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的4个“不够”

在山西有这样一段打油诗:“吃不够的小米饭,喝不够的片儿汤,闻不够的老陈醋,听不够的梆子腔”。

在外地人眼里,山西灰头土脸,只有煤炭,吹胡子瞪眼来一句:这都是什么呀?

但向来低调的山西人,只会微微一笑,一方水土,一段文明,一方生活智慧,你知道个甚?

先说小米饭。

小米稠饭,绝配土豆丝

更多人知道的是小米粥,其实,在晋中一带“小米稠饭”、“馇馇”、“焖粥”都是以小米为主材料制作的,山西的小米,自带香气,具有简单易制,健胃消食的特点。一碗小米饭,咸菜山药丝,清晨美滋滋。山西人长寿,似乎和每天的小米分不开吧。外人只知道有个沁州黄,却忘了山西处处“地肥水美五谷香!”

聊聊“片儿汤”。

丰俭由人,有菜可以,没菜也可以

山西人不仅会做生意,山西女人更会过日子。就像昨天的文章里五花八门的面食,只要有面,不用担心饭菜的味道,即使家徒四壁,勤快智慧的女人也能把一碗素面做的风生水起。小编记忆最深的是过年的时候吃一碗肉片儿汤,现在条件好了,榆次的羊肉片儿汤也吃上了,但还是怀念物质匮乏时代的一碗片儿汤,也许里面最多有点葱姜蒜。

说说老陈醋。

山西人的饭桌上,永远比外省多一样“醋qian子”

山西老陈醋素以其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老陈醋色泽为红棕色、琥珀色或红褐色,味道以"绵、酸、甜、香"为主。制作工艺复杂,以高粱为原料,再用大麦、豌豆等原料制作的大曲发酵,还要经过熏醅、淋醋、陈酿等诸多工艺酿制,制作周期长达一年,顶级的陈醋,会经过数年的陈酿。

有个段子说:外地人在山西的店里买醋,看到醋上没有标明保质期,以为山西的醋都是三无产品,吓得不敢买了。实际上,正宗的山西老陈醋是不需要标保质期的,因为正宗的山西老陈醋酸度在6 度以上,且不添加任何防腐剂,靠着自身的酸度完全可以抑制腐败变质、完全可依靠自身的品质久放不坏,这样的醋也会越老越香,

听没听过“梆子腔”?

小时候,每次看戏爷爷都给买玩具

山西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遗产,自然带着点淡淡的忧伤,年少时会跟着收音机哼几段,现在却很难想起来了,五年前在北京打车的时候,司机师傅手机一响,铃声居然是《下河东》,瞬间热泪盈眶。你家现在逢年过节还会唱戏吗?

对于一个地道的山西人来说,一碗香喷喷的片儿汤,再加上几滴酸香馥郁的老陈醋,这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渐行渐远梆子腔,变了味的汾酒香。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这味道就是令人魂牵梦绕的乡愁,无论过多久,无论身在何处,总会萦绕在游子的心头,岁月愈久味道愈醇香。

小编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一枚,今天和大家聊这些,喜欢小编的话帮忙点下关注,谢谢!

文中部分图片取自互联网,侵权请私信联系删除。