨慕日本啊美國這些得諾貝爾獎的,研究了幾十年也就得個幾百萬,我們在一二線城市炒個兩套房子,三兩年五百萬到手,豈不快哉。誰有那閒工夫去得什麼諾貝爾獎,切!


祁門源香尚品生態農業


科技工作人員中,一部分老鼠屎壞一鍋粥倡假者流,你們:一、先辜負國家,二、後辜負人民,三、又不走正道,四、且死不吐贓。2019期到,轟轟烈烈開炮!一個個炮轟過去,大中者牢,拘!黃昏入獄鐵門聲,傳響於九天碧穹!讓萬千英烈聽聽,為何迷失本性,止萬流景仰萬丈!(科技團隊精神始然下,不可能有巨大極敗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