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截拳道?截拳道是什么?

精武会


截拳道,指的是不拘于形式,思想上成熟的觉悟,以水为本质而攻击,反击;将一切化解于无形。是武术宗师李小龙生前创立的一类现代武术体系,由于李小龙的过早逝去,使得很多人并不了解截拳道。

截拳道融合世界各国拳术以咏春拳、跆拳道腿法、拳击与击剑作为技术骨干,以中国道家思想为主创立的实战格斗体系构想,也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体系。与多数武术不同,所创立的融合世界各种武术精华的全方位自由搏击术。

"截拳道"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截击对手来拳之道。截拳道倡导"搏击的高度自由"。李小龙截拳道的本性是"抛弃传统形式,忠诚地表达自我"。"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是截拳道的纲领和要义。它将东西方哲学理念运用于武术,是一种搏击指导和方法论;最大特点是注重于"实用"抛弃了传统武术复杂的形式套路。在对手攻击的时候,格挡与反击同时进行,甚至于不加格挡而直接凭借快速有力的进攻压制对手,先发制人。近代流行的搏击比赛运动(综合格斗)及(MMA)更是尊崇李小龙为第一先驱者。


小古艺


截拳道是什么?什么是截拳道?这个问题就像禅宗公案里的谜底,不能说,一说就错。作为一个截拳道爱好者,如果你问我什么不是截拳道?或者截拳道不是什么?或许每个人都有百种答案给你,唯独你问截拳道是什么?即使有答案,也是一千个截拳道研修者的嘴里有一千个答案给你,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截拳道。

2009年5月,李小龙亲传弟子巴斯帝罗师父来南京原本截拳道馆讲拳,他送个我的赠言,“你就是截拳道”,这也是李小龙一贯的教诲,这里张安邦摘抄拙作《李小龙武打艺术与哲学》一书中的部分内容,跟大家谈谈截拳道的源起,也许能帮助各位更好的了解什么是截拳道,不当之处,敬请批评!

“什么是截拳道?”

李小龙用这句话开始了他那篇发表在1971年9月号《黑带》杂志上的题为《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你自己》的著名文章——从而引发了武坛一些列的大地震,这一切又是怎么来的哪?

关于截拳道的发展史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是有两个阶段我想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区分,一是李小龙时代,一是1973年之后。换言之,李小龙时代就是振藩截拳道;而1973年之后的截拳道发展,我称之为“后截拳道时代”,这个“后截拳道时代”可以说是无限延期的,我写的这篇文章就是“后截拳道时代”的产物。

这里闲谈李小龙时代的振藩截拳道,振藩截拳道是个很笼统的提法,涵盖了李小龙不同时期讲授的武学艺术。现在关于李小龙个人武学的发展轨迹产生了两种普遍的说法:一是地域说,一是时间说。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而且较为被大家理解并接受。地域说就是按照李小龙在美国西雅图、奥克兰和洛杉矶开设振藩国术馆的地点的地域变化来区分其武学体系体系的变化。还有一个和这个提法是“双胞胎”——时间说,即李小龙在这三个地区的时间,没有本质的区别。我这里要推翻这两个较为感性的说法,用理性的分析来阐述截拳道发展的内在轨迹而非时间与地域的外在表象。

李小龙的武术发展通常分为三个不同的时期:西雅图,奥克兰和洛杉矶。西雅图时代通常称为振藩功夫的时代,但是李小龙从来没有这样区分他的武术和前后时期的异同,也没有在振藩国术馆划分“新旧”的教义。这些都是通过后人的研究补充而加上去的,这里我提出的体系说,这根李小龙武学发展的主线可以帮助研修者更好的理解李小龙武学发展的理念,从而真正认识如百家姓般的诸多“截拳道”!

李小龙宗师所创建的第一个体系应该是振藩功夫——“破坏了的咏春”,是出于教学需要,迎合国外学员口味以及弥补自身掌握的并不系统的咏春拳体系,于是李小龙广泛吸收各流派精华,以咏春拳为基础针对克制各流派武技而向外广泛吸收去进行提升自我,这时的振藩功夫对咏春拳而言只是开始了变化或者仅仅是量的变化。无疑木村武之师傅已经成为振藩功夫的权威!这个时期的振藩功夫还保留了一些诸如小念头、消打套路等拳套存在,振藩功夫就功夫层面而言应该是“黐紧核心”——“一拳仅仅是一拳”。

第二个体系就是“振藩拳道”,由于黄泽民挑战事件,李小龙开始试图跳出振藩功夫即以咏春拳为基础来完善自我武技的原有理念的条条框框,这是质的变化,李小龙开始极力脱离咏春阵地战为主的模式——迈向了以运动战为主的方向,这样更容易针对国外诸如拳击、新兴自由搏击类武技的格斗模式,李小龙积极完善这个庞杂的体系,这是一个为学日增的过程。这时李小龙开始就踢法、手法、封缠、擒锁这四大类基本技术在远、中、近三种格斗距离中做自由转换应用,以求发挥出整体武技之优势,试图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格斗情形,以变应变。这个体系有点概念的意思,但是不完全等同,因为李小龙就是李小龙,不是追随其理念就可以取代他的。伊鲁山度师傅应该是振藩拳道的全面继承人,日本的中村赖永师傅也是笔者认可和欣赏的当今推广李小龙武术最有效的人。李小龙原著《

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 》,国内编译为《李小龙技击法》,一开始的书名就是《振藩拳道》,振藩拳道应该是李小龙理论学说中的“从核心中解放”,这时“一拳不止是一拳”。

第三体系才是截拳道,这是一个为道日损开始,这是李小龙没有结束的开始——运动战的典范:简单、直接、非传统性。1969年李振藩告诉木村武之说:“黐手不要了。” 这是咏春拳附在截拳道上的最后一件外衣,李小龙脱离了咏春,从摆桩到警戒式,貌似咏春的经典技艺——这些基本技术的击打发力方式和结构最后完全不同于咏春。截拳道“回返原本之自由”——三阶段之最后,或者说“一拳只不过是一拳”。

振藩功夫的基础是咏春部分技术的延续,打的是控制;振藩拳道更多是受拳击类运动作战武技的影响,打的是反应;而截拳道则是建立在击剑技战术结构基础之上的无剑之剑,讲求“终极一击”的理想境界!这个不是本人主观臆想,在我参加李小龙宗师顶峰门徒李愷大师(Sifu Daniel Lee)的研讨会时他反复告诉我:你的警戒式又错了,前手要抬高,这样才够安全。而之前两天黄锦明师傅的认证教练麦克师傅却对我保持前手瞄准线的站姿直说“Good!”当然这不是说谁是截拳道谁不是截拳道,也许每个带艺投师的弟子都无法彻底清空自己的杯子,又或者这恰好说明,李小龙武技结构的基础正在从咏春——拳击——击剑之间发生着变化,每个时期每个武技在截拳道发展中占的主导地位是不同的。

截拳道是“咏春、拳击、击剑”的完美组合,这个是有道理的!李小龙最初关于“截拳道”的定义——“截”,就是“拦截”,“拳”,就是“拳头”,“道”,就是“方法”,“截拳道”的意思,就是“阻击对手来拳之法”,或叫“截击对手来拳之道”。防守和进攻合二为一,当对方出手的时候,在拦截中进行攻击,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取得胜利。所提倡的正是“攻击性防御拳理”,也就是用积极的攻击代替被动的防御。这中解释的原始版本最早出自李小龙那篇《从传统空手道中解放自己》,既然是出自李小龙的手笔,自然就不会错。但是那是李小龙对自己当时武学理念或者心得的解释,他的武学是变化着的,解释或者命名也应该是变化着的,也许名称的变化跟不上武学发展的变化,后期或者这个名字提出之后的“截拳道”已经和最初的“截拳道”发生了新的变化,是量变或质变。这个我们可以从截拳道由来渊源的几个阶段中剖析。从截拳道开始,李小龙的武术思想确实是逐渐朝向简单、直接、不墨守传统的方向迈进!


张安邦


李小龙曾给予简单的阐释:“截”就是拦截或阻截;“拳”就是拳法;“道‘是普遍的规律方法和最终的实现方式。截拳道的基本概念就是:拦截拳法或者说任何攻击的方法和原理。”

“请记住,取‘截拳道’这个名称只是为了叫法上的便利,我并没有让它有特殊的含义。我感到欣慰的是他它本身的解放效应,因为它可以充当习武者自我检验的镜子。”“与传统武术不同,截拳道并没有系列的规则和明确的格斗的方法所组成的技术分类。截拳道没有特殊情况的套路和僵化的哲理。它的格斗看上去并不是来自一个单一的角度,而是来自所有可能的角度。截拳道利用所有的格斗方式和方法去赢得一个满意的结果,截拳道是自由的,它不被任何东西束缚。”


其实这种解释几乎完美,无论是从格斗的境界还是终极目标都是正确。可是如果仅仅就是这样发展截拳道,路是走不通的,必须借鉴同时代的,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才有可能更完善截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