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三镇溯源】——锄沟怀古

锄沟怀古

【柳林三镇溯源】——锄沟怀古

锄沟坐落在清河南岸,处于自南向北一条洪水沟沟口,故古称鸿沟。

从北周大象(579年一581年)至元代至元(1264年一1294年)数百年间,柳林县今辖县境均属古定胡县(治所在今柳林县境西北部的孟门镇)版图,锄沟、青龙、柳林三镇并无区域归属之分。明清时期,锄沟划归宁乡县(今中阳县),为该县四大镇之一,是该县重要财税来源区。

“鸿”原义与“洪”通,其意为大。《史记・夏记》载:“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这里的鸿水就是大水的意思。“鸿”又直指“洪水”,又指强盛,如“鸿福齐天”就是福气大极了。大约在唐宋时期,清河水的河床可能要比现在靠北得多,仅就清代《汾州府志》、《永宁州志》、《宁乡县志》记载,可知青龙城除南门外,尚且有东门、北门、西门,东北门外尚有大片水浇坪地。今锄沟村北亦尚有百余亩水浇地,浇不上水的也应有若干亩。可见数百年来清河河床南移的幅度是很大的。由于深受洪水之害,特别大的一次,竟冲毁了正街上的“三座浮桥九座楼”,居民害怕了,再也不敢以“鸿沟”为镇名了,于是改称锄沟,取“剪锄鸿水灾害,趋向太平”之意。

【柳林三镇溯源】——锄沟怀古

锄沟镇之兴隆至少应自唐代。今该镇沙垯尚有唐代建筑窑洞10余孔,每孔掏空(指窑宽)5米~6.5米,高约5米,进深16米~23米,碹窑之青砖每块长38厘米,宽18厘米,厚7.5厘米,重约10公斤。近代吕梁一带的砖碹窑洞一般每孔3.5米宽,两边直立起墙2.5米左右才开始搬帮(即起弧形结构),顶部成三圆弧状。唐窑不起直墙,从地平面起即搬帮,整个窑洞无直立墙,近似一个完整的半圆。唐窑建筑结构合乎力学原理,宽畅明亮,易采光,便通风,坚固结实,至今已历一千三四百年,窑不变形,砖不腐蚀,可称研究古代建筑之活化石。锄沟唐窑至今大部分仍有人居住,实为一大奇迹。由于地理位置之优越及物产丰富、居民勤劳俭朴,从唐宋以来,直至明清时期,锄沟一直是定胡县(治所在今孟门镇)或宁乡县(今中阳县)的重要市镇。从今存古迹看,仅观音楼全镇就有9座,全镇今存寺庙楼阁庵观墓塔等古迹24处,足可说明古代鸿沟、近代锄沟的兴隆和繁华。

第一节 商余读书 人文蔚起

锄沟古属西河。《东观记》载:“西河郡治原在平定县,离石在郡南五百九里。汉永和五年(140年)为避匈奴寇掠,徙郡并于离石。”当时以离石为郡治的西河郡管辖中阳、皋狼、离石、隰城、土军(今石楼)、西都等地。后西河郡并入太原郡。魏黄初二年(221年)复建西河郡,郡治仍在离石,直至北魏太和八年(484年)移汾阳南16里滋氏。柳林三镇受辖以离石为郡治的西河郡计344年。晋代改西河郡为西河国,统领离石、隰城、中阳、介休。水安元年(304年),刘渊建号汉,建都离石左国城,后迁蒲子。石勒建后赵(328年)改离石为永兴郡。这是大的建制。

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在今柳林县孟门镇(古蔺国)置定胡县,元代至元初年(1264年)撤县,原辖地由三县一州分而治之。其中沿原都(由源远都改称)、福禄都(由伏落都改称)划归宁乡县(今中阳县);招贤都、义居都(今碛口一带)划归临县;河西六甲新立一县即今吴堡县全境;青门都、文北都划归永宁州(原离石,今柳林北部一带)。从定胡置县到撤县其间近700年,柳林三镇均在定胡版图,这是小的建置。基于上述曾有的行政建置,柳林三镇之古人有时自称西河人,有时自称定胡人,均没有说错。

明清时期,青(龙)柳(林)归属永宁,锄沟独属宁乡。观明万历《汾州府志》地图,锄沟镇、青龙镇赫然在目,其余大武、圪洞、柳林等后来大镇均不见具名,可见明代中叶,锄沟为宁乡举足轻重之大镇,青龙镇是永宁关系重大之大镇。

明代锄沟居清河一侧,得清河灌溉之利,加之东通永宁,西达大河,东南倚县城宁乡,西南毗连隰州晋南,地势之重要,带来了手工业、商业的繁荣,经济的发展又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崛起。明代锄沟庞姓、刘姓科第联甲,学子如云,执掌州县官员不一而足。历史的沉淀,反映了当时锄沟人文蔚起的盛况。

查历代有关志书,永宁全州明洪武初年有4517户人家,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有5011户人家,28014口人。隆庆元年(1567年)俺答(注:俺答,音na坏,系北方游牧民族。明代俺答人曾两次进犯永宁州。进犯后仅余居民21户,3796人(注:可能记载有误)。清康熙年间永宁州有居民8480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宁乡县有居民1729户,5377口人。

清康熙年间,锄沟镇有千户人家。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复建玉泉庵碑记》载:“其地烟火千家,四民杂处,大抵淳朴守分,乐善好施……”此说或有夸张,但数百户总会有的,约可占宁乡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当然是名符其实当之无愧的宁乡大镇了。

锄沟最早入仕的是镇人庞辅。据明万历《汾州府志》记载:“宁乡人庞辅明景泰七年(1456年)中丙子科举人,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入仕,初知泾阳县,后改三原县,有异政(有突出政绩),当道交荐(上级官员不断地向皇帝上书举荐他),擢升阶州。晚年退居林下,持行清约,乡党重之。”庞辅从正七品县令做到从五品知州,是一个不小的官职。

庞辅的儿子庞道亨是明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岁贡生,仕至河南府经历(为知府管理出纳文书的官员)。

宁乡沿原都人庞贤,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中举,任山东莱芜知县,也是正七品官员。

明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举人刘三聘,以奉直大夫(从五品)任顺天府涿州知州。涿州是河北重镇,州官为五品大员。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癸卯科山西乡试第15名举人庞若士弟兄5人连中科甲,其长兄庞星,太学生;次庞琬,优行廪生;三庞瑜,庠生;四庞瑶,修生;他是老五,名庞琫字若士。其本家庞月峰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乙酉科选拔为贡士,候铨(听候选任官职)教谕,委署榆次县学正。庞翠峰(?-------1806年)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丁酉以博士弟子员入选贡生,敕赐征仕郎(从七品),任湖南彬州直隶州州判,次年(1778年)改委陕西邠州州判,历任商州州同、汉中经历、风翔县丞,丙寅(1806年)实授彬州、汉阳。(清代,知府的属官称通判、知州的属官称州判、州同也是知州的副职属员)

锄沟镇不仅文星闪耀,而且也有以习武获取功名者。明万历《汾州府志》载:“庞迪,宁乡沿原都人,身高有力,授为力士锦衣卫将军;庞自得,宁乡沿原都人,任冀宁道中军守备。”据明万历《汾州府志》记载:“其民生长崖谷,勇健轻生。”锄沟镇居民身为黄河儿女,武勇矫健。以武健体,以武保国,以武荣宗耀祖者代有人才。

锄沟时为宁乡重镇,商业的发达,推动了文化事业的繁荣,为了荣宗耀祖,施展抱负,本镇同时还出现了一些捐纳官员,虽未经考试正途,但取得官职后,也同样为国为民贡献聪明才智,实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保护了经营商业者的既得利益。

捐纳是中国古代政府以授予官职(虚职或实衔)取得捐款的办法。捐款取得监生资格(当时称捐监)从明代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开始,纳监人限于生员,没有取得秀才学位的人没有资格捐款纳监。

清朝初年清政府屡次用捐纳的办法筹措粮银。乾隆时曾进行经常性的捐纳。鸦片战争以后,国库空虚,清政府大开捐例,京官至郎中(正五品)以下,外官至道员(正四品)以下,都可以捐款取得。到了清末,各省捐纳人员已多到无法安排,所以有的候选人一直等候到老,只有虚衔而等不上分配实职。

清代乾隆年间锄沟镇人刘联甲(字岭南)以增广生员(秀才)捐资授职儒林郎(从六品)布政司理问,其弟玉桂受荫为太学生,玉桂子刘灿文同时以捐纳授职按察司经历。

明太祖朱元璋划全国为十三布政区(相当于近代的省),每区设承宣布政使司(衙门),置左右布政使(官员),作为中央直辖官,司掌(管理)辖区民政和财政。但此后布政使之上陆续又加设总督、督抚、巡抚、巡按等官,占据各区最高行政长官地位,布政使的权限越来越小,与都指挥使(管理军事)和按察使(管理刑罚牢狱)一同变为总督或巡抚的僚属。理问一职始于元代,在行省(全称“行中书省”,系中央机关中书省的地方派出机构)的理问所(裁判所)设理问和副理问,系裁判官。明代改行省为承宣布政司,仍设理问为其属官,清仿明制。

刘联甲捐得的布政司理问官职就是给管理民财二政的布政使当下属,负责裁判工作,相当于今省政府办公厅的主任或干事,职权可谓不小。

经历一职各级衙门均有,职责是管理出纳和文书。按察使是明、清时期管理一省司法的长官。刘联甲的侄儿刘灿文捐的官职是按察使的僚属,在该司执掌出纳和文书,相当于省司法厅的办公室主任。

涿州知州刘三聘之子刘瀛于康熙二年(1663年)中癸卯科武举。

刘伟用为乾隆时宁乡武举,官至守备。

此外,锄沟镇还有以捐纳取得官职的,例如道光年间刘天真捐训导等。明、清时期,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负责管理各府、州、县的文教、科考事宜,府、州、县均设训导官,协助教授、学正、教谕管理所属生员。生员就是秀才,其中又有廪膳生员(享受国家定期定量膳食补助的生员),简称廪生。增广生员简称增生等名目,其学位都在秀才一等。依次而上又有贡生(各种举贡、拔贡等)、举人、进士(均为学位名称)。刘天真以捐纳取得例贡资格,充任文教副职,负责科考事宜,是一位文职人员。

刘树桂,光绪年例贡。

刘清,宁乡沿原都人,以功授天城卫指挥同知,其子刘安、刘止历代世袭。

庞氏一门,庞树粟乾隆甲子(1744年)副贡生,乾隆戊申(1788年)中举,典学训导。

庞鸿逵咸丰壬子(1852年)岁贡,敕赐修职郎(正八品)候补训导。

庞树桂,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其大门今存“文魁”二字匾额。

明代宁乡人刘庆考取嘉靖丙午(1546年)科武举;宁乡人刘士杰考取万历癸卯(1603年)科武举,均因年湮代远,谱牒失考,虽不能确指系现代谁家之祖先,但志书确指为宁乡人,有的甚至还标明为沿原都人,在此选录其中部分人名及功名以待有志者考核。

明万历《汾州府志》人物宁乡部分中载:“刘士贤,国学生员,平生勇于为善,其父业商,士贤继之。尝贩栗数船至清涧弯,时值荐饥,嗷嗷待哺。士贤悯之,乃出其所有,悉以赈济,全活甚多。又尝赍数百金赴陕西之拓石川贸易,又值岁歉,亦如在清涧时,因是囊空不能归,其弟养贤往视之,逾年兄弟徒手而归。家居凡购田产,侦知旧主有失业无以为生者,悉还其原产,其值俟有时再偿不较也,人皆德之。”

查锄沟沿原都七甲刘氏一宗中,亦有刘士贤名,但该刘士贤行四,其下无弟。也可能另有堂弟、族弟名养贤。亦因年湮代远,无从查考。或因士贤屡次周济众人,积下功德,后人才出现刘联甲、刘灿文等文武官员。兹录事迹以待有志者考核。

锄沟镇明清时期人文蔚起的盛况,不能尽书,因永宁、石州明代受俺答两次寇掠,知州殉难,文献焚毁,明代志书,片纸无存。今仅据《汾州府志》查获点滴资料,难免挂一漏万。虽然如此,也可反映当时全貌的一个斑点。至于身入黉门的秀才,那更是车载斗量了,仅从本镇各寺庙修葺施主姓名中查出者就有63名之多,经粗略统计,庞姓37人,高姓6人,刘姓5人,王姓4人,白姓4人,梁姓3人,李姓3人,郭姓1人。

文章节选:刘廷奎所著的《柳林三镇溯源》。旨在让更多人了解柳林历史,传承柳林文化,我们致力于保护原创,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直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