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最近看的这本书,是邓晓芒的《哲学起步》,由老汤推荐,在此感谢。


《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先从书中我觉得很精彩的一句话讲起:人心不是单一层次的东西,它是一个立体结构,而且是一个无限延伸又不断深入的结构。


这是我们认识世界(或自我),一个相当重要的出发点。


之前有一个流行说法,是所谓灰度认知: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还有很多的中间地带。当时觉得很有道理,而现在看来,那仍有点流于表面了——所谓灰度也只是这些立体的结构所混合在一起所展现出来的混沌表面,那仍是二维的平面认知。而结构认知(或是立体认知),会更为深刻。


就拿性善论来说,向善当然是很好的追求,我们希望人人向善,如此,社会和谐,岁月静好。


但这不是世界的真相,至少不全是。这只是人类社会所需要而呈现出来的道德一面。


人除了是人以外,首先还是动物。人之初,本无善恶。


甚至对于还未获得知性的孩童来说,动物的本能才是第一性,饿了渴了就哭,会从母亲手里扒拉食物,会打其他小朋友,会跟兄弟姐妹们争抢玩具,看见要落井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恻隐之心,而更多的是睁大了眼的好奇。


在传统儒家看来,这算不算是不孝、不悌、无恻隐之心?我们也许会说:哎,那也就是个小孩子,计较什么啊。


但,小孩子不是人吗?


既然小孩子也是人,那“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是不是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传统儒家奉若经典的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意思就是说,人性是向善的,就像水总是往低流。


好听当然是很好听了,但用类比来说理是很不严谨的。凭什么说人性像水?我还想说人性像风呢。这种类比,基本没啥说服力,性恶论者也完全可以套用,甚至更让人信服。


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在儒家看来,忠孝礼智信是善,这个我们认同。但我们也知道,这世上还有愚忠,愚孝,造成的祸端。人欲是恶,是要被消灭的,可人欲是什么,不就是人类基因原始带来的动物性吗?


中国被儒家思想统治的千百年里,基本否定了这些本能的动物性。可这些动物性,却是人类的底层色彩!即便否定了,它还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并且由于被否定,被视而不见,结果就转入了潜意识,变成不可预知的炸弹。


这可以说是中国的封建时代出一大堆岳不群的一大原因。而这种压制、否定、剔除动物性的另一个恶果则是产生一大堆“道德婊”,他们没有同理心,严于律人,宽于待己,诸如农村暗地里的指指点点,诸如网络上站在道德高地的“键盘侠”。


——这两大恶果可以说是相辅相成,恶性循环。


而动物性应该被否定,被视而不见吗?


从生物的角度来看,生存是动物的第一要义,“兽性”是为生存所必需,亦是生命力的体现;而人又是群居动物,且形成了社会,在不断地博弈中,人类产生了道德和秩序,真实与美好,此为更好的生活所需要的“人性”。


所以我们知道,这世界的善恶不是流于表面就可以判别的,需要结构化、立体化的认知。


《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三体》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与之相对应的两个人物,其一是极端理性、冷酷无情的维德,另一个是全然善良、天真柔软的程心。


当时地球在宇宙中的坐标已经暴露了,维德想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发展光速曲率飞船,而程心却认为这有违人性,要求他遵守承诺,交出指挥权。最终导致地球沦为低等文明,被歌者的一发二向箔所消灭。


这里程心的善可以说是“平庸之善”,不仅在于结果,更在于她的善是不经反思的。她的善就像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一样,一切都是善的,她不干坏事,也不知道干坏事。


可这种善,和会干坏事但不干比起来,就有了一种层次上的区别。她的善是平面的,是二维结构的,是非黑即白的幼稚的善。


我们都知道反思很重要,没有反思就没有超越,以往犯过的错,就很有可能重犯一遍,甚至是如轮回般的无数遍。而什么是反思?不是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


反思是从别人身上反过来看自己,把别人当作自己的镜子。不是自己独自就可以完成的。


而且这里有一个前提,要反思首先就要能跳出自己,以旁人的视角看待自己,这就需要有自我意识。


《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很显然,程心并没有一个自我意识,她的眼中只有别人,而没有自己,自然的,她也就不会把自己作为一个对象来进行反思,换位思考也就无从谈起。


于是继“执剑人”身份搞砸之后的许多年,又做出了一大错误决策。她内心当然有纠结和痛苦,但她的反省仅到了“问心无愧”这一层,就停止了。


我们传统儒家常说“吾日三省吾身”,以为这就是反思了,其实不然。

我每天检查我是不是对得起朋友,我是不是为人谋而不忠,先生交代的作业我是不是每天都温习了,等等,这是用一种已经定下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可是这标准却未再经过反思。


我们中国传统的反思,往往就是这种一次性的,一般反思到圣贤说过的话,幼年时代所受的教育,就不再反思了。


鲁迅先生有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


小孩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但是在老师、家长的教导之下,有时甚至是体罚之下,懂得了要乖要听话,这就是在幼年时代被灌输到大脑,根深蒂固的东西。殊不知现在还流行着另一句话:


“时代变了,大人!”


《哲学起步》读书笔记其一:立体地认知善恶


笛卡尔说:“一个人一生中必须至少有一次,把所有从小接受的教条,包括宗教的教义以及神学院的功课,全部倾倒出来,一个个地检查一下,把自己的独立思考从那些道理里面剥离出来。哪怕他长期是认同这些道理的,甚至将它们看作自己安身立命之本,但这些东西并不是由他自己合理地得出来的,而是由别人准备好,然后灌输给自己的。他自己的自我和这个已经成为对象的自我毕竟不是一回事,他可以检查、反思、怀疑它,当检查的结果他不认可时,他就可以抛弃它。


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也好,“反身而诚”也好,很显然都把反思搞颠倒了。他们不是把外面的世界当作自己内心世界的一面镜子,而是把自己的内心当作一面镜子去照外面的世界,这是非常主观的。如果把自己当成一面镜子,那又怎看得到自己?这种反思,实际上是很浅层的反思,甚至是会阻碍反思的反思。


而没有反思,又何来超越。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继Sars十几年后,还会爆发出如此严重的疫情。


所以唐太宗是明君,是“天可汗”,他不说“吾日三省吾身”,他说: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注:其实朱熹当时说的是“遏人欲而存天理”,本意是想正君心,但结果是被统治者无限放大、曲解蜕变成他们对平民百姓的一种说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