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载体落地 领跑“文化酒”时代

酒博现场,茅台领舞。

9月8日,茅台印象馆在贵阳西南商贸城开馆,旨在形成以人文、科技、营销三重视角交织,打造全维度茅台文化展示的体验中心。在此,不仅可全景观览茅台历史,细数茅台屡获的大奖,还可一探茅台神秘的生产工艺,尽悉琳琅满目的茅台各类产品,更有现场品鉴茅台佳酿的惊喜。

9月9日,茅台学院设立庆典举行,茅台学院的创建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动酿酒产业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9月10日,“茅台酒志”文化工程发布会举行,《茅台酒志》的编撰为茅台文化形成了可阅读的载体。更有之前5月份落地贵阳的国酒茅台文化体验中心53度馆,推动酱香酒文化输出,弘扬茅台产区文化。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成功开办茅台学院、茅台体验馆、茅台印象馆,以及《茅台酒志》编撰工作的开展等等,茅台文化展示的前后方基地初步形成,并逐渐辐射全国,引领越来越多的酒企和消费大众进入“文化酒时代”。

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解释者,业内人士分析,特有的文化就是茅台抵御商海风浪时“矛与盾”最完美的结合。

从本质上来说,“文化酒”是“品牌酒”更高级的表现形态,从早期“诸侯割据”的品牌酒阶段开始,谁的个性化更强、谁的规模化更大是决定谁处在优势地位的主要因素。然而,决定谁更具强势、更有后劲的核心因素是谁的品牌更具文化的内涵与张力。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就是对品牌当中蕴含的文化接受,品牌的扩张就是品牌当中所蕴含的文化传播。品牌只是消费者在大脑中留存的一个信息,而文化则是消费者体现其自身生活状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时光荏苒,茅台集团在文化酒的战略下阔步前行,尽管一路风雨兼程,经历了一次次考验,依然持之以恒,将“文化酒”概念落到实处,业内人士不禁感叹,茅台打了一手好牌。

现阶段,已跳出单纯白酒符号的茅台,随时间的推移,逐渐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扮演对外输出白酒文化、酱香酒文化的先行者和传播者。2016年,茅台集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市场制高点,各项主要指标都实现“两位数”增长,茅台酒在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超过50%。

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14年前,他曾写过一篇题为《迎接文化酒时代的春天》的文章。当知识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时,文化对于酒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凸显,中国白酒业迎来了一个可能孕育着深刻质变的全新发展阶段――文化酒时代。

茅台学院、茅台印象馆、茅台文化体验53度馆、《茅台酒志》等项目的落地正是牢牢抓住酱酒文化输出这一核心,向消费大众、普通市民输出茅台酒文化,输出酱香酒文化,倾力打造一流品牌下的一流白酒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