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2016年2月,在福建省福州市,22歲的北大學生吳謝宇殺了獨自撫養他多年的母親。

2018年12月,在湖南省沅江市,12歲男孩吳某康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打後心生怨恨,將母親殺死。

2019年3月,在江蘇省建湖縣,13歲的邵某因不服母親管教,殺了自己的母親。

……

這些慘劇的源頭,都是——緊張的親子關係。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就絕大多數父母而言,也許未曾為這種“慘劇”擔憂過(事實上,有些父母本應為此擔憂),但幾乎都為親子關係的緊張而頭疼過。

大多數父母很愛孩子,願意為孩子吃苦受難,但孩子似乎總會有些讓人難以接受的需求,做些讓自己抓狂的事情……

總順著孩子,沒精力,沒條件;不順著,他(她)又哭又鬧……

怎麼辦?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答案,也許能從這本《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裡找到。

這本書的開頭是這樣的:

本書的寫作目的,在於使父母與孩子相處融洽愉快。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準則之一,是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當你在改變自己時,同時會改變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而他人也必然會對此做出回應。兒童教育是一門通過改變自身行為,從而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現良好的藝術。

很明顯,作者寫這本書就是為了幫助父母經營好親子關係。

我非常認可這段話,尤其是最後一句。“改變自身行為,從而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現良好”,我覺得這才是教育孩子的本質。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這個“本質”,很多父母可能還尚未意識到。很多父母想當然地覺得教育孩子就是要單純地改變孩子,而且通常也會忽視其它因素導致的“育兒”效果的不確定性。

這段話讓我決定認真地讀讀這本書,讀了兩遍之後,我覺得這個決定非常明智。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的作者伊麗莎白·克拉裡,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家庭教育演說家、暢銷書作家,曾經出版過30多本有關家庭教育的暢銷書,她的“不打罵、不溺愛”的優雅教養法已廣為傳播、備受歡迎。

值得一提的是,我讀的這本《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的封面上印有“40週年修訂版”的字樣。也就是說,這本書已經歷了40多年時光的洗禮與考驗。大浪淘沙, 只有“金子”才能沉澱下來

接下來,我就想與大家聊聊這本書裡的一些觀點以及我本人的一些想法。想先“劇透”一下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要父母們為了“不打罵、不溺愛”而過度剋制和委屈自己,所以,為人父母的我們不必太過“擔憂”。

01 一把讓人靜思的“三腳凳”

教育孩子的路漫長而累人,所以,作者很體貼地為大家打造了一把魔力“三腳凳”。累了,煩了,都可以在“凳子”上休息、靜思片刻。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這是把什麼樣的“三腳凳”呢?

按作者的說法,這個“凳子”的三隻腳分別是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對孩子合理的期望以及對自我需求的尊重

“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這隻腳,在我看來,是要詢問自己的內心,看自己最想傳遞給孩子的價值觀有哪些,或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品質有哪些。

這一點,聽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但也常常被父母忽視。就我個人而言,我之前好像只是籠統地希望我的女兒勇敢、好奇、愛思考等,從未考慮過列一個“清單”出來。

看到《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裡關於孩子特質的一個清單時,我倏然發現:很多看似優秀的品質之間事實上存在一定的衝突。例如,“謹慎”和“勇敢”這兩個特質直接就存在一定衝突。

若“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不夠,父母們通常更容易因外部刺激(如外人對孩子的評價)而焦慮,而且有時候也會對孩子產生一些不合理甚至相互矛盾的期望,讓孩子無所適從,也讓自己失望、苦惱。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凳子”的第二隻腳是“對孩子合理的期望”。簡單說來,對孩子的期望,應該考慮孩子年齡、基本性情、自己的價值觀等實際情況,不應期望過高或過低。

“凳子”的第三隻腳是“尊重自我需求”,就是要愛自己。這也是這本書裡最感動我的觀點之一,作者沒有把父母當成“育兒”的“工具”,而是作為“人”在關懷。

道理也很簡單,苦大仇深的父母不可能給孩子以愉快的養育。但事實上,就是有一些父母因為“育兒”而徹底放棄了“自我”,一切圍繞孩子、一切為了孩子。

這些父母確實很無私、很偉大,但是,他們內心的犧牲感和奉獻感常常會轉化為對孩子的“逼迫”;即便沒有“逼迫”,他們有意或無意流露出的犧牲感、奉獻感甚至痛苦感也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壓力。

事實上,前面我們提到那些慘案中的受害母親,有的就是因為為孩子而徹底放棄“自我”的偉大母親。

當然,因實際條件的限制,有些父母確實很少有時間照顧“自我”。例如,現在有些父母因種種原因不得不喪偶式“育兒”,他們不可能有很多時間“放飛自我”。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不過,即便如此,這些父母也不應該放棄對自己的“愛”,至少在做一些關鍵決策時,不能太“犧牲”自己。例如,在沒有人為自己分擔“育兒”重任時,我認為,應當選擇方便接送的幼兒園或學校,而不應過分追求“品牌”與“教學質量”。

有了這把“三腳凳”,父母們在“育兒”過程中無論遇到什麼問題、什麼煩心事,都可以坐下來,靜靜地思考一下,提醒自己愛孩子、愛自己,進而尋求解決之道。

02 一個讓人不斷“進化”的“框架”

教育孩子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裡面包含很多具體的問題。小到孩子走路摔跤,大到對孩子人格的培養,對父母而言,都是要解決的問題。

這些問題複雜多樣,加上孩子本身天生的不同性格、後天的動態變化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所以,不可存在一個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的不變之法。“育兒”難,其實也就難在這裡。

針對這個“難”,《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給出了一個“問題解決框架”。乍一聽,我們可能會覺得這個說法與前面的分析有矛盾:難不成作者要給出一個不可能存在的“不變之法”?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不過,仔細看一下這本書,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沒有試圖完成這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給我們的“框架”本質上是個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按作者提供的“框架”,解決“育兒”問題包括5個關鍵步驟:

(1)界定問題。界定問題時應儘量準確、客觀,避免貼標籤。例如,我們可以說“孩子早晨起床較晚”,但不應該隨意地說“孩子懶”。

(2)收集數據,就是要從發生頻率、背景等多方面儘可能對問題“定量化”。

(3)探索潛在解決方案。

(4)評估、選定與實施方案。

(5)評估方案的實施效果。效果好的,可以為以後類似問題的解決提供參考;效果不好時,我們可以返回前面步驟,重複執行。

顯然,步驟(5)的存在使得作者的“框架”成為了一個可以無限循環的“閉環”。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父母們使用這個“框架”,本質上就是在不斷地學習、總結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斷地改變自身行為,讓自己不斷地“進化”。這很符合作者在這本書開頭對“育兒”本質的表述。

“有一種又笨又懶的鳥,自己飛不起來,也不願意飛,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這是個段子,但這樣的父母也的確存在。即使單純考慮教育孩子這件事,不願意改變自己行為的父母也很難收穫成功。

這個“問題處理框架”與我們前面介紹的“三腳凳”有無關聯呢?

在我看來,有。我們在按這個框架解決具體問題時,不應該把那把“三腳凳”棄之不理。

我們在探索、評估潛在解決方案以及在事後評估時都應該考慮“三腳凳”三隻腳之間的平衡。

例如,我們在步驟(4)就應該選擇那些孩子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案。在我看來,尤其要避開的就是那種看似對孩子有利卻讓父母有很強“犧牲感”的方案。

03 一百多個可以“照抄”的“實戰技術”

理論上講,使用書中提供的“三腳凳”和“框架”,父母們可以摸索出教育孩子時遭遇的大多數問題的解決之道。當然,這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和精力。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幸運的是,書的發明讓我們無需事必躬親。在《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作者伊麗莎白·克拉裡就分享了很多解決具體問題的“實戰技術”,可以省去我們不少摸索的時間。

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書裡彙集的“實戰技術”差不多有一百多個,既有應付“長期戰爭”(如幫助孩子培養新行為、減少不良習慣等)的,也有應付“快戰”(如孩子的一些臨時要求)的。

我本人看過不少育兒類書籍,但這本書裡的很多方法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書中對這些“實戰技術”的原理解釋得也很清楚,常常讓我在耳目一新後,又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書中的一個“快戰技術”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這個問題情景是:孩子在哭鬧著向父母索要兩塊餅乾,但家裡只剩一塊餅乾了,怎麼辦?

書中給出的應對策略出乎我的意料:悄悄把餅乾掰成兩半!

然後,書裡給出瞭解釋:孩子看世界的角度與成年人差異極大,他對餅乾“量”的概念與成年人也有根本的不同,他要兩塊,極有可能只是喜歡兩隻小手都抓有餅乾的感覺。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我豁然開朗,不僅知道了這個具體的“快戰技術”,也知道了“孩子看世界的角度與成年人差異極大”這一基本事實。

這也是個常常被父母們忽略的基本事實,父母和孩子之間的很多誤會乃至衝突就源於這一點。

作者的這些“實戰技術”是從哪來的呢?我們可以籠統地說是作者經驗的總結與昇華。不過,若進一步細究,我認為,應該也是作者基於我們前面介紹的“三腳凳”和“框架”逐步“進化”而成。

04 寫在最後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絕大多數父母中都期望自己能夠對孩子“不打罵,不溺愛”,但事實上往往又難以做到。

至於原因,我覺得《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裡的“三腳凳”理論可以比較好地解釋,“對自身價值觀的瞭解”、“對孩子期望的合理性”以及“對自身需求的尊重”這“三隻腳”中任何一隻的缺損都可能導致打罵或溺愛。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一書給了我們一套“不打罵,不溺愛”優雅教養方法,認真學習和使用這套方法,我們可能會更接近理想中的自己。

《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用孩子和自己都能接受的方式優雅育兒

然而,教育孩子的實際過程多變、複雜,而父母的時間與精力有限,無論如何努力,我們也很難做到絕對的“不打罵,不溺愛”。

幸運的是,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富有愛心、不斷成長、持之以恆的父母。”

這是《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正文部分的最後一句話,我想把這句話送給正在教育孩子的父母。

希望為人父母者不僅對孩子做到或儘量做到“不打罵,不溺愛”,對自己也要做到“不苛責,不縱容”。

我們要愛孩子,也要愛自己,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優雅而愉快地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