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我讀懂了中國治國興邦的智慧

編者按

9月29日上午,由金邊中國文化中心和中柬友好關係發展學會共同主辦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英文版柬埔寨推介會在柬埔寨國家參議院圖書館舉行。我們特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柬埔寨文翻譯謝莫尼勒談他對此書的理解和感悟。

在這裡,我讀懂了中國治國興邦的智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南進行調研。圖為9月16日下午,在沙洲村現代農旅示範基地,習近平總書記深入瞭解扶貧產業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情況。

作者簡介 謝莫尼勒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柬文翻譯,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前任柬方院長、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計劃與項目部主任

作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柬文版譯者,從第一卷讀到第三卷,我認為這是一部中國的治國寶典,毫無疑問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中國願無私地與世界各國分享,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共同推動世界發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也讀懂了中國治國興邦的智慧,感受到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氣度。由於工作關係,我較為關注的是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扶貧經驗。

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靈活性

在這裡,我讀懂了中國治國興邦的智慧

40多年來,改革開放政策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還大步地向全面小康社會邁進。對於中國的改革開放,我認為有三大特點:

強有力的執政黨作為保障。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保證了政策的延續性和發展的穩定性,為中國的歷史性變革和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關鍵性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從河北正定、福建、浙江等地到中央的執政實踐,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智慧。

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不是死板的,而是在實踐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不斷深入的。不斷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顯示出非常高的靈活性,使中國的發展很有層次感,我經常看到中國很多政策中有個詞“階段性”。例如一個城市變化不是一天就可以變好的,而是有階段性的目標,循序漸進,“一年一小變,三年一大變”,五年十年就鉅變。所以我認為,這就是中國能穩步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實現了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為改革開放創造了重要途徑,也符合中國市場大、人口多的基本國情。應該統籌規劃的範圍由國家控制,該開放到市場上競爭的領域就放手自由競爭,這就使所有的資源得到很好的控制和利用。因此,政府可以很好地規劃國家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的建設;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為其創造投資環境和條件,近年來也鼓勵個人自主創業。這種靈活性的資源分配和利用使中國能很快適應不斷變化的國際形勢,收放自如。

行業改革使中國國內形成了非常強烈的競爭機制,各行各業優勝劣汰,促使產品和配套服務的質量不斷提高,進行供給側改革。各行業也在競爭中不斷創新思維,改進思路來吸引新的、更多的消費群體,例如利用高科技人工智能打造的機器人餐廳吸引消費者等。

“這是一個世紀壯舉”

中國的扶貧政策也讓中國百姓受益,主要的中國特色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

規模巨大。2012年前後,中國改革開放30年以來已減貧3億多人口,2012年至2017年中國農村貧困人口從9899萬減至3036萬人,5年減貧6853萬人,減貧幅度高達70%。這是人類減貧史上的壯舉,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做到。中國把減貧提高到人類事業的高度,把中國減貧當作是推動人類發展一部分,“譜寫人類反貧困歷史”(P148),這是很偉大的一個思想,值得各國學習。

人民利益最大。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始終代表著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切政策都是以人民利益為首位。

扶貧配套措施非常完善。中國的扶貧不是各個部門、或者單一部門單打獨鬥,是一個整體的作戰,是當作一項巨大的工程來做。參與者除了中央、地方各級單位,軍警部門,還包括了全社會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P149-150),路橋建設企業、教育醫療旅遊機構、公益組織等等,匯聚出巨大的合力。中國有句俗話,“人心齊,泰山移”,中國走的是全社會扶貧,全民參與扶貧,各方協作的機制,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既防止空喊口號,也調動了各方積極性,使人民脫貧更有信心和動力。這非常值得學習與借鑑。我曾經赴西雙版納一個偏僻山村考察調研。這個村莊兩年前是一個貧困村,經過調研,制定了旅遊開發項目,商業部、旅遊部門、公路局等相關部門通力合作,經過一年時間將這個村子打造成全新的旅遊景點,憑藉特色民宿、民俗風情吸引大批遊客,再經過一年不到時間,全村實現了脫貧任務。這僅僅是中國千萬人民脫貧計劃的一個縮影,匯聚了中央、地方所有相關部門和人員以及村基層和廣大村民的不懈努力。不難想象,中國讓九千多萬貧困人口脫貧,這個數量相當於許多國家人口的幾倍甚至幾十倍,這是一個世紀壯舉。

精準扶貧(P15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線扶貧幹部的調派。中國一共有累計277.8萬名扶貧幹部深入一線,稱之為“駐村幹部”,他們與村民同吃同住,深入瞭解最真實最準確的民情。他們調研的一手資料送到各級扶貧單位,為全村規劃了發展藍圖,國家再調派各種資源和資金支持把這個藍圖變成現實。我覺得“駐村幹部”就是中國特色。這些幹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還有不少“駐村幹部”積勞成疾,甚至犧牲年輕的生命。這種“調派駐村幹部”的方式和幹部的奉獻精神都是非常值得學習的。

激發內生動力。中國的扶貧政策一直強調激發人民的內生動力,中國有句古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人民能自力更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價值,達到持續發展的目標,根本上脫離貧困。

監督機制。每個扶貧藍圖設計出來並執行改善計劃,政府還有專管部門對計劃進行監督以及對成果進行驗收,以確保扶貧投入的實效。嚴格的監督促使每個環節都必須高效運轉,每個部門必須聯繫緊密,按時按量達到既定計劃和標準,確保整個扶貧工程的順利完成。

以上是我對中國改革開放和中國扶貧政策的一些粗淺認識。《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書中還有許多值得研究與學習的篇章,每一篇都是中國經過長期實踐積累的實際治國經驗,從“自力更生”“摸著石頭過河”,直到今天的高速高效、高執行力,中國經過了一代又一代人無私的奉獻,才有了今天中國的輝煌成就。

各國如能很好地研究與分析中國的治國理論,一定可以獲得許多啟發,並且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制定出自己國家的發展計劃。有了這套理論的指引,各國必定能少走彎路。祝願中國早日實現“中國夢”,中國人民永遠幸福安康!

圖片來源:新華網

責編:何晶

大家還在看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英文版出版發行

▼ 我們的微店 ▼

在這裡,我讀懂了中國治國興邦的智慧

可進店購買最新《中國報道》雜誌

歡迎轉發至朋友圈,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