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招搞定貨比三家的顧客!

3招搞定貨比三家的顧客!

砍價是顧客在購買過程中幾乎都要做的標準動作。面對砍價,導購需要知道顧客的一些心理特點,同時掌握一些應對技巧。

技巧一:雞蛋裡挑石頭

顧客經常會指出他眼裡的商品中的問題。顧客的動機一方面是想提出自己的質疑,可能他指出來的地方正好是他所在乎的方面,同時可也可能只是為了脅迫導購在價格上給出讓步,因為這個符合“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既然商品有問題,自然應該在價格上給予優惠。為了讓導購處於博弈的劣勢地位,顧客不惜“雞蛋裡面挑石頭”。

導購如何應對?

分析

面對顧客的挑剔,導購要保持冷靜不慌亂,首先要正確認識這種情況:

1、沒有完美的商品,有缺點是正常,但是有優點也是客觀的。

2、顧客只能找到相對完美的商品。

3、尋找顧客的買點,如果和顧客無關,缺點再多也無所謂。

4、顧客挑剔是正常現象,說明顧客在意。

應對方法:弱化顧客砍價的理由

①缺點轉為優點,至少轉為特點。

②多用其它優點來抵消缺點的影響。

③如果尚未了解顧客需求,就引導顧客關注點到“適合自己的方案”上去。

④深度挖掘問題背後的需求,找出商品中能滿足其需求的價值。

案例

顧客:“你這個材料也太輕了,簡直就是偷工減料。”

方案一:缺點轉化

導購:“您很細心,其實這個也是我想和您說的,別看輕,它的質量可一點都不差,您試一下......產品這麼輕,是我們故意的設計,因為如果太重,咱們在搬動的時候會很費勁,同時對地板還會造成一定的傷害。我們做過測試,試驗證明.....”

方案二:缺點抵消

導購:“雖然輕,但是我們的產品優點也很多,比如.....”

方案三:轉為需求

導購:“您先不管它的重量,重的不一定適合您使用,等一下我幫您挑選一款更適合您的......”

總之,導購在處理類似問題的時候,抓住“關注整體價值而非個體問題,滿足顧客需求而非只看商品”的原則,讓顧客失去砍價的動力。

隔壁那貨業績總比我好,後來把他灌醉了我才知道原因。居然是他比我先關注了一個叫“銷售之秘籍”的公眾號!感覺人生充滿了套路。

技巧二:利益誘惑

顧客知道導購最需要的是什麼,於是就會使用誘惑的方式嚮導購索要優惠政策。這些優惠包括:當下訂單、增加數量、介紹客戶等方式。這個方式最有效、也最被常用的,當然,導購在利益誘惑面前很難抵抗得住。

導購如何應對?

分析

利誘不過是顧客遞給導購的毒蘋果--看似鮮美,劇毒無比,如果不小心接受了,很可能帶來嚴重後果。所以,導購在誘惑面前,要堅持住,不要自亂陣腳。一定要記住:

1、顧客喜歡低價,但是最怕亂價。

2、貨真價實才是顧客購買的起點。

應對方法:

①強調價格嚴肅性

②強化商品價值感

案例

顧客:“如果你能給我五折優惠,我馬上訂單,而且我還可以把另外一套房的傢俱也買了,然後介紹我的朋友也來買。”

導購:“謝謝您對我們的信任,我很想給您更大的優惠,但是由於公司在管理上非常嚴格,堅持科學定價,所以促銷的時候也沒更大的空間。我想這也是我們能做到今天這麼大的原因之一,希望您能理解。您剛才看的這款商品,它有很多優勢,除了您剛才看到的..... ,還有......所以這款非常適合您。”

技巧三:欲擒故縱

在銷售中,誰更有心理優勢?我們一般認為是買方,因為買方掌握的是成交的權力。所以,顧客在爭取讓價空間的時候,會使用他的權力“威脅”導購。常見的現象是“顧客要離開”。如果導購擔心失去顧客,會在可售範圍內讓步。然而,如果導購提供的商品足夠吸引顧客,同時能掌握顧客的心理時,這個砍價情景應對起來也不是難事。

黃金砍價法則:中斷或放棄購買,可以讓導購亮出底牌。

導購如何應對?

分析

顧客購買,為的是商品,不是為了省錢。顧客之所以採取這種極端的做法,是因為對價格的不信任和謀求性價比。所以,應對這種情況,首先是要讓顧客相信價格已經到底,這會讓弱化其砍價的動力。其次,不要忘記提醒其關注商品,並且要強化商品和其需求的關係緊密度。

另外,導購們都必須要掌握好一張底牌,可以是抹去零頭、可以是一件禮品,只在最後時候才使用。

最後,導購不要忘記“賣方掌握的是拒絕銷售的權力”。用的好,這個權力也可以讓顧客折服。

應對方法:

①堅定價格,弱化砍價動力。

②強調價值,堅定其選擇。

③以毒攻毒,敢於放棄客戶。

④亮出底牌,倒逼顧客選擇。

案例

顧客:“你不便宜,我就去買其它品牌!”

導購:“我非常希望您能選擇我們,這款真的很適合您,因為它考慮到了......其實我也想給您越低越好,但是公司的價格管理很嚴格,也是為了保證每一位顧客吃虧。不過,如果您今天能訂單,我可以把給老客戶回訪用的禮品給您一份,但是這是我最後能給您爭取的.....”

另外,作為一個優秀的導購人員,不但要對自己的產品信息瞭如指掌,還要及時瞭解競品產品情況,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這樣在和對手競爭時,就會得心應手,更好的掌握銷售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