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難以躲避的必經之路,而中國人則把人的“最後一程”看得格外重。大到皇帝貴族的陵墓,小到尋常百姓的棺槨,都有特定的講究,南北東西地理風俗的不同,又衍生出千奇百怪的殯葬風俗。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歸根到底,這跟中國人遵從的“死者為大”理念相吻合,古代的人們相信,將逝者埋於腳下大地之中,會令他們的靈魂與故土相連,在黃泉之下看著子孫後代茁壯成長。

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火葬制度卻逐漸興盛開來,曾被古人堅持了上千年的土葬制度,已然被打上“落後”的標籤。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一、教授的反駁

在火葬成為主流的大環境下,也不乏對此持批評態度的專家學者,北大教授吳飛就是其中一位。

吳飛教授的履歷十分出彩,先是在北大獲哲學碩士,後在美國哈佛獲人類學博士,學成後回到北大拿下哲學博士後,如今是北大哲學系的教授,負責研究中外人類文化歷史的變遷。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對於中國的喪葬制度和習俗,吳飛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足夠了解的情況下,他卻在演講時《現代中國的喪禮》時公然拋出自己的觀點:現代火葬制度缺乏一絲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一樣處理,徹底失去了其包含的文化意義。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此言一出,立馬在社會上激起激烈的討論,贊同者有之,嗤笑者亦不少,輿論兩極分化嚴重。

自從各地紛紛出臺規定,強制進行“平墳運動”以來,很多人被迫將祖墳遷至集中建造的公墓處,勞財傷神不說,最重要會引起當事人的不滿,畢竟老話說“入土為安”,再遷墳一直被當做大不敬的行為。

吳飛教授還說道:現代的追悼會不能算是真正的喪禮,這種粗糙的模式,跟千百年來中國社會形成的風俗相比,丟失了很多文化意義。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二、土葬的意義

在信奉科學的當今,“靈魂”一說被無數人嗤之以鼻,土葬自然便沒了立足的理論根基。但去除了古人迷信的說法,土葬就真的一無是處了嗎?

除了自古就有火葬習俗的民族之外,將最親近的人親手送入火爐,絕大多數人心底都是抗拒的。因為隨著屍骨的付之一炬,好似思念、不捨、緬懷等情緒也被一把火燒盡,再沒了足以寄託的地方。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現代喪葬是純機械作業,人的屍首會像流水線上的產品一樣,被冰冷的程序和機器處理。說句不好聽的,真的跟那些被焚化的垃圾沒有多大區別,這背後丟失的人情味,又從何彌補?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公墓園裡一排排墓碑整齊明亮,遠比自家蓋的墳包好看得多,但面對這複製粘貼一樣的畫面,後人要如何醞釀起懷念先人的回憶和感傷?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三、火葬真的完美嗎

當初我們反對土葬的理由,一是說土葬汙染土地資源;二是土葬東一塊西一片浪費土地資源;三是破除封建迷信。但推行火葬這麼多年下來,這些問題好像並沒得到解決,吳飛教授對此就提出了質疑。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一是汙染環境的問題,這點其實不必多說,火葬大量焚燒屍骨,對環境的汙染要遠甚於土葬。

二是節約土地資源的問題,農村土葬大多用墳包或是就地取石材,幾十年風吹雨打後會自然降解。吳飛教授評價說:這本就是最環保的方式,為何要換成大理石呢?

因為公墓集中使用的大理石墓碑,自然降解的速度非常慢,基本上不能如農村土墳那樣重歸大地。而且公墓佔地很廣,同樣浪費大量土地資源。且墓地價格節節攀升,讓很多家庭負擔沉重。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三是破除迷信問題。吳飛教授用一句“祭神如神在,事死如事生。”來評價。意思是老百姓們不是祈求死者復活,祭祀祖先更多出於“感情上的不捨”認為逝世的親人仍存活於世,這是人情的不忍,體現了我國喪葬文化的溫情,又何來迷信一說?

反倒是如今的火葬制度,正用機械般冰冷的程序扼殺著親人對逝者的追思與緬懷。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四、結語

說了這麼多,不是在為土葬“翻案”,畢竟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主流,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沒有精力和土地去實施土葬,火葬是社會發展必然的訴求。

北大教授建議恢復土葬:現代火葬缺乏人情味,把人當成垃圾處理

但中國社會不是割裂的,在廣袤的農村地區,還生活著數億的農民,他們的鄉土情結遺傳自祖輩,見慣了喪葬文化的“人情”。

因此對於農村地區的老百姓而言,土葬或是火葬,為何不能讓他們自己選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