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305首,你最喜欢哪一首?它有何特色?

诗情画意白蘋洲


《诗经》305首,你最喜欢哪一首?它有何特色?

我最喜欢的是《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i]。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i]。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i]。

译文

蒹葭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赏读特色

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

“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由此看来,我们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

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

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作爱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

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

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象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 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

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友人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

“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

结束语

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野狐试答

题主好,喜欢的多了,今天就谈谈《凯风》这首诗。

《凯风 邶风》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一 相关解释

邶(bèi)西周诸侯小国。

劬(qú渠):辛苦。劬劳:操劳。

爰(yuán元):何处,哪里。

浚(xùn):卫国地名。

睍睆(xiàn huǎn):犹"间关"拟声词,黄莺叫声。

二 重词探究

凯的本意为大,凯风就是大风,但不是强大,而是广大,一说凯为和煦,用凯风比喻母爱的广博深厚这是没有异议的。

棘心指幼小的酸枣苗,以心言之,含有小而宝贵的意思,哪个孩子不是母亲的心肝宝贝呀?幼苗脆弱,必然难养,也是其中的一个意思。荆棘乃荒野坟地常见之物,民歌比兴托喻,常用目之所及的东西,苍蝇蝗虫杂树野草,眼前所见无不可以入诗,一派天真,不同于后世刻意去作。

夭夭是幼苗嫩枝生长旺盛的样子,桃之夭夭句也是如此。意为母亲精心照管,孩子们茁长成长。

棘薪是长大成柴的荆棘,喻孩子长大成人。荆棘古时常用做柴薪,木质坚硬,生长缓慢,由棘心到棘薪其艰难可想而知。

圣善、懿德,是盖棺论定的赞美称颂之词,令本意善、美好,(令爱、令郎就是你的好儿子、好女儿。)“我无令人”,责己之词,在母亲坟前,回忆往事,深感自己做得不够好。

寒泉、浚,各家都解作卫国地名。野狐以为,浚,当是地名,母亲坟墓所在之处;寒泉应该是黄泉的意思。“爰有寒泉?在浚之下”这显然是说:母亲的坟墓在哪里呀?就埋骨在浚这个地方。

黄鸟好音,鸟雀春交夏育,此段时间非常活跃。《诗经 黄鸟》有“交交黄鸟,止于棘”句,黄鸟飞腾鸣叫坟间,求偶育子当为常见现象。野狐以为,诗所写当是清明到初夏之间,不是清明上坟,就是初夏前后忌日上坟。黄鸟育子犹如母亲养育子女,黄雀飞鸣于棘木之间,母亲早归入地下寒泉,思之心痛,以“莫慰母心”深责于己。

三 诗意辨析

关于《邶风·凯风》的主题向来说法不一,《毛诗序》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还有人说这是悼念亡母的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自责的诗。

邶和鄘都是小国,一在卫国都城朝歌北,一在朝歌东,风俗相同,邶风、鄘风和卫风都归入了“郑卫之声”。中原土沃民丰,百姓奢靡于别的诸侯国家,音乐自然娱乐性太强,孔子斥责其为“郑卫之音”,奢靡不知节制,此乃亡国之音。

后世儒家这就有了偏见,孟子在《告子下》说过“凯风,亲之过小者也,小弁,亲之过大者也”的话,野狐以为孟子的话不必当真,一来春秋战国言诗有“断章取义”的作法,二来孟子是“六经注我”,为自己的观点找论据,稍微曲解也是可能的。朱熹就是别有用心了,在其《诗集传》中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其说可诛。就算“郑卫之音”为靡靡之音,但不可能一概而论吧,难道没有一个例外吗?

这首诗无疑是一首歌颂、赞美母爱的诗。母亲辛劳一生,把多名儿女养育成人,母亲离开人世,站在坟前,儿女回忆往事,感念母恩,称颂母德,深责自己未能好好尽孝.

野狐敢言,算是无知无畏,欢迎拍砖。


野狐习禅


我最喜欢《郑风》里的《子衿》。

原因却起于两重误会。

第一,我误以为“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是从这首诗化用开去的。

第二,我误以为它仅仅是一首表现女子思念恋人的诗。

当我知道第一个确定是错误的,第二个也不完全是正确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我的“喜欢”早就生米煮成了熟饭!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语出《诗经·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看吧,人家《采葛》言之凿凿的“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篇章读的少,孤陋寡闻,当然是我的错喽!

看了周振甫先生的《诗经译注》才发现,原来《子衿》的主旨是有争议的。至少《毛诗序》、《诗经原始》都认为《子衿》是对学校教育荒废不修的惋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它是一首情诗,受他们的影响我们普通读者往往也这么认为。从爱情诗的角度来解析,完全说的通。一个女子在埋怨她的情人:每当我看见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玉佩就会想起你。我这么思念你,你也不来看我,登上城门遥望你的身影,一天不看见你,就像很多个月一样(古代的“三”不是具体的数字,指多)。

《毛诗序》作者有争议,基本上认为是汉代人的作品。《诗经原始》是清代方玉润研究《诗经》的著作。他们的观点,可以肯定得说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春秋后期,郑国内乱和外侵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精力去关注学校教育,所以才有了这样地慨叹。这好像也说的过去……

从情感上我更倾向于希望它是一首爱情诗。假如那样,至少表明在先秦时期,女子在爱情的主动性方面早就已有先例了。

这给我们今天的女子大胆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向自己的爱的人敞开心扉,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两千五百多年前人家都那样了,你还磨叽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