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那些戳心的烟火味文案

甭管天南海北

重口味是夜宵的统一气质

没了烟火气

人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程

串,是中国烧烤的基本形态

肉,则是人类烧烤的共同主题

几串烤肉

一杯美酒

这就是深夜路边的那份得意

这就是平凡热辣的市井人生

每个饥饿难耐的夜晚

都是蚕蛹的天敌

东北人的幽默

但是对于蚕蛹来说

一生都要被他们烤

一点也不幽默

“你知道我为啥长这么黑吗?”

“因为我不想白活一辈子。”

最近,《人生一串》持续霸屏,国内专门拍烧烤的片子,没有过多华丽的场景,满满的烟火气,生活就是这样平凡而值得。

滋滋作响的肉串,蒜香十足的生蚝,鲜嫩香脆的心管,吱嘎作响的脆骨……火候到了,慢慢翻转,金黄色的脆皮,饱满浓厚的汁水,保管让你看完之后如痴如醉……

华灯初上,城市的各个角落,弥漫起孜然与食物的混合香,白天的烦躁与压力,通通抛之脑后。烧烤摊上的烟火味儿、燥热气儿,却是最能体现“江湖气息”与“人情味儿”的地方。

在东北,没有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两顿。无厘头语言的背后,是烧烤摊、烧烤店遍布街头巷尾的盛况。

东北烧烤是黑吉辽三省烧烤的统称,各地有其各自的特色,本溪的烤鱼下巴、烤豆皮,大连的烤大虾、烤皮皮虾,赫哲族人的烤鱼皮、齐齐哈尔的烤五花肉、佳木斯的烤猪腰子、大庆的坑烤、肇东的烤小饼,伊通的烤鸽子、柳河的烤干豆腐串、长春的蒜水烤肉和玉泉的烤大毛肚等等,都让东北烧烤成为一个不朽的神话。

黑龙江烧烤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因紧邻俄罗斯,所以以腌制后的牛羊肉串为主,俄罗斯大肉串也算是黑龙江烧烤的主力军,经过黑土地30余年时间的演变,黑龙江烧烤也已发展成了一种饮食文化。

哈尔滨烧烤有其自己独特的“一串”

哈尔滨的烧烤,受俄罗斯影响结合自身特色,有俄罗斯大串、烤牛腰子、心管夹肉等别处鲜有的特色。哈尔滨羊肉串还有一个秘诀,就是放糖,用糖来调和肉的膻味,使其肉质鲜美,这是哈尔滨人的独创。因冬季寒冷,和烧烤相搭配的麻辣涮肚出现在了哈尔滨人的视野里,形成了当地特色的烧烤配涮肚。

齐齐哈尔芭比Q

沈腾的《西虹市首富》带火了齐齐哈尔烤肉。烤肉也是烧烤的一种。齐齐哈尔烤肉保留着更多东北本色,这里的人喜欢大碗喝酒大块吃肉,非常符合东北人豪放、纯朴、洒脱的性格,喝着啤酒聊着天 ,这似乎也成为了当地的一种饮食文化。

齐齐哈尔烤肉花样很多,早已烤出肉外,烤酸菜、烤青菜、烤茄子、烤海鲜、烤蚂蚱,什么能吃烤什么!烤好的上脑大片肉和羊肋排肉原汁原味,满口生香,香而不腻,好吃到流泪啊!各种开胃爽口拌菜,更是绝配!

不吃坑烤怎算来过大庆

“不吃坑烤怎么算来过大庆!”这就是坑烤的火爆程度,不论是招待外地朋友或者全家聚餐,再或者来大庆游玩的游客,坑烤都是首选。

拨开锡纸,刚出炉的坑烤五花肉,外表焦酥、烟香萦舌、脂油洇出,已无脂肪的白肉夹在酥肉皮与甘瘦肉之间,绝为解馋尤物;拨开坑烤后的鹅蛋,蛋黄金黄耀眼,蛋清透亮Q弹如果冻,一口咬下嚼劲十足……鸡鱼蛋肉地瓜土豆都是坑烤的家常菜,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美味妙不可言。

吃一次就忘不掉的肇东小饼

肇东小饼其实就是肇东烤饼,最早名为“火烧云”饼,是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悉,“火烧云”饼,始于光绪年间,发源于郭尔罗斯后旗游牧地(今肇东境内),由郭尔罗斯游牧民族的荞麦面饼演变而来。肇东烤饼味香耐人回味,薄而小的饼刷上辣酱、鸡油、孜然等调料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后卷上葱花末来吃,味香耐人回味,是本地饮食一绝,被称为“肇东料理”,远近闻名。

烧烤是一种文化

更是一种情怀

而粗犷更是其精髓

吃的就是这股市井烟火气

别管你在哪里

只要好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