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張居正

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要尊重歷史,長大後反而被歷史教科書束縛了思維。

昨天跟朋友說起這件事,她給我推薦了一個脫口秀節目——《聖人請卸妝》。

回去之後我隨手就下載了兩期,正好是講張居正的,給了我莫大的啟發。沒聽之前,我印象中的張居正是這樣的:

戛納灣生活圈

但其實他也可以是這樣的:

戛納灣生活圈

他不是迂腐的書呆子,也不是糊塗的糟老頭一個,雖然後人也不一定真正地理解他。

張居正生在一個秀才之家,卻天賦異稟,5歲識字,7歲能通六經大義,12歲考中秀才,13歲參加鄉試,16歲就中了舉人,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他一無顯赫家世,二無萬貫家財,那麼張居正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走上人生巔峰的呢?

一句話概括:先看別人怎麼斗的,不參與也不交惡,我就是來學習經驗的,學會了得實行啊,否管手段不手段,能直上杆頭就行。

他初入官場時,把他當小友的嚴嵩和他的恩師徐階為內閣首輔爭鬥較量了18年,後來徐階又和他的莫逆之交高拱暗暗較量,爭來爭去,最後卻都帶著滿身抱負遺憾地離開了朝堂。

而張居正決心幹一番大事,一邊吸取他的恩師徐階的為官經驗,鑽研朝章國故,一邊利用職務之便拉攏人才,收買人心,最終站在了那個位置,當了內閣首輔。

張居正入閣後可謂是為明朝的中興嘔心瀝血,奈何不但皇帝不買賬,昔日同僚同鄉甚至門生也不看好他,可張居正不管呀,仍然利用手中職權繼續改革,為此,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全得罪了個遍。

這也為張居正死後家族遭遇變故埋下了禍根。

生前的至高榮耀,已讓他千夫所指,死後更是遭逢萬人難。他死後第四天,生前推薦的潘晟就被言官所彈劾,萬曆皇帝更是查都沒查,直接就抄了他的家,害得他的後人流離失所,生前任用的官員也都陸續被牽連。

就個人而言,在當時儒家思想的浸染下,張居正算不得正人君子,甚至品德也算不得好,但正是這樣一個狡猾、心狠、雷厲風行、果斷勇敢的人,讓明朝虧空的國庫變得充盈,他的改革雖失敗了,但誰又能否定他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明朝的發展?

§§

一個人的功與名都不是絕對的,

我們在看待歷史時應該客觀公正的對待,

不求絕對公正,但求公平。

(更多精彩,請繼續關注戛納灣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