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水滴保險研究院相關人士表示,春節前後公司保費大幅度增長。騰訊微保也向新華財經報道,這兩個月以來,微保增加了2500萬有效用戶。


疫情之後,國民保險意識再度崛起。

然而,越是在這種時候,消費者更應該秉持理性消費的態度,切不可人云亦云,盲目投保。因為保險是有可能買錯的。

很多時候,客戶說他想買保險,其實是一個非常籠統的概念。

首先他對有哪些保險,不同險種對應哪些保障,甚至自己需要買多少保額,什麼情況下可以賠付知之甚少,其次銷售人員對於客戶最擔心的是什麼風險,想要優先解決哪些問題,並沒有進行深挖。往往就是自己手上有什麼就賣什麼,或者拿著同樣的方案生搬硬套給所有人。

這兩種矛盾之下,消費者就特別容易沒有買對合適自身的保險,當風險來臨時發現保險根本沒有用或是不夠用,和自己原本預期並不相符,最後就變成了保險不“保險”。


客戶找我諮詢保險,我都會在第一時間詢問之前是否買過保險,買過哪些保險?並在此基礎上提供保單檢視的服務。一通檢查下來,發現客戶原有保單確實是存在不少問題,在最基本的人身基礎保障上有所缺失,假如發生了該保險之外的風險,或者理賠的金額不夠,那麼客戶手中的這份保險也就成了騙人的了。


恰好這兩天看到一個非常典型的大額醫療保險理賠案例。想以此為例,再結合我本人所檢視的保單,模擬發生該事件後,計算所購買的保險能否理賠、可以獲得多少賠款,來告訴大家為什麼很多人買的保險可能不夠“保險”。


案件經過:當事人在釣魚的時候,不慎被高壓電隔空放電擊中燒傷,全身92%面積燒傷,治療費合計1797812.46元,通過天津市基本醫療保險報銷了279400元,總自付達1518412.46元。

假設當事人在此之前已配置人身基礎四大保障。他能獲得理賠如下:

1、重疾險:這次燒傷之嚴重已經完全達到了25種重大疾病裡“嚴重III度燒傷”的定義,重疾險按基本保額理賠。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2、意外險:同時這起案件屬於純粹意外險的範疇,根據《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皮膚損傷導致瘢痕形成,且面積大於或等於全身體表面積的90%”,可評定為1級傷殘,綜合意外險可以按照100%基本保額賠付。

3、醫療險:符合25種重大疾病的住院治療費用,部分百萬醫療險可以0免賠,完全報銷1518412.46元。

4、壽險:投保人尚在康復治療,不涉及壽險保障的理賠。如若無法治癒,按壽險保額全額賠付。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無論當事人是否配置齊全以上險種,只要他擁有一份最基礎的醫療險,那麼至少可以保證所有的治療花費支出,完全可以不用承擔一分錢。畢竟這筆花銷巨大,而且目前尚在治療,花費遠不止於此。


所以我也一再強調,在經濟確實十分拮据的情況下至少配備一個百萬醫療險,把大病醫療支出的風險轉移出去。百萬醫療險,可以說是每個人的必備保障。

而事實上,我在給客戶做已有保單檢視時,發現他們在此之前所買的保險是這樣的:

保單檢視1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兩全類保險,也叫生死兩全,是“有事賠錢,沒事返錢”的代表性產品,往往高保費低保額,只保障生存和身故兩種責任,嚴重燒傷所產生的醫療費用無法報銷,客戶可以理賠的保險金額為0,個人需要自付1518412.46元。

保單檢視2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客戶作為一家之主給自己投保,每年繳費7753.6元,如果發生高額醫療費用,需要把這份保險總共可以理賠的547800元全部填進去,他個人仍需支付970612.46元。

保單檢視3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這是一位保險意識很強的客戶,從07年開始先後自己為買了5份保單,每年花費45951元,主要涉及兩全類和分紅型保險。

前者只保障生存(賠已交保費)和死亡(賠10萬)兩種情況。而後者這樣的意外險只保障全殘,故不能賠付。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分紅型保險:帶投資性質,每年保險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分紅,分紅具有不確定性。這裡有兩份分紅型終身壽險,其中一份附帶了提前給付重疾和一年期意外險。

按照保險責任,可以獲得的理賠金額:5萬提前給付重疾險,20萬意外殘疾險(1級殘疾按基本保額的100%賠)、10元每天重症病房最多30天住院津貼,合計250300元,合同結束。因為搶救過來,沒有身故,兩全壽險無法賠付。


天了嚕~個人還需支付:1268112.46元。

所做的保單檢視還有很多,幾乎都是以上類似的問題。

發現沒有,保險還真不是錢花得多就保險。而判斷一份保障方案是否合理有效,主要從有兩方面來考量:保得全和保得足。

這也一直是我在給客戶設計保險方案時的兩條準繩。

我為客戶所做的保障規劃通常是這樣的: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如果遭遇同樣的事故,客戶能從保險公司拿到的賠償是:3518412.46元。其中醫療費用1518412.46元通過百萬醫療及意外醫療完全報銷,額外的200萬分別是對應意外傷殘的一級傷殘100%賠付和重疾保險金100%賠付,這筆錢可以用於被保險人後續無法工作的收入補償以及出院後的康復療養。


另外,重疾險屬於多次賠付,被保險人還能繼續享有50萬的重疾和150萬的壽險保障,畢竟罹患重疾後想要再購買保險的機率幾乎為零。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家庭實際情況不同,能夠用於保費的預算也不盡相同,年交保費1.2萬也並非人人都能承擔,假如預算減半,建議在確保所需保額下,縮短保障期限,最大化家庭責任期的保障,可以這樣配置: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那麼被保險人在同樣的案例中,可以獲得的賠償金是3018412.46元。醫療費用一分錢不用掏的同時,額外獲得150萬的理賠款,這筆錢讓她不用擔心因為失去收入來源而陷入更難的處境,對她能夠更好更快地康復起來,幫助是顯而易見的。


如果這位客戶收入非常低,那更應該儘早配置保險,可以只選擇一年期意外險和醫療險,每年繳費只要1156元,發生意外嚴重III度燒傷,百萬醫療+意外醫療覆蓋大額醫療花費的同時,還可以獲得50萬的賠償。


看到這裡,相信大家都會發現,發生特定人身風險,最後1156元的保險方案比保單檢視中每年繳納45951元,理賠的錢要足足多出175萬。

保險不是普通的商品,並非花費越多,保障就越高,如果瞎買或者購買的先後順序顛倒,這就會造成,錢花出去了,但保險一點也不“保險”的窘迫與無奈。

說白了,保險有沒有用,就看風險發生時,能不能覆蓋我們的經濟損失。我們所買的保險,能否在風險發生後,將我們的經濟狀況維持在投保前的水平,讓保險做到“生活不被改變”。

答案是“能”的話,那我們就買對了。

要是不能,那可能買少了,或是買錯了。

記住,保險要配足、配齊。


最後,非常開心這則真實案例的當事人,得到了順利理賠。

檢視了上百個家庭保單後,發現大多數人買的保險可能並不“保險”

希望人人都能買對保險。

如果你已買保險,但是不知道自己買的保險是否“保險”,立馬開啟全面又有效的家庭保單體檢,讓您對已有保障瞭然於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