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評論 | 石油市場崩盤遠未結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熱點評論 | 石油市場崩盤遠未結束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Oilprice網4月23日報道

熱點評論 | 石油市場崩盤遠未結束

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價格狂跌數日後有所穩定,但原油現貨市場崩盤遠未結束。

能源股週四大幅上漲,WTI價格飆升近30%,至每桶17美元。油價反彈緩解了眼下的石油危機。

事實上,全球石油行業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成品油供應嚴重過剩,煉油商爭相在海上儲存汽油和航空燃油,但油輪運價飆升,可用儲油空間縮小。由於石油無處儲存,煉油廠正在削減產量,面臨停產風險。關閉的煉油廠越多,原油需求下降幅度越大。

彭博社(Bloomberg)報道,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石油儲存公司,位於鹿特丹的荷蘭皇家孚寶集團(Royal Vopak NV),即將耗盡其儲存能力。首席財務官傑拉德•保利德斯(Gerard Paulides)對彭博社表示:“對該公司而言,全球範圍內不在維護期的可用產能幾乎全部消失,據我所知,我們並非是全球唯一一家。”

企業關閉數量比一兩週前預計的要快得多。預計冠狀病毒疫情短期內不會消失,需求破壞可能還會持續幾個月以上。

瑞典能源諮詢公司(Rystad Energy)高級石油市場分析師(Artyom Tchen)在聲明中稱:“2020年5月,全球旅行限制將基本保持不變,汽油需求將繼續大幅下降。目前整個供應鏈都受到了重擊,但煉油商和交易商受到的打擊最大。”該公司還稱,在三四月份,美國煉油廠平均每加工一桶石油將損失3美元。“由於汽油終端市場萎縮,煉油廠汽油庫存過剩問題迫在眉睫。如果煉油廠在2020年3月的水平上繼續生產,無疑將導致汽油庫存最快在5月中旬達到滿負荷。相反,煉油商正在縮減運營規模,避免遭遇汽油庫存瓶頸。”

石油生產商面臨巨大財政壓力。據路透社(Reuters)報道,美國最大的60家獨立石油公司中,約有一半正設法促進公司資金流動。投行Evercore ISI的詹姆斯•韋斯特(James West)週三對投資者表示:“投行重組人員正忙得不可開交,這種狀況不會僅發生在今年, 這是一個持續過程。”

自成立以來,美國頁岩氣項目一直無利可圖。4月和5月過後,全球供應的損失可能仍將持續。高盛(Goldman Sachs)分析師週二表示: “在有限的地理區域內,過度的資本配置及分散化回報率不佳,過去10年,我們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前車之鑑。”很難想象資本會在短期內迴流到這個無利可圖的行業。

週四,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成為第一家將股息削減三分之二至每股0.09美元的大型石油公司。法國道達爾(Total)將於週五公佈其最新決定。美國石油巨頭們態度明顯,拒絕分紅.待雪佛龍(Chevron)和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5月1日宣佈第一季度財報時,我們會知道更多。

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週三表示,歐佩克可能會進一步減產。

考慮到一開始是歐佩克決定進行自願減產,這份聲明內容相當豐富。20國集團國家同意的“削減”並非處於自願,而是由政府強制執行。

無論是否是政府自上而下執行,全球減產都是必然之事。問題是減產多少和多快。

翻譯:劉 倩(網站部)

審校:常雅馨(網站部)

編輯:龔 銳(微信部)

熱點評論 | 石油市場崩盤遠未結束

合作推廣

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

創辦於中國石油大學,是以“能源軟科學”為特色的人文社科研究建設重要基地之一,致力於打造國內首個多語種、跨學科、高水平的國際能源輿情信息監測和產油國國別研究基地,服務於國家能源戰略和能源企業國際化需求,力爭成為中國能源產業國際傳播的重要智庫。中心現已依託官方微博、微信、頭條號、搜狐號、網易號等新媒體傳播平臺,形成了矩陣式傳播,閱讀量高達數百萬。

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得益彰,其影響力在業內不斷攀升。為更好地促進能源領域的宣傳與發展,現誠招合作推廣,詳情請聯繫:

電話/傳真:86-10-89739031 13121179072

郵箱:[email protected]

誠摯邀請您的合作!

能源最新動態

發佈精準資訊

打造能源權威的

輿情研究服務平臺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中國國際能源輿情研究中心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能源輿情,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