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得糖尿病以后还是胖?

芜圩荒野然

可能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也的确是有朋友因为体重莫名其妙减轻检查而确诊为糖尿病的。但是临床上大多数的糖尿病反而是和肥胖关系更大。

首先,所谓糖尿病,是因为自身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使血中血糖升高的一类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胰岛素绝对分泌不足,常见的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而2型糖尿病则主要是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更多的是和肥胖相关。

在2型糖尿病中,患者身体内存在正常数量的胰岛素,甚至超过正常数量的胰岛素,但由于其外周靶器官或靶组织(肝脏、脂肪组织、骨骼肌等)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及反应性降低,致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主要表现为外周组织(肌肉与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以及抑制肝糖输出作用减弱。这种现象就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所以2型糖尿病更多的和肥胖联系到一起。


研究显示,肥胖和超重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升高了2倍。2013年按体质指数(BMI)分层显示,BMI<25 kg/m2者糖尿病患病率为7.8%、25kg/m2≤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15.4%,BMI≥30 kg/m2者患病率为21.2%。

而通过运动等生活方式使体重减轻后,血糖、血脂、血压等都会有所改善。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使BMI达到或接近24 kg/m2,或体重至少下降7%。


医患家

糖尿病===是各种原因导致葡萄糖代谢紊乱的过程,使得血液里的葡萄糖增多。

糖尿病人对葡萄糖的利用率下降,葡萄糖是人体代谢的基本原料,我们所有的生命活动,都要通过葡萄糖代谢最终产生的ATP去功能,剩余的葡萄糖会合成糖原、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如果糖尿病人的血糖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持续高血糖,使血液渗透压变高,从周围组织吸收更多的水分,使身体对水的需求变大,无法利用的高渗性血液,最终在肾脏重吸收下也于事无补,尿糖++、尿蛋白++等等,就会逐步出现,同时,还造成了对肾脏的损伤,营养的流失使得身体对食物需求也变得明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身体才会变瘦,糖尿病带来的有些后果是无法挽回的,所以我们必须是非常严肃的面对它。

调整饮食

合理运动

正确用药

自我血糖监测

定期复查

我们在乎的是健康,与胖瘦又有多少关系?


每天向着太阳出发

糖尿病是我国慢性病里最主要的疾病之一。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过剩的情况日趋明显,这样人群的体重越来越重,而越是胖的人糖尿病发病率感觉越高。

典型糖尿病是“三多一少”症状,及所谓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而这种症状现在临床观察,典型的越来越少,很多人平时不体检,等到发现的时候都可能已经有很多并发症了。


糖尿病的病人,大多都有胰岛素抵抗,或者分泌的相对不足,导致血糖利用障碍,从而动员脂肪,但脂肪代谢又不完善,产生大量酮体,可以出现酸中毒等。

总的来说,得了糖尿病体重是会下降的,但已堆积多年的脂肪,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减下去的,而且很多人生病之后并未控制饮食,加之肌体代谢的紊乱,所以体重的下降亦不明显。


医学守门人

答:这不是几句活说清楚的,简单一些。糖尿病患者2型早期,肥胖体质食欲好,热量过剩,肥胖没受到影响,一句话还没发展到消瘦阶段。

2,2型糖尿病人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等组织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使血糖升高。但实际上血中胰岛素正常或较高水平,此高水平胰島素不能降血糖,但脂肪细胞对此敏感,多合成脂肪,因而肥胖。


大海16944

要看您处在什么阶段,用的什么药。如果已经在糖尿病中期,出现尿糖尿蛋白现象,应该是会体重下降的,营养物质流失。如果前期,采用胰岛素来降糖,也有可能会体重增加,如果采用二甲双胍,应该不会增加体重。


糖尿病整合管理专家

Ⅱ型糖尿病实质是代谢类疾病,是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高血压、高尿酸、高血脂等也是代谢类疾病,所以得了糖尿病仍然肥胖就不足为奇了,但随着时间的延后及病情的加重,或阻断性药物的使用,特别是并发症的产生,会渐渐地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