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吴三桂兵力是清军2倍之多,为何最终选择投靠清朝?

黄堇年


吴三桂势力最盛时已占据一半以上的江山,饮马长江,蒙古各部也虎视眈眈,准备策应,王辅臣雄踞西北兰州、郑经乘势攻略福建等地,康熙真到了最绝望的时候了。

不过,吴大帅到了长江边就停滞不前了,此时的他,已然是强弩之末,大厦将倾,前途如此渺茫,让他心灰意冷。

此时吴三桂已经60多了,儿子死了,只剩下孙子,如果他真的要做皇帝,那也没几年做头了,而等他一蹬腿,他那年幼的孙子根本没有能力搞定他手下那些如狼似虎的将领。

反清复明的旗号也越打越没人信服,如果真的要反清复明,那就请朱家子孙出来做皇帝吧,可朱家最后一个皇帝就是吴三桂亲手用弓弦绞杀的,在之后,朱家子孙基本都被吴三桂等人杀得精光,就算找到了一个两个,这个新上台的皇帝该如何追究吴三桂的弑君之罪?

对吴三桂来说,饮马长江,不过是趁兵锋最盛的时候,向朝廷再要挟一下,再谈个好价钱,再不济也要弄个世代世守云南,给吴家子孙留个后路。

但此时的康熙已经日趋强硬,不仅要坚决撤藩,还要彻底消灭三番的势力。

康熙撤藩,吴三桂造反,一场不得不发的冲突。

吴三桂、耿精忠等人为清廷打天下,作为回报,获得了世代镇守边疆的特权,并成为清廷少有的异性亲王,位高权重。

三番基本上拥兵自重,不仅财税自主,朝廷每年还要用一半的赋税来供养他们的军队,时间一久,朝廷也是压力山大。

如果吴三桂等人知趣一些,主动为朝廷减负,甚至还能向中央交点财税,或者再稍微收缩一下势力范围,低调一点,兴许还能混个土司一样世代镇守云南没什么大问题。

清廷的主要防御方向还是传统的北方,毕竟涉及到京师安全,而清廷的财税主要来自江南等富裕地区,对于西南地区,只要听话,天高皇帝远,皇帝也懒得搭理你。

不过吴三桂显然年纪大了,耐心不足了,为了试探朝廷,他三番五次向康熙要钱要粮,软硬兼施,这康熙渐渐也受不了了,索性直接撤藩。

这吴三桂在长江边动作一停缓,内部立刻开始分裂,而康熙乘机各个击破、分化瓦解吴三桂阵营。

吴三桂心里有着他的小九九,寻思着清廷主动来求和,他要捞取一个好筹码:我都打到长江了,你康熙来服个软,给个世守云南的承诺,给我个台阶,我就撤兵。

吴三桂等啊等啊,一直没等来,但南方的各地官员们倒是开始生疑了:你吴三桂这是要干嘛?

康熙立刻各个击破,他宣布:各地官员凡投降清军的,不予追究,如果立了功,朝廷继续任用,于是,整个南方官员集团顷刻间分崩离析,吴三桂内部先垮掉了。

随后康熙集结兵力主攻吴三桂,吴三桂迅速面临四面楚歌。

不过,虽然形势不好,但他还是过了一把皇帝瘾,1678年三月初一,吴三桂在衡州称帝,过了8天病死了。

吴三桂一死,南方迅速崩溃,吴军不得不南撤,最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在昆明苦撑三年,最终清军兵临城下,他自杀身亡。

吴三桂的造反,从伦理道德来说就是造反,本身就是内部严重不合,不管你打再多的胜仗,只要颓势一出现,迅速就会在内部崩溃,吴三桂起兵缺乏足够的舆论基础和法理基础,更无年轻时候的果敢决断,垂垂老矣,最终失败。


云中史记


吴三桂兵力并不比清多,甚至不妨说比清少得多。

吴三桂起兵时因为担心清廷猜忌,已裁撤了一些兵力和单位,只有“藩下”官兵53个佐领,三藩的佐领编制小于八旗,八旗300人一佐领,三藩则是5丁出一兵,200人一佐领,53个佐领只有10600人。

除了藩下人马外,吴三桂还号称节制绿营兵四镇十营六按,曾有人按一镇2400、一营1200来计算,这是非常不严肃的,因为绿营的镇、协、标、营只是用来标定驻军主官的级别,大小不固定,且绝大多数兵力都分散在各个汛地,多不过百余人,少的只有一两人,这种说法镇的人数明显偏少(镇的指挥官是正二品的总兵,一个镇能调动5000左右兵力比较合理),营又明显偏多(清编制新军前不同性质的正规军或非正规军,步兵每个营差不多都是500人左右),四镇十营六按合起来应该是3万左右,连同藩下佐领和亲兵,大约4万有余,5万不足。

一些人把西选将领旗下绿营都算吴三桂的军队,这也不合理:西选将领中固然有李本深、王屏藩这种一打仗就倒戈的,但也有王辅臣这种当初强行分家出去、开战后一度脚踩两只船的,甚至还有张勇等自始至终站在清方阵营里的,都算成“吴三桂人马”岂不是莫名其妙。

吴三桂起事当然要扩军,但云贵人口有限,战争初期他分兵几路,就算扩军一倍,能用到两湖前线的兵力也就是五万左右(指一次性集结),就算这点人马,都足以对吴三桂脆弱的后勤构成巨大压力(前线新募的少数民族士兵只认黄金,而黄金要从云贵用船千里迢迢运来,此外新兵、粮饷等也有许多要仰赖云贵),这样的兵力打到岳州一带已是极限(后来的太平天国从广西打到金陵,沿途都弃而不守,吴三桂沿途攻下的城镇大多留兵派官,就更跑不远了)。

清当时仅驻京八旗就有八万多人,连同驻防八旗、绿营,总兵力四五十万还是有的,只是几路受敌,一开始又主次不分,加上八旗腐朽化,绿营有时分散各守汛地的,集结需要时间,才给吴三桂趁虚而入的时间,等战事发展到两湖,清方已基本调整过来,吴再大举进攻很难取得好的战果。

当然,主观上吴想和清划江而治,至少把留在北京的儿孙弄回来,所以不但不派兵过江,甚至让在江北起事的清方叛军渡江南下,让长江中游以下江北基本无战事——但即便他过江也的确很难取得好的战果,简单说,三藩即便联手实力也逊于清(否则康熙也不敢贸然撤藩),而现实中三藩加上郑经又不断互相拆台,非说他们是有实力推翻清朝而没打好这张牌,就真是穿越书看多了。


陶短房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吴当时军队号称30万,加另外二王,共40万部队,清庭部队数量更多,只是没有刚进关时那么勇猛了。

吴三桂起兵反清后,势如破竹,他的先头部队很快攻入湖北,加上陕西巡抚王辅成暗中相助,以致于清庭准备退守东北回老家去了。而就在此时,吴三桂犯了一个战略致命性错误,他没有命令部队迅速攻入河南,直取直隶,而是处于观望,想等等南方的二兄弟一道进京,以致于康熙能夠有时间快速整合清军勤王。

失去最佳进攻时间后,吴三桂并没有调整部署,反而将部队南下湖南,并在衡阳做一下皇帝梦,最终走向了不归路。300年后的今天,吴的后人道出了当时情况,吴死后,其孙接位,吴的副将马保将其葬入贵州省岑巩县马家寨,陈圆圆也从成都赶到,陈死后亦葬于此。对此失败原因,毛主席诗词即可概述,"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中国工艺一紫玉


说实话我不知道题主从哪里看的吴三桂是清军两倍,我们只能从实际来说道说道了。

首先吴三桂处于明末期,此时经略辽东的局势已经大不如前,尤其最后一次洪承畴的战略错误下,明朝主力部队三十万几乎损失殆尽。在此之后,山海关外只剩下锦州城的祖大寿和关宁城的吴三桂了。不过祖大寿后来被围孤城,无奈投降。实际上,孤悬关外的吴三桂手上撑死也就只有三万左右的主力部队了,而清军打洪承畴的时候就已经派出二十余万部队,吴三桂还哪里是清军的对手?

为什么吴三桂要投降清军呢?最初他可不是真心投降的,只不过李自成的部下不但抢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还抢了他爹吴襄的家,最后还杀了他全家老小,这种仇恨了不得了。刚好投降清军的祖大寿是吴三桂的亲舅舅,让吴三桂早就和清军有过联系,于是这时碰上李自成带军六万前来接收山海关,吴三桂不愿意了,主动联系多尔衮,多尔衮便带着两三万骑兵来了。

最开始清军利用吴三桂对李自成的仇恨,派他四处打农民军,后来强迫吴的部队剃头绑辫子,又把其部队家属等关在北京,吴三桂一下子老实了,乖乖带着部队给清军统一国家开路了,对农民军不惜一切的绞杀,甚至很多朱明后裔也被她屠戮殆尽,可谓心狠手辣了。


阿庆还是阿庆


文章写的很幼稚,当年吴三桂只不过是宁远总兵,不是山海关总兵,而且当时一片混乱,辽东还有督抚大小文武官员,关宁军大大小小的军阀可不是吴三桂完全指挥动的,一片石大战吴迫不得已只得带自己嫡系7000人出战李自成15万人,李自成另外还有唐通等带领的四五万明朝降兵助战,满清当时匆忙出击大约也只有二三万人,而且大军出发,侦骑至少放出二百里,李自成在开战前至少三天就发现满清军了,只不过李自成当时被之前的连续胜利冲昏了脑子,认为自己能轻松击败吴三桂,再据关而守,最不济也能和满清对抗,高估了自己的战斗力,结果被满清一击打垮,连最嫡系的“老营”都没有跑掉,核心部队被消灭就再也挡不住了,一路败退,最后灭亡


长歌行a


分析吴三桂投降清朝的原因,我们首先需要对吴三桂的势力进行一个比较细致的分析。

首先,吴三桂的兵力并不是清军的两倍之多,相反清军的势力要远大于吴三桂的势力。

根据史料记载,多尔衮率领来到山海关下的清军势力大概有十万之众。而吴三桂的山海关实际兵力只有五万左右,所谓的两倍之多即二十万其实是山海关的军民数量,其中还包括为吴三桂部队运送粮草的徭役兵。

其次分析势力,不能只看兵力的多少,还要看背后隐藏的势力。

吴三桂有军民二十万且有山海关之险,这样的势力面对十万清军是绰绰有余的。但是清军还有着满清政权作为支持,当时的满清实行的是奴隶军事化机制,这种机制非常恐怖,能够轻易地将整个部落转变为军队!所以吴三桂面对的不仅仅是十万的清军,而是一整个战斗力超强的游牧民族。

第三,分析势力不能只看清军与吴三桂之间,还有考虑大顺李自成的势力。

李自成攻克北京后,精锐部队也达到了十万以上。山海关虽然是天险,但也只是一个兵防要塞,任何的给养物资都需要靠外界的补给。以前有大明王朝为山海关进行补给,而现在的山海关夹在大顺与清军之间,必须选择一个势力进行依附。

说完势力问题,我们大概可以理解彼时吴三桂的心情了。当时的吴三桂其实内心十分的矛盾,左边是刚刚杀死自己君主的大顺势力,右边是与之打了十几年战的满清外族势力。如果势力足够强大,我相信吴三桂一定哪一个都不愿意投降。但是没有办法,虽然手上的关宁铁骑足够精锐,但是无奈于势力微弱,只能在两大势力中选一个依附。

当然,大顺李自成与清军多尔衮也清楚地知道,尽管吴三桂势力比不上他们,但吴三桂的山海关却是锁定战局的关键。于是,两大势力纷纷使出自己的杀手锏招降吴三桂:李自成派了唐通带着四万两白银前往招抚吴三桂,美名其曰“犒师”;而清军一直打不进关内的原因,就是因为吴三桂占据着山海关之险,所以很早就一直在对吴三桂进行招降,比如曾经多次派遣明朝的祖可法前去招降吴三桂。

所以我们知道了,彼时的吴三桂是大顺与清朝之间的香馍馍,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吴三桂最终在满清与大顺之间选择了投降清军呢?

吴三桂最终选择投降清朝的原因归根结底其实只有三个:

第一,大顺势力在北京对明朝官员进行拷打追赃。

当时的李自成攻克北京后不久,便开始追究明朝官员腐败的事情。为了逼这些明朝官员交出财产,大顺势力使用各种刑具进行严刑拷打。不少明朝官员只好暗中逃出,将这件事告知了吴三桂。这件事影响吴三桂做出最终决定,不仅仅是因为吴三桂可能也贪污了,更是代表着李自成的农民军势力与旧明势力是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第二,吴三桂父亲的家书。

吴三桂曾经收到他父亲吴襄的私函,这封私函中吴父说自己被夹拷要他“亟来救父”。原来在“拷打追赃”的风波中,吴府也受到波及,被迫交出了五千两银子。但是吴三桂的父亲仍然被严刑拷打,甚至差一点被打死。

第三,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怒发冲冠为红颜”。

吴三桂有一个爱妾名为陈圆圆,竟然被大顺将军刘宗敏掠去并霸占。爱妾被人霸占成为吴三桂倒向清朝的最后导火索。

后面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吴三桂倒向清朝,与多尔衮一起大败李自成的军队,取得了山海关战役的最终胜利。满清也因此最终入主中原。


WarOH协虎


1644年3月中旬,李自成率大顺农民军就已包围了北京城。满清辅政大臣、和硕睿亲王多尔衮曾尝试和李自成部协同作战,共同砍伐明朝这棵大树,但李自成没有回应,此事终告无果,直到大明崇祯帝急诏宁远守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率骁勇善战的关宁铁骑回师勤王,多尔衮这才明白一块肥肉已落入李自成之口。

但是,历史的偶然性使手握重兵的吴三桂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彼时,在李自成农民军和满蒙八旗一南一北的不断攻伐下,明廷早已是内外交困,无力抵御,大厦将倾了。但李自成大顺军和清军究竟谁能逐鹿得手,底定中原呢?随后两军在山海关的一场血战给出了最终答案。

吴三桂接到崇祯急诏后,被迫放弃宁远,率军入关勤王。当大军抵达三海关时,李自成已经攻进北京城,崇祯帝自缢身亡的消息就已传至军中 ,吴三桂顿时进退两难 ,不知道怎么办了。

李自成深知吴三桂的军事实力举足轻重,对他的军事才能以及剽悍勇锐、战力凶悍的关宁铁骑也很器重。进京的第2天,他就派人携带4万两白银和十几车粮草赴山海关犒劳关宁军,同时乘机招降三桂。吴三桂见崇祯皇帝已死,大明已经灭亡,背后又有虎视眈眈的满清铁骑,自己与之恶战多年,不想亦不能降清当汉奸,左思右想,他只好接受了自成的劝降。李自成闻讯大喜。他立即派明降将唐通率部接管了山海关,命三桂率关宁军进京朝见,三桂拔营进京,沿途张贴安民告示。

当大军行到玉田沙河驿时,一起突发事件改变了历史进程。原来大顺军进京初期,纪律尚可,京师秩序得以粗安,但不久就开始对京中已经归顺了的故明各级文武官员以及皇亲贵戚进行索饷追赃。为了逼他们交出藏匿起来的金银财宝,农民军使用夹棍等刑具严加拷问,吴府也被迫交出了5000两银子,三桂父吴襄被严刑拷打,差一点被打死。京中突发的意外以及李自成、刘宗敏等大顺领导层的所作所为,让三桂有些犹豫,但并没有彻底打消他为新顺朝效命的初衷。

但当他听家人说夫人陈圆圆被大顺权将军刘宗敏掠去并霸占后,顿时勃然变色,犹如地煞星附体,怒火三万丈。

吴三桂听说家产被抄没,父亲被拷打,还以为自己进京后一切都会得到妥善解决。但一听说爱妾陈圆圆被贼人霸占,使他深感耻辱,由怒不可遏转为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报仇雪耻。他下令全军拨转马头,杀回山海关。明末清初文人吴梅村诗曰:六军恸哭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说的就是此事。

李自成、刘宗敏等人愚不可及的行为,暴露了农民军领导层目光短浅与素质低下,致使几乎已唾手可得的万里江山白白拱手送人了。吴三桂率关宁军杀了个回马枪,打跑了唐通,一举重夺山海关,李自成这才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再次派人招抚吴三桂。为表诚意,他亲自将吴襄释放出狱,还设宴替他压惊,以笼络、安抚三桂,但机会稍纵即逝,为时晚矣。

吴三桂将李自成派来招抚的两个使者一个处死一个割耳放回。李自成知道山海关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为挽救大局,他不顾牛金星、宋献策等谋士的劝阻,决意率军亲征吴三桂。彼时,满清八旗在辽东窥视中原,多尔衮早就将攻灭明朝、定鼎中原作为目标,他亲自统领10万满蒙精锐,长途跋涉,向山海关袭来。

吴三桂心里很清楚,仅凭山海关一座孤城和5万关宁铁骑是很难持久的。前有李自成的大顺军,后有满清虎狼之师,自己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形势危殆,已经把他推到关前虎啸、关后狼嚎、进退无路的绝境,必须做出最后的抉择了。复投李自成已不可能,万般无奈下,他提笔写信给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向他“泣血求助”,洪承畴、祖大寿等明朝降臣从中斡旋,最后多尔衮与吴三桂歃血为盟,同意出兵相助。

多尔衮行事一向果断,和吴三桂达成借兵协议后,他立马率阿济格、多铎二王并5万满蒙铁骑浩浩荡荡开赴山海关。

在关外石河西岸红瓦店(史称一片石),李自成将18万大顺军主力摆好阵势,专等吴三桂前来厮杀。吴三桂也几乎投入了全部血本——5万关宁铁骑,双方刚一接触,立即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拼死较量。李自成人多势众,且大顺军作战一向勇猛,李又亲自指挥督战,到将近中午时,关宁军便精疲力竭,已经抵挡不住了。埋伏在附近山上的多尔衮见时候已经差不多了,一声令下,数万精于骑射的八旗劲旅以锐不可当之势铺天盖地遮杀了下来,很快就冲入闯军阵营中大砍大杀,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清军如狼似虎,大顺军猝不及防,伤亡惨重,李自成见势不妙,急忙退走,刘宗敏腿部受伤,也随之溃逃。清军、关宁军紧追不舍,追击了40余里,一片石之战,大顺军阵亡了15员将领,十几万精锐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死尸漫山遍野都是 。大顺军残部溃退到永平,派人和吴三桂议和,李自成答应交出明太子,吴三桂则答应保证让李自成平安回到北京。

多尔衮看穿了李自成的意图,他以顺治帝的名义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并命关宁军全体将士全部剃发易服,表示归顺满清之意;接着又命吴三桂军做先锋,再调拨八旗马队1万人给他指挥,令他立即起兵追剿李自成。

回北京后,李自成为泄愤,下令将吴襄以及30多位吴家老幼全部处决。吴三桂悲愤交加,发誓报仇,从此与大顺农民军作战变得更加疯狂与凶猛了。

顺治元年(1644)4月29日,李自成匆匆称帝,接受百官的朝贺。第2天,大顺军便撤出了北京城,经山西向陕西而去。一直衔枚急追的吴三桂正准备率兵入城,却接到多尔衮严令,命他不必进城,而是率军向西北追击李自成,并不许他护送崇祯太子入城。吴三桂无奈,只好将太子送到宦官高起潜家里,自己则率军绕过京城,往西北方向追击李自成去了。此时京城里的明朝遗老遗少们正准备迎接“报君父之仇”的吴三桂回京,感激他击败了贼寇,哪知左等右等也不见吴三桂的影子。直到多尔衮率领一队扎着辫子的清军浩浩荡荡进入北京,并直奔紫禁城而去后,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抗贼英雄”吴三桂已经投靠满清,成了大清的“平西王”了。

【插图源于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答:吴三桂投降清朝之前的兵力并不是清军的两倍之多。

清军入关,是收到线报,说李自成攻陷了北京,迫死了明崇祯帝,于是倾巢出动,要入关一争天下的。

《清世祖实录》卷四载:多尔衮统率“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与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启行。

按照满洲与蒙古八旗兵抽调2/3计,满八旗和蒙八旗兵力达到了八万人。

《沈馆录》卷七又载:“孔耿两将四万骑,领率大炮车子大路直行。”即汉军八旗全部,加上恭顺等三王、续顺公沈志祥部,有四万余人。

八万加四万,可见,清军总兵力约在十二万。

吴三桂的兵力有多少呢?

根据徐鼐《小腆纪年》载,吴三桂镇守宁远时的精兵为四万人,辽民有七八万。

为什么会误认吴三桂的兵力是清军的两倍多呢?

估计是误会了《国榷》卷一百里,关于吴三桂从宁远撤军时,“徙二十万众”的记载。

这“二十万众”并非全是军队,而包括了在辽地生活的民众。

不过,吴三桂到山海关后,与关上守兵会合,并“传檄远近”,兵力应该达到了五万人。

吴三桂曾陈兵演武场,举行阅兵誓师,激励将士和李自成开战。

《临榆县志》载时人佘一元的诗:“关辽五万众,庚际呼如何”。

另一时人程儒珍作《关门举义诸公记》,记:“甲申四月,吴三桂奉召入援,兵五万,号十五万。”

可见,吴三桂的兵力就应该有五万人。

这五万余人不但不能与清军的十二万人相抗,要赢李自成也很困难。

李自成开赴山海关的总兵力有多少呢?

《孤臣纪哭》、《四王合传》、《明史纪事本末》、《罪惟录》、《石匮书后集》等均记为六万。《流寇志》记五万,号称十万;《吴三桂纪略》记“发兵十万,号三十万”;《定思小记》记十万、《遇变纪略》记十万。

综合各书所记,共计马步兵为六万多。

如果加上先前发往山海关的唐通、白广恩部三万,总数接近十万。

吴三桂与李自成相抗,仍处于“以寡抗众”状态,所以才有部下提出“借兵”之策——“莫若请北兵(即清兵)进关,共歼‘李贼’,事成则重酬之。”

吴三桂后来也称“计不能两全,乃乞师本朝,以雪君父大仇”。

吴三桂在刚开始给多尔衮的信中明确指出,自己借兵是要报君父之仇,以图恢复明朝统治,而非请降。

他还给清兵规定了进兵路线,一从“中协”即喜峰口、龙井口等处,一从“西协”即墙子岭、密云等处入口。妄图由自己的部队牢牢地控制着“东协”即山海关与界岭口等重要关隘。

但形势比人强,当李自成大军逼近,而清军又毫无表示,吴三桂不得不放低姿态向多尔衮求救。

多尔衮趁机要胁吴三桂与其将士剃发,并打开山海雄关大门以迎清军入关。

没办法,吴三桂只好一一照做,把生米做成了熟饭。

实际上,与李自战交战的结果,也正如吴三桂所料,“阵数十交,围开复合”,他的军队渐渐处于下风,最终是依靠清军的加入,才扭转了局势,大败李自成军。.

一句话,吴三桂降清,也夹杂有一些无奈的成分在里面。


覃仕勇说史


不管三藩叛军以及清军的兵力对比怎么算,都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因为决定战争的结果永远都是谁掌握资源的多寡。而三藩之乱虽然看似规模浩大,席卷了半个中国,其实仔细复盘一下,就知道康熙有必胜的把握。

所谓三藩之乱,实际叛乱的就两藩,也就是吴三桂和耿精忠这两个,尚可喜一直效忠清朝坚守广州,并且在王府堆积柴草,一旦广州城破就点火自焚,所以尚可喜被康熙封为亲王,康熙也认尚可喜当干爹,管尚可喜叫父王。所以尚可喜到死也是恪守臣节,在死前还穿皇太极赏赐的袍服并向北叩拜。虽然他儿子尚之信囚了他老爹造反,但是并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朝廷大军一来他就又投降了,所以尚可喜一脉除了尚之信被赐死以外,全族都得以保全。

接着说一下耿藩。耿精忠叛军当中是最早完犊子的,因为平叛大军的军事压力实在压的耿精忠死死的,所以耿精忠投降最早。而且耿精忠一脉也全部被康熙处决,但是他兄弟耿聚忠因为没参与叛乱而没有被波及,毕竟康熙还得管他叫姑父。

最后是吴藩,吴三桂是叛军当中规模最大的,也是最令康熙深恶痛绝的,但是人们往往夸大了吴藩造成的影响。而且由于各路叛军都是各自为战,被康熙各个击破,最后集中精力解决吴三桂。吴三桂最开始因为康熙判断失误而没有提前做准备,军队、后勤都没有集结,因而能让吴三桂节节推进。但是以吴三桂的能力,他顶多也就打到两湖一带,而且他特别畏惧清军的满洲八旗,尤其是八旗骑兵。所以当清军反应过来并专门对付吴三桂的时候,吴三桂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康熙甚至做掉了吴应熊,显示和吴三桂势不两立的决心。

而且,赋税重地江南还掌握在清朝手中,同时火器的制造当时也归中央所有,所以资源上以及火力上清军都要强于叛军,更何况还有满洲八旗这种战略威慑力量。只要绿营杀开了一个口子,八旗骑兵一个冲锋,叛军基本就领盒饭了。这一点经常会成为世人诟病八旗战斗力下降的原因,但是八旗人少,还是精锐部队,谁会用精锐部队去拼消耗。历来对精锐部队都是好钢用在刀刃上,傻子才会拿精锐部队去拼消耗。

而且通过平叛战争,清廷发现原先被他们看不起的绿营兵也可堪一用,毕竟绿营的武德尚未退化,反而因为清初重视军功而使得战斗力得以增长。

所以,吴三桂失败是必然的,他没有翻盘的资本,因为康熙也不是白给的。

全文完


北洋海军炮手


首先,提问就错了。满清的兵力是远大于吴三桂的军队。根据史料记载,由多尔衮率领到达山海关下的清军数量大致在十万上下,吴三桂军队数量在三~四万左右。

提问说吴三桂军队数量大于满清,是读史的误解。吴三桂在接到崇祯皇帝的命令后立刻率领关宁军并带着老百姓共二十多万人,这里的二十多万是军民的数量,包括了老百姓。

先说说为啥吴三桂军队不可能多于满清,原因有如下几点:吴三桂军队的来源就是关宁军和松锦之战中逃出来的部分军队,松锦之战明朝总兵力也就13万,八个总兵率领。绝大部分都战死,只有吴三桂和王朴率两位总兵带着所部兵马逃出来了,也就是总兵力13万的四分之一,也就三万多人。

再说说当时的形式。大明崇祯皇帝已经死了,左边是农民军,右边是满清,吴三桂军队又少的可怜,尽管关宁铁骑战斗力强,但也是无可奈何。吴三桂投降满清也是不得已,总要投降一个,总不可能投降刚刚弑君了的李自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