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芳和裘丽琳:一曲生死恋,已是绝代音

周信芳和裘丽琳:一曲生死恋,已是绝代音

京剧是一种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舞台艺术。近代一百多年来,京剧各个行当都出现了不少流派,如老生行中有谭(鑫培)派,余(叔岩)派,高(庆奎)派,马(连良)派,言(菊朋)等等;旦角中有梅(兰芳)派,程(砚秋)派,尚(小云)派,荀(慧生)派等等;净行中有金(少山)派,裘(盛戎)派等等。丑行中的萧(长华)派,武丑中的叶(盛章)派等等。

在这星光灿烂的流派中,麒派是由一代宗师周信芳创建的京剧南派(海派)老生的重要流派。京剧界常有“北有梅兰芳,南有周信芳”“南麟北马(马连良)”之说。

01

周信芳 (1895—1975),麒派艺术创始人。名士楚,字信芳,艺名麒麟童,浙江慈城(今名慈溪)人。

1895年1月14日,周信芳出生于江苏清江浦(今淮安清浦)。

周信芳的父亲周慰堂是京剧演员,曾在京剧春仙班演二路旦,艺名金琴山。周信芳6岁随父在杭州搭班,从陈长兴练功学戏,7岁以“七龄童”艺名登台演娃娃生。

1907年,12岁的周信芳起用“麒麟童”艺名,演老生。1908年到北京喜连成科班带艺人科4年,在此期间曾入宫为慈喜太后演出。青少年时期辗转于烟台、天津、东北等地演出,1912年返沪,先后在迎贵仙茶园、新新舞台、丹桂第一台等剧场演出。以后两度赴北京演出。

1924年后,周信芳先后在上海更新舞台、大新舞台、天蟾舞台演出,排演连台本戏,对京剧艺术作了重要的改革的尝试。

1925年,周信芳首开京剧导演先河,借鉴话剧导演手法运用到京剧中来,成为首个将“导演制”用于中国戏曲的艺术家。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周信芳积极参加救亡活动,并演出《徽钦二帝》、 《文天祥》、 《史可法》等戏,激起观众强烈的爱国热情。随后又继续演出了《香纪》、 《董小宛》、《亡蜀恨》等具有民族意识的戏。

1949年9月周信芳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先后任上海军管会文化局戏曲改进处处长、华东戏曲研究院院长、上海京剧院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分会主席等职。

周信芳一生上演过近600出戏,其中以连本戏为主,这也是世界级演员中唯一有此记录者。代表剧目有《打渔杀家》、《打严嵩》、《四进士》、《投军别窑》、《乌龙院》、《萧何月下追韩信》、《徐策跑城》、《清风亭》、《明末遗恨》、《义责王魁》、《海瑞上疏》等。

周信芳唱腔最有特点的地方是,嗓音带沙但中气足,形成了麒派的基本特色,他的唱腔接近口语,酣畅朴直;念白饱满有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化短为长”形成了麒派唱腔的独特风格。

周信芳的基本功精湛,他声音宽响,沙而不嘶。他的唱以苍凉遒劲为特色,朴而不直,顿挫有力,往往有极富曲折跌宕之处,尤其注意抒发人物感情,有独特的韵味。

周信芳的唱腔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特色,同他的人生际遇有密切关系。

02

1913年后,周信芳19岁,在上海与谭鑫培搭班同台演出,开始崭露头角。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漂泊江湖,周信芳在汉口的一次演出时,患上了伤寒,病愈后,突然倒嗓,原来高亢清亮的嗓音从此变得沙哑低沉。

这在一般人看来,是祖师爷不给饭吃,眼看不得不退出戏剧舞台,但性格倔犟的周信芳不甘心向命运屈服,他苦心钻研,巧妙地将沙哑了的嗓音改造成一种别饶韵味,苍劲有力的唱腔,形成了嗣后广被南北的一种“麒音”。同时他突破京剧的表演程式,在塑造人物性格上狠下工夫。于是一种唱做并重,表演力极强,一上台就浑身是戏的“麒派”艺术诞生了。

周信芳在京剧界独树一帜,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不久,他迎来了人生中的婚恋传奇。

周信芳的结发妻子叫刘凤娇,出生戏曲之家,是武旦刘祥云(艺名九仙旦)之女。周信芳18岁和刘凤娇结婚,婚后生有二女一子,长子周丕承,长女周采艺,次女周采苹。刘凤娇大概不认识字,但她的手很巧,只要看一下一个人的脚,就可以做出一双不大不小、穿着非常舒服的鞋子,周信芳前期所有的靴子和改良鞋都是她做的。

周信芳第二任夫人叫裘丽琳,二、三十年代上海有名的千金小姐,时尚新潮的名媛。据说,她是上海滩第一个梳那种“油条”发式的小姐,是许多富家子弟的梦中情人。

裘丽琳的外公阿尔斐特罗斯是一名苏格兰商人。她的父亲裘仰山15岁学杀猪,20岁去上海打工,后来到茶叶庄做店员。因为一笔和罗斯的生意被老板开除后,再被罗斯招揽合伙做生意,老罗斯最终把女儿玛丽罗斯嫁给他。

玛丽为裘仰山生了两女一儿,裘丽琳是幼女,还有个哥哥名叫裘剑飞,也是上海滩当时有名的纨绔子弟。

裘丽琳的母亲有二分之一外国血统,裘丽琳也继承了四分之一的苏格兰血统,白皙得几近透明的皮肤、大眼睛和挺鼻梁,再加上服饰新颖而典雅,因此无论是哪种社交集会,她一到场必定艳压群芳。

有老外岳父罩着,再加上江浙人独有的精明勤奋,裘仰山速速发家,名下既有茶庄,亦有钱庄和银楼,还大搞房地产,富得流油。仅一幢租给政府做“上海邮政大楼”的房子,每天便能带来10只银元宝的收入。

裘丽琳从小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后来裘仰山因病误诊而死,死时最大的孩子裘剑飞还只有10岁。父亲死后,母亲裘罗氏善于理财,茶庄、银楼得以发展。裘罗氏这位英国妈妈还注重对子女的教育,把小丽琳送进当时有名的圣贞德学校读书,注重从多方面培养女儿的思想品格和文化素养,所以小丽琳尽管娇生惯养,为人却是热情正派,富于同情心。

03

1923年,28岁的周信芳在上海丹桂第一台演出《汉刘邦统一灭秦楚》。裘剑飞是有名的票友,经常带着妹妹去看京剧,周信芳的麒派当时在上海滩红极一时,裘丽琳很快就迷上了麒派艺术。无论是连台本戏,还是折子戏,她总是每场必到,成为精湛稳健的麒派艺术的忠实粉丝。

不知不觉中,裘丽琳爱上了舞台上那个光彩照人的名角:麒麟童周信芳。

裘丽琳悄悄给周信芳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周信芳收到信后,知道写信的人就是第三排座位那个天天来看戏的小姐,为她的热情而感动。但转念一想,人家是富家千金小姐,未必出自真情。说不定是一时冲动或好奇,或是闲得无聊与男人寻开心的,别自寻烦恼了。但是痴情的丽琳却不就此罢休,她继续接连不断地给周信芳写信,极其诚挚地向他表露自己的心迹,希望他无论如何抽时间与她见上一面。

周信芳终于被感动了。没想到第一次见面,裘丽琳就给他留下了极好的印象,他庆幸自己遇上了知音,万分欣喜。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戏子和名媛的恋情还是被那些多事的记者们知道了。于是一条极具爆炸性“桃色新闻”被添油加醋、沸沸扬扬地传播开来。几天之后,上海近十家小报用各种醒目的标题报道了“海上名媛幽会麒麟童”这条消息。

“麒麟童与银楼小姐暗渡陈仓”的绯闻传到裘府,家里顿时像炸了窝,丽琳的母亲当即让家里人把丽琳软禁起来,未经她本人允许不准走出家门一步。

裘剑飞通过各种关系买通“青红帮”头目,指使一批流氓打手去威胁周信芳:“不许你再和丽琳来往,要是不听话,对不起,借你的两条腿用用!”

并且,为了断绝裘丽琳的念想,母亲托人放出空气,准备为女儿择婿。

裘丽琳听到了母亲的想法,她不愿意就这样坐以待毙,她找人送信给周信芳。然后在一个闷热的中午,裘丽琳溜出家门,登上停在附近的一辆马车。

周信芳正在车里等她,两人驱车直奔上海北火车站。一个小时后抵达离上海90公里的苏州。裘丽琳刚安顿下来,周信芳就匆匆赶回上海,当夜照常在剧院演出,一点没有异常。

家里发现裘丽琳失踪,杳如黄鹤,去向不明。去质问周信芳,回答是,有多日未和裘小姐见面,怎会知道她的下落?暗地里派人监视周信芳的行动,也没有发现什么,事情只得不了了之。

一段时间以后,裘母收到一封盖有上海本市邮戳的丽琳的来信,女儿在信中对妈妈说,她已与周信芳互订鸳盟,此生非周不嫁。如果家里实在不能见谅,她甘愿登报与家庭脱离关系,请妈妈不要责怪她。

事情发展到这样一个情况,裘丽琳母亲也无可奈何。

几年后,周信芳通过亲友与律师办妥了与前妻刘氏的离婚手续,与裘丽琳正式结婚,其时他们已有了三个儿女。他们在报上登载了结婚启事,补办举行了隆重的婚礼,沪上许多上流社会人士参加,盛况空前。

1929年周信芳与梅兰芳等著名演员一起在上海举行义演,为华北难民劝募捐款,深受各界赞赏和支持。裘丽琳的母亲终因思女心切,允许当年的裘府三小姐重归娘家,并且给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嫁资。靠着这笔嫁资,他们租下了卡尔登大戏院,组织起戏班,还清了所有的宿债,改善了居住条件。

04

从“私奔”同居到正式结婚,周信芳的艺术生涯得力于裘丽琳的倾力支持。

三十年代初,周信芳演出于上海天蟾舞台,遭黑社会大流氓顾竹轩欺压剥削,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裘丽琳自购手枪,每晚亲自护送周信芳出门演出,因为裘丽琳是上海滩名媛,交际广,认识很多上海滩的名女人,她求助于黄金荣儿媳李志清,周信芳才得以退出天蟾舞台,离沪避祸。

到了上海孤岛时期,周信芳拒绝为汉奸吴四宝唱堂会,受到76号特务们威胁,不得已而去唱了堂会,又因唱了一曲“追韩信”,被吴四宝认为“受胯下之辱”是有意讽刺,遭到绑架,意欲加害。裘丽琳卖掉许多陪嫁的首饰,通过李志清向吴四宝的妻子佘爱珍求情,被敲了一笔大竹杠,才把周信芳赎救出来。

没有这样一个贤内助,周信芳的命可能早就不保了。

1966年5月26日,周信芳以炮制《海瑞上疏》“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名被揪了出来。在这场灾难中,裘丽琳也受到株连,饱受折磨。

1968年3月26日,裘丽琳死于上海华山医院急诊观察室外的走廊上。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在旁哭泣的儿媳说:“别哭了,以后,你们的,爸爸……”这是她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当时他的丈夫周信芳还在囚禁中。

1975年3月5日清晨6时,周信芳因心脏病发作,在上海华山医院停止了呼吸。弥留中,他用微弱的声音,反复喃喃地说:“你们不用再骗我了,我早就明白了,你们的姆妈去了,她在等我。”

在这之前,1969年,周信芳被释放回家,家人告诉他,母亲在医院治病,不能见人。周信芳也不追问,也不提妻子的名字,只是一个人默默流泪。

只是有时轻声哼唱《徐策跑城》中的著名的唱词:“湛湛青天不可欺,是非善恶人尽知。善恶到头终有恨,只是来早与来迟……”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