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电影《半个喜剧》感触的一幕

"你生在天上, 而我生在水坑里, 你下到水坑里试试呢?", 当我听到这句台词的时候, 我心里瞪了一下, 是因为这我也曾经说过. 紧接着莫默就说"我并没有生在天上, 我只是觉得这样做不对". 刹那间弹幕里充斥着"孙同自卑到骨子里", "莫默三观很正"这样的评论. 电影和观众的情绪来了一次激烈的碰撞.

莫默在忙着纠正价值观, 孙同在忙着纠结选择, 护士在忙着看热闹, 观众在忙着嘲笑孙同, 谁在解决问题呢?

我们很像电影里的孙同, 这个时候孙同最需要的其实是莫默的支持, 他深知各种选择的背后会失去什么, 他有可能会一无所有. 如果这时候莫默说"无论结局如何, 我都会选择支持你", 我想我肯定会义无反顾. 我期待电影这样发展, 甚至期待观众能够给予支持, 不过接下来的剧情并没有这样下去, 我适时的发了一个弹幕来中和一下情绪"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庆幸的是, 电影的最后, 莫默用行动来支持孙同的选择, 我当然祝福他们. 而现实中的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支持!

"你生在天上, 而我生在水坑里, 你下到水坑里试试呢?", 影片中的孙同家庭来自小地方, 相比较于天生北京户口的他们, 那就是水坑, 孙同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 和正常家庭相比那就是水坑, 能力不出众工作找不到, 唱歌没有才华无人欣赏, 能混个温饱都是问题, 那就是水坑. 其他的电影中并没有过多交代, 这些是水坑吗?

我成长在单亲家庭, 你的家庭很完整, 这就是水坑, 我没有大学学历, 而你是国内前十学校的本科毕业生, 这就是水坑, 我独自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5年才有你现在的样子, 而你一毕业就已经是这样了, 这就是水坑...

可以说是因为自卑才这样看问题, 还可以说因为有了这些问题才导致自卑,

然而没有谁是天生自卑懦弱的, 或者天生乐观自信的, 而是一次次在与世界接触和反馈中思维得到了加强, 从而更加认定自己是这样的人. 就像我们并不否认, 在天上的高富帅和白富美更容易成功, 而这种成功又塑造了他们的自信, 在水坑了的矮穷矬因为种种失败, 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矮穷矬

那么重点是什么呢? 是要解决问题

无论是问题导致的自卑, 还是自卑导致的问题, 只要问题真的存在, 重点就是解决它,

孙同的穷不是问题, 问题是无法解决自己的工作和温饱, 甚至是在无法解决温饱的情况下会不会失去莫默, 在医院中他倾向于选择妈妈的方案, 是因为他妈妈是真的在解决问题, 莫默说得再有道理, 她也只是在评论或者判断, 并没有真的解决问题, 孙同可以选择放弃依靠多多, 但是面对一无所有的孙同, 莫默还会选择跟他在一起吗? 在医院中莫默并没有表现出来支持, 只是在逼他做出选择, 虽然电影最后莫默选择了支持孙同, 但是现实中的我们呢?

不能解决问题的评论看起来更像是嘲讽. 嘲讽谁都会!

比如学历不高也不是问题, 因为学历不高找不到工作才是问题, 当被各大公司拒绝时不需要安慰, 安慰说学历不重要或者说你其实还有其他的优点等等, 能解决问题吗?

不能解决问题的评论看起来更像是嘲讽. 嘲讽谁都会!

电影的前大部分比较现实, 也比较真实, 也许是为了迎合观众又或者是导演为了鼓励正确的价值观, 给了一个好的结局, 我们也确实需要这样的结局. 另外歌曲如果我不是我配合电影真好听

回到现实中, 现实中大多数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去发现, 自己去解决, 不要奢望别人能意识到这些问题, 更别说帮你解决这些问题, 大家都很忙,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人, 请你珍惜他们(父母, 亲人, 爱人, 发小, 死党, 闺蜜, 同学, 老师...)

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半个喜剧,半个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